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水源地变“化粪池”是环保之羞
时间:2013-06-20 22:53:0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陆文江 

    随着工程推进,传说中的“南水北调”正加速走入百姓生活。明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正式通水。千里外的丹江口水库之水,届时会流入北京等地的千家万户。然而,面对这个未来的大“水缸”,人们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北方一直干旱少雨,不少城市喊渴多年,用南方的水资源来滋润,自是福音。然而,如果这远来的水有问题,那就是另一番滋味了。最近,央视连续对丹江口水库所涉及的河南、湖北、陕西等地进行实地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在湖北十堰,5000万吨劣五类水直排丹江口;在陕西紫阳,30万人生活污水直排汉江,水源地竟成天然“化粪池”……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让人很为丹江口水库捏一把汗,更难免质疑,当地究竟能不能“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从这些新闻镜头中,一条名为汉江的河流成为焦点。它发源于陕西汉中,流经湖北十堰,最后在丹江口市汇入丹江口水库。作为最大来水源,汉江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好比说,水井里的水脏了,挑到水缸里的水也好不到哪儿去。

  然而,现实的复杂性在于,尽管汉江上游的水质已经一塌糊涂,而丹江口水库水质相对还算“凑合”。长江委水文局的最新监测表明,水库水质连续6年稳定保持二类水质标准。之所以这样,一方面与监测标准的松紧把握有关;另一方面,丹江口水库静库面积达740平方公里,水体纳污能力很强,比较“耐脏”。

  冷静分析,这更像是大自然放出的一个烟幕弹。监测数据早已显示,纳污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水库部分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量已超过水体纳污能力。就在水库“自净”不堪重负的同时,来自汉江的“输入型污染”则与日俱增,不仅有工业、生活、航运等多方面的污染,还有常常处于“瞌睡”状态甚至暗地排污的污水处理厂。

  在这样的环境加减法之下,汉江污染沉疴日深,其负面效应传导和累积起来,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破坏将越来越大,一旦脆弱的“排污—纳污”平衡被打破,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早就有专家疾呼:治污成则南水北调成,治污败则南水北调败。这不仅事关巨大的工程投资,也事关亿万人的生态福祉。

  重典方能治乱,立制才有长效。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南水北调之期临近,而汉江澄清远非一日之功,对那些痛苦呻吟的河流和千疮百孔的水源地,我们更应多一些忧患、多一点行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