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鄂尔多斯房地产困境,各界给出的会诊结果是:大规模“引资”和“引人”。鄂尔多斯政府已经开始行动,一方面大规模引进非煤产业项目,另一方面酝酿启动庞大的人口迁移计划。据悉,鄂尔多斯的存量房可能要用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消化掉。(9月12日《中国证券报》)
鄂尔多斯是由房地产带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杰作”。“空城”、“鬼城”现如今“引资”和“引人”,权宜之计,或者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效果如何很难讲。“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前车之鉴,后车之覆。“空城”、“鬼城”的今天或是千亿造城的明天。
“千亿造城”成为时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词,动辄大资金、大手笔、大动静、大气魄。目前,湖北十堰正计划“削山要地”建86平方公里的新城。据规划,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十堰“向山要地”15万亩(相当于100平方公里)。官员称建造新城成本将超过千亿元规模。当地居民则担忧生态恶化,“野蛮的开山必会付出惨痛的生态代价”。开封的赌注就是将其所拥有的宋文化遗产资源“搞大”将开封市老城区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实景人文旅游胜地,重现北宋“汴京”时期盛景,同时要建设一座工业化新城,仅拆迁费用就要支付至少1000亿元。
鄂尔多斯是城市大建设的“反光镜”。如此“空城计”缺少智慧,掏空科学发展轨道,引城市建设入歧途。有人叹息:千亿造城,是不是政绩冲动?冲动是魔鬼;是不是政绩“胖大海”?“胖大海”不会滋润城市文化;是不是建设与发展的“海市蜃楼”?“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如果说,“空城”说、“鬼城”说,不是一件坏事,那就是提供了一个盲目建设与发展的“样板”,引以为戒。千亿造城有可能会重蹈覆辙、步其后尘。眼下,很多城市都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冲动期,不妨从“空城”、“鬼城”中汲取教训。
城市建设与发展内涵大智慧。9月10日发布的《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大约80%的中国城市未能在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和能力建设方面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报告》系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与埃森哲历时8个月联合完成。共覆盖73个样本城市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中国城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提出“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理念,旨在试图破解“经济——资源——环境”这个三角困境。
我们必须告别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囧途”。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要秉承一定的规律,不是简单的扩容与膨胀,也不是高大的建筑物支撑起来的,而是,伴随着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等元素一起长大。文化的积淀与文明的夯实,更是城市的品质与灵魂。盲目扩张,只具空壳,徒具外表。或许可以让城市的体量增加,但是难以让城市品质得到提升,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巨资使用的有效性,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性,“海市蜃楼”的虚伪性,城市建设规律的破坏性……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政治智慧与经济规律的统一,需要开拓创新与脚踏实地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