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社会抚养费\"为何去向成谜?
时间:2013-09-01 12:01:38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西流 

  截至8月30日晚,浙江律师吴有水已收到来自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生或财政部门依申请公开的2012年度社会抚养费征收总额,合计超过165亿元。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未有任何一个省份的计生或财政部门依据吴有水的申请,公开社会抚养费的预算情况或用途。(8月31日《新京报》)

  长期以来,“社会抚养费”收支情况,成了各地心照不宣的“地方秘密”。由此得见,律师吴有水要求全国各地公开2012年度“社会抚养费”收支及审计情况,最终很难如愿。之前有报道称,全国每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总额达到200亿元,但从目前17省份公开情况来看,将会远远超过这个数据。然而,超生人数与这个数据是成正比的,可见,各地超生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尽管有关部门将“超生罚款”、“计划外生育费”改为“社会抚养费”,并明确“社会抚养费”是一项行政性收费,不是处罚,具有一定的补偿和强制作用。但由于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重强制、轻补偿,使“超生罚款”的称谓比“社会抚养费”更贴近现实。要知道,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规避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不足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因此,执行计生政策重在事前监管,向超生对象征收“社会抚养费”,仅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之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而不是计生政策的初衷,更不能成为某些地方靠“罚款经济”敛财的一种手段。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会重罚款、轻监管,就是为了能够瓜分“社会抚养费”这块利益蛋糕。据一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乡干部反映,在当地,一些计生部门和基层政府没有严格执行计生政策,对企图超生者睁只眼闭只眼,一旦超生成为事实后,便“罚款了事”。受“罚款经济”利益驱使,哪个地方违法生育人口越多,他们的“社会抚养费”收入越多,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就越多,计生部门的奖金福利就越高,如此恶性循环,变相纵容了违法生育行为。

  可见,虽然“社会抚养费”去向成谜,但其谜底很容易揭开——超生对象、计生部门、地方政府等形成了一种利益链条,大家各取所需:超生对象花钱“买”违法生育的“准生证”,计生部门“批发”超生指标,“社会抚养费”利益大头上交地方政府,计生部门留点“小费”,日子也过得滋润。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官员和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参杂其中。问题是,其各方利益是以造成人口增长加快、社会负担加重,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等损害国家利益为代价的。

  因此,不能任由“社会抚养费”疯长,沦为违法生育的“准生证”。若想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流于形式,首先必须强化政策的严肃性和执行力,斩断地方利益链条。比如,严格实行计生工作“一票否决制”,对违法生育现象严重,进入计生工作落后“笼子”的地方,除了取消当地评先资格之外,也应对党政主要领导及计生部门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查处;同时,各地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一律上缴国库,国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优先给予计生工作先进地区资金支持,以此遏制地方靠“罚款经济”敛财的利益冲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