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一家经营白酒业务的公司为解堵实行“朝十晚六”错峰上下班,此举不仅引起众多上班族艳羡,郑州市人大代表、中原工学院副教授武明霞更是力挺,并称该做法值得提倡。(6月4日中国新闻网)
“朝十晚六”错峰上下班,避开交通高峰,员工得到充分休息,工作效率高,诸多优点令人艳羡,甚至可在不再拥挤的车厢内悠闲地刷微博,的确可以称得上一种小幸福,但却不具备推广价值。
报道中称这是一家经营白酒业务的公司,但是员工人数、企业规模都语焉不详。但是可以推测出多以销营业务为主。众所周知,市场销售和相关附属人员。其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往往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员和生产线上的工人,出于市场需要,工作时间根据业务需要机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才是其可以随意调节上下班时间的最大前提。
一直主张错峰上下班的郑州市人大代表武明霞对此力挺,并称该做法值得提倡,还经常跟认识的企业家建议实行人性化考勤,虽然响应者不少,执行的也有,但毕竟还有多数企业因种种原因不敢尝试。一则是是因为企业都需要现代化管理制度。而严格的考勤制度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维护劳动纪律、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二则从协作方式来看,企业的各个环节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频率工作才能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实施。严格同步的生产、工作方式需要考勤来维持其一致性。而社会各个部门很多时候也需要同一个步调来保持协调。
此外,即便武明霞代表极力倡导的居家办公方式,虽有着节省能源和时间,注意力集中,工作效率更高等优点,也有着团队精神下降,孤独感增加,员工和公司之间产生隔阂等无法小觑的弊端。同理,“朝十晚六”上班制,明显就与政府机关的作息时间不符,那么要与政府打交道的工作人员,是否会延长工作时间?是否付加班费?再比如,6点下班,到家后是几点钟?吃晚饭又是几点钟?幼儿园老师下班了吗?孩子上学回不了家怎么办?这些大众化的问题该公司员工都没有遇到,恰恰证明该公司的特殊性,从而证明该上班制度稀缺和不可复制性。这也是该项上班制度无法大力“拓展”的原因。
以我看来,“朝十晚六”最大的亮点在于人性化。本来该公司“五一”假期前一直是10点钟上班,进入夏季后,根据员工提议把上班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其实从工作时间来看,该公司员工日工作时间也低于国家规定的8小时。因此我们不必过于拘泥于上班时间的前与后,也不必单方面羡慕某一项规定的优越性。任何矛盾都蕴藏着利与弊的关系,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关键在于希望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制度建设的需要,尊重员工的合理诉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最大程度上找到企业制度和职工生活的完美平衡点,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价值体现,在愉快中工作,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该公司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积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