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新浪认证微博@中国新闻网发布一条微博称:郑州有正式环卫工雇一些年老的农村人替他们干活。正式工有编制,月工资为4000元左右;而雇一个临时工,每月只需1240元。13日下午,针对此事,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于处长说:“情况属实,正在拿处理意见。”(8月14日《东方今报》)
在人们眼中,环卫工工作时限长,劳动强度大,活儿又脏又累,工资待遇畸低等,是一个比较低贱的职业。因而,这又脏又累又差的活儿,成了农民工的“专利”。然而,环卫工“低价转包”事件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原来,环卫工也有体制之分,体制内的不仅高薪,还可以将工作“卖”给别人去做;而体制外的农民工,工资待遇畸低也只限于他们。可见,环卫工“低价转包”,折射出了体制之弊。
事实上,6名正式环卫工将工作“低价转包”给他人,说好听点,体现了体制内的优越性,让他们可以当甩手掌柜;说难听点,体制内的可以剥削体制外的,甚至可以不劳而获。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是个人行为造成的,也仅是个案。问题是,此事件经媒体曝光后,“低价转包”即被取消,这6名正式环卫工除了需要“亲自劳动”之外,毫发未损;苦就苦了几名临时环卫工,因为是私下交易,与环卫部门没有劳务关系,只能被环卫部门一脚踢走,无任何补偿,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延续。
然而,最大的不公平,则来自于环卫部门的用工制度。据报道称,郑州五区一线上的正式环卫工有1190名,加上管理人员也才1890名,而临时环卫工高达2万多人,是正式环卫工的10倍之多。可以预料,临时环卫工除了工资待遇畸低之外,还存在“三无”,即无编制、无协议、无社保等,这也是环卫部门热衷于大量使用临时环卫工的主要诱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卫部门充当了一个“包工头”的角色,将环卫工作“低价转包”给农民工,这实质上是对农民工的一种歧视。
可见,针对环卫工“低价转包”事件,当地环卫部门不能止于查处当事人,还应该对用工制度进行反思和纠偏。首先,摒弃“重体制内、轻体制外”的歧视性思维,特别是要改正为了节约公共服务成本,利用低工资大量使用临时环卫工的错误做法,即便是不能给所有环卫工一个编制,也应该签订劳务合同,办理社保,并做到“同工同薪”。特别是,应读懂环卫工的辛苦,并在改善他们的工作及生活条件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环卫工来说,工作时限长,劳动强度大,活儿又脏又累,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劳动报酬应与之成正比,要知道,提高工资待遇,就是对环卫工最好的关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