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禁补令”应为留守儿童留下变通空间
时间:2013-05-14 21:55:16  来源:华龙网  作者: 程正龙 

    记者近日在湖北黄冈采访时发现,教育部三令五申的义务教育阶段禁止补课令下达后,没有配套措施及时跟上,已经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国青年报 5月13日)`

    禁止补课!这是教育部为消除应试教育的积弊,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而出台的政策。“禁补令”有效地遏制了学校层面上组织的补课行为,对受尽了文山题海“折磨”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解脱。但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能够获得“补课”,反倒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幸福。

    盖因,在广大农村地区,“补课”实际上是家长赞成、老师理解、学生乐意的行为,在这里,补课的更多内涵,其实是“有人管”。但操作中,却颇为尴尬,面临名不正言不顺的“风险”。于是,湖北黄冈思源学校只好打“擦边球”,用“补兴趣课”的方式,以免留守儿童被“放羊”,这一方面可培养留守儿童兴趣爱好,同时也让不少“问题孩子”改掉坏习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事实上,是一件值得其他基层学校借鉴的好办法,试想,我国留守儿童逾2200万人之巨,留守儿童占农村在校学生很大比例。机械地执行“禁补令”,这拨孩子将要面临长时间“失管、失教、失衡”的窘境。这些孩子,本就因父母失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如果再缺乏必要的管教和引导,“无所事事”的他们将更容易染上社会恶习,或被网吧收编,或被流浪裹挟,成为“问题孩子”。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禁止补课与“问题孩子”有必然关系,但“补兴趣课”对这拨孩子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本来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等不得、慢不得,亟待在方式方法上改革创新。补兴趣课与一般意义上文化补课是有区别的,一味死守“禁补令”,就是顾了上令而失了地气,与农村的具体情形不符,本质上也与义务教育法的初衷背道而驰。

    事关留守儿童的未来,“禁补令”理应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留下变通空间。教育政策制定者,要与时俱进,更加主动作为,组织人员深入一线调研,倾听各方意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让政策措施更接地气。地方教育执行者,应创新思维甩开膀子干,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附则,坚信只要是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那变通的补兴趣课,既然能获得民心的支持,也一定能获得上层的肯定。所以应在积极向上反映实际情况与问题困难的同时,寻求多方理解,不断摸索适合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经验,让管护不留空白,并将此“特事特办”情形写进“禁补令”的“附注”里,成为“禁补令”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