学校就在马路对面,可中间却隔了一条车流滚滚的大马路,成人过街尚且有些提心吊胆,更何况小孩?家住渝北区龙湖紫都城的王先生最近总算把悬着的心放下来了:余松一支路与大城小院之间将新建人行天桥,以后,就可以放心让儿子到对面的龙山小学读书了。(9月12日华龙网)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重庆和其他大都市一样,目前仍存在“过街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过街设施数量不足、间距较大、自动扶梯以及无障碍设施的配置不够。为此,笔者认为,在此次拟建100座过街设施时,要努力做好以下点,不再留下“安全隐患”。
首先,城市是我们的家园,无论是人行通道、人行天桥,还是交通信号灯,它们的设计和使用,必须把人性化的理念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者,要优化和完善城市过街设施的规划设计,切实做到科学、合理、可行,并经过严谨的评估,具有前瞻性,还要方便日后维修、改造和保养,切忌不要留下安全上的“盲点”。过街设施属城市公共设施,还应建立起相应的、全方位的安全应急机制,做到有备无患,才不至于“临时抱佛脚”,并注重普及和提高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让市民掌握,并在应急时使用,以此提高城市应急公共管理水平。
其次,重庆在过街设施建设中要务求实效,统筹兼顾,优先考虑市民衣、食、住、行的实际需求,注重基本民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使过街设施建设既广泛吸引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也将规划、设计方案及施工要求向全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本地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集思广益、公开透明,确保其建设按规划实施不走样。
结合重庆“山城”的特性,要因地制宜,更要有为民务实的情怀和责任担当,要摆脱单纯建筑的狭隘理念,放远目光,开阔胸怀,包容和接纳一切有益过街设施建设的种种猜测甚至恶言恶语,以此消除市民对过街设施建设的各种怨气,从而提升重庆过街设施建设的规划与决策水平。
再则,要维护城市过街设施的安全秩序,关键在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除了大力普及安全知识外,还要加大监管力度,因为过街设施安全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发挥好政府和相关部门、广大市民、新闻媒体及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综合治理,严格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过街设施真正成为市民舒适的安全通道,而不是成为每一个市民过街的“夺命杀手”。
期待重庆的过街设施在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上能有更多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