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蔡义鸿 报道)19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城市化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金德钧在分析湖南长沙浔龙河生态小镇这一新型城镇化案例时指出:“我国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突破许多政策障碍,也就是说改革就要突破现有的政策界限,如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农村的房地产制度等。”
做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关注的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发展实践案例,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柳中辉在做案例报告时说,浔龙河生态小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切入点,按照“政府引导推动、企业市场运作、基层组织保障、群众参与决策”的方式,推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市民化,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截至2012年底,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8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2亿元。目前,项目建设一期进展顺利,已将集中流转的3600多亩农业用地实行规模化种植,建成1100亩优质稻、620亩绿色蔬菜、600亩苗木基地;小城镇建设已完成生态小镇的规划设计和征地拆迁;乡村休闲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柳中辉预计,到2015年,这一昔日省级贫困村将蜕变成一个百姓富裕、生态优美、产业发展、设施完善、社会和谐的美丽乡镇。
金德钧在做论坛案例小结时说,中央明确要求我国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乃至城乡一体化。这就说明我国现在小城镇要发展,还可能在原来集镇的基础上再出现新的小城镇,我们应该站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去研究,浔龙河生态小镇是我国在推动城市化过程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案例。一是解决了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也就是解决了生态小城镇的产业发展与就业问题;二是生态小城镇的规划非常精细地考虑了以人为本的问题,实现了城乡居民混合居住;三是非常注意发挥我们农村村民的作用,组织村民来研究解决村民自己的问题;四是在农村土地可流转、户籍制度和农村住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探索。当然,有些政策障碍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与突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原司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李兵弟认为,这个案例在土地制度建设方面设计得非常好,在保护农民利益上,农村党支部书记眼界是很深远的,而且很清楚的,在200亩地中间留了50亩菜地,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李兵弟说:“我多次呼吁,希望实行农村集中居住的,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给农民留下点自己的生活空间,不要像城市一样,让农民上楼,自己的地都没有了,甚至把种菜这样的习惯都不让有了。”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张幼云说:“中国的城市化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因为我们区域的差异,城乡的差异,东西南北中都有差异,我觉得可能要有一个总的原则。但方式允许实验,因为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现在城市化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我们在制度设计、政策制定与试点等各方面准备不足,面临很多新的困难与挑战,所以我觉得允许实验,鼓励实验。我觉得这个案例的实践探索推动了社会公平化。”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要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依托,要摒弃靠大项目、大规模招商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落后观念,要反思华西村强人政治发展模式的弊端。
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音、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任研究员李津逵、世博控股集团董事长金锡顺、廊坊市永清工业新城顾问边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东方畅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南国良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论坛。
据了解,中国城市化论坛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届。以公益性、民间性、建设性、开放性为特色,探讨中国城市化的根本问题,总结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系统性主张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