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打造经济升级版不应止于造城 \"县改市\"虚热该降温了
时间:2013-06-13 17:35: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王振峰 

    沉寂16年之后,“县改市”借“新型城镇化”之名,再次高歌猛进,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据统计,至少有138个县酝酿撤县设市,广东、贵州、云南和陕西4省就有60多个县提出撤县设市。有专家严词指责,“这是典型的政绩冲动,与加大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图背道而驰。对其中的胡作非为如不明令禁止,耽误发展不说,还会严重冲击农村社会稳定”。(6月9日新华网)

    1990年代中后期,一轮规模浩大的县改市运动曾经席卷全国而后被叫停。当时,很多地方苦心竭力地想要把“县”字掀掉,宛如甩掉一顶破帽。那时,有相当多的县改市动作的目的与当时提倡的“培育基层政权活力的‘放水养鱼’”初衷相背离的。

    据民政部公布的数字显示,1949年建国那年,全国设市城市仅有136个,到1995年,这个数字升为622个,而到2000年全国设市城市已接近1000个了。

    1990年代中后期那股盲目的县改市风潮,其背后隐藏的小算盘还相对简单些:除了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外,不外乎是期待改市后可得一笔可观的城建费用,市比县在机构设置、职务和人员等编制安排上更宽松一些,此外,各类公职人员在工资补贴或适当调高级别上也可以得到好处。

    “当前过多的县改为市或区,不但会造成虚假城市化,还将冲击以县制为基础的治理制度,会为中国未来发展埋下无可挽救的隐患。”面对新一轮借“新型城镇化”之名兴起的“县改市”风潮,专家终于说了真话——“县改市”挂“新型城镇化”高帽,实则是典型的政绩冲动。

    时下的中国需要的是一种冷静、客观的科学态度,不要一看到几滴水珠,就想象成大大的泡泡;不要一碰到火星,就冲动地期待来一场燎原大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不能“县改市”挂钩,一旦虚假的城市泡沫化的风险累积到吹弹可破的地步,中国整个社会恐将付出惨痛代价。

    某些地方政府对城镇化切莫错误解读,以为城镇化就是把管辖的城区地盘拓宽,搞出一批新城就是城镇化了。“县改市、县或区”以后,地方政府打土地财政的心念会更甚,以往经验已经证明,县改市后,地方政府卯劲儿征用农民土地,以供房地产开发之用,新城镇化加上房地产热——生活在城镇里的农民用何谋生,却没有人给出答案。

    同时,“县改市”后的城镇其经济结构优化、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没有形成配套的发展模式;行政区划的桎梏是打开了,可行政成本却并没有节省下来,甚至是浪费,还大大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基层的办事效率和基层的主动性也得不到激发。诸如此类的问题存在,与中央政府提出的“城镇化”理念和目的完全是背道而驰。

    作为共识,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才是中国最大红利。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县城和重点镇的确是最大潜力,同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也在这里,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局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做到积极稳妥、科学有序,更关键的是体制机制层面上的改革攻坚——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绝不是一场新“造城”运动,典型“政绩”型的“县改市”热潮该冷一冷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