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造城运动是否会成为新的指挥棒?
时间:2013-07-15 09:53:05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周俊生 

    城镇化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新的引擎,正在迅速地升温,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订的相关规划也将在下半年对外公布。这个规划究竟有些什么内容?在最近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的一个目标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另外再打造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

    看来,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打造城市群,在这方面,目前已经成型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城市群似乎已经提供了看得见走得通的模板,以一个或者几个大城市为中心,以一群中等规模城市作为辐射,其间穿插星罗棋布的小城市、小城镇,城市群的规模效应就显示出来了。可想而知,当发改委规划的10大城市群有朝一日大功告成的时候,中国的城镇化率也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镇化的宏伟规划就庶几可以达成了。

    但是,城镇化就是造城吗?作为一种外在的物质形态,城市当然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和城市群是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形成的,而不是由政府以拔苗助长的形式规划并且打造出来的。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城市群来说,它们都是中国的“风水宝地”,物产丰富,自然灾害少,适宜人居,对人口有相当高的吸附力,城市也就逐渐出现。在这三个地区的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积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城市的版图都迅速对外扩张,以至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群。由此可见,城市群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产物,如果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城市是发展不起来的,城市群更不可能出现。

    但是,现在由政府牵头规划的城市群,却没有考虑到其市场基础。在发改委规划的10大城市群中,中西部地区占据了大半份额。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如果完全依赖市场的内生动力来催生出城市群,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推进城镇化。现在由国家发改委规划出的这10大城市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的力量。然而,当政府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推进这10大城市群的时候,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

    在中国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奉行了将GDP增长作为第一目标的原则,GDP普遍成为地方政府官员的指挥棒,只要能够对GDP增长有所裨益,政府就会集中一切资源不惜一切地运作。这种“GDP至上”的模式虽然起到了让GDP迅速提高的效果,满足了政府官员的政绩要求,但由于对能源、资源等的过度消耗,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也很明显。因此,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推进,GDP的指挥棒作用正在趋于淡化。但是,当城镇化以一场又一场造城运动来推进的时候,造城运动势必又会成为官员们新的指挥棒,看上去轰轰烈烈、热火朝天,但这种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造城运动,能够收获什么却充满疑问。

    在这方面,其实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教训,前几年,尽管城镇化还未成为政府明确的目标,但一些地方为了拉升GDP,希望以房地产市场的兴旺来带动各业繁荣,结果耗费巨资造出了巍峨的新城,却由于没有人入住而成为“鬼城”。城镇化如果以造城运动来推进,很可能会重蹈这种覆辙,甚至由于这场造城运动是在更高层级上发起,其产生的后果更为严重。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一定阶段后,出现城镇化的热潮是可以理解的,但城镇化从本质上说是人的一种自由选择,而目前城乡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却对这种自由选择权形成了桎梏。因此,作为政府来说,为了推进城镇化,首先需要做的是破除这种束缚人的自由、也束缚社会发展的户籍管理制度,让每一个农民,不管他是否进城,都能够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享受,具体来说,就是在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等涉及民生的基本方面获得同等的社会保障。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能够提供丰富的就业市场,更需要政府拥有雄厚的财力作为托底。如果在造城运动的指挥棒之下,10大城市群建立起来了,官员如愿获得了他们的政绩,但农民却因为失去了土地而陷入生活的困境,那对未来的社会管理绝对不是福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