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4月26日电“家里没有自来水,嘎嘎(外婆)腿不好,每天都要自己到山下水井挑水喝”,重庆永川临江镇普安小学四年级学生曹张银一边试着志愿者送来的新运动鞋,一边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生活。
与众多留守儿童一样,曹张银已经记不得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光了。据班主任钟老师介绍,小曹的父母很早就离婚,各自外出打工。除了妈妈会在过年时回家给点生活费外,爸爸则杳无音讯。曹正银从小与外婆相依为命。在曹家低矮的土屋里,面对来访的志愿者年过七旬的曹奶奶默默擦着眼泪,曹正银则在一旁紧紧的握住外婆的手。
在重庆永川区临安镇普安小学,有着与曹正银一样遭遇的农村孩子不在少数,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这些留守儿童的童年有着太多坎坷和心酸。五年级的鲁正龙妈妈患癌症,仅靠爸爸外出打工赚微薄医药费;六年级的刘世容母亲残疾,父亲在外打工全家生活费一个月仅千元……
重庆现有留守儿童130万人,占全市农村儿童综述的43%,而这个数目仅占全国5800万留守儿童人数很小部分。很多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心理失衡、安全问题突出,身体健康和学习状况也令人十分担忧。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众多公益团体也纷纷展开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日前,顶新公益基金会志愿者们走进重庆永川区临安镇,开展对普安小学留守儿童集体家访活动,为贫困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及生活慰问品,更带来温暖的关爱。记者在跟随志愿者家访过程中发现,经过长时间关怀和沟通,这些孩子在面对不幸生活已逐渐坚强和独立,也渐渐不再自闭,开始向关爱他们的人们敞开心扉。
12岁的刘世容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赶回家照顾残疾母亲,她告诉记者有一次翻山途中自己衣服被大狗撕破了。在回家的路上,担心志愿者走不惯山路,小姑娘一直拿着树棍在前面开路。另一位留守女童李静则一路跟志愿者聊天,这位活泼的女孩掩饰不住对大山外新奇世界的渴望。
普安小学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特色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实践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据校长杨军介绍,自从2011年与顶新集团公益基金会合作4+1留守儿童项目以来,学校取得长足的进步,留守学生在交往、礼仪和生活能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据了解,2011年由重庆市教委和顶新公益基金会探索的留守儿童“4+1”模式,从政治思想、心理情感、行为养成、人格品质、身体健康和营养安全等方面,构建一种“4+1”教育关怀留守儿童新模式。
“集体家访关爱留守儿童4+1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教育设置。通过这几年顶新公益基金会和老师集体家访活动,不仅是学生受益很大,而且无形带动全校师生在文化方面的提升,让师生共同感动到爱的力量,学会感恩,学会感动,把这种爱继续传承下去”,杨军校长说。
“通过4+1关爱模式,尤其是集体家访方案,我们可以让更多人知道留守儿童状况。包括让这个学校、这个社区还有外地的记者群都能知道孩子的具体情况,他们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关心”,顶新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周淑祯女士表示,目前国家对学校硬件的投入已经较为充足,“软体建设”也在日益发展。顶新公益基金针对留守儿童“4+1”关爱模式项目,正是适应这一趋势,立足于提升教育公益“软实力”,传承教育理念,给孩子真诚的教育和关爱。
手捧着志愿者和老师带来的崭新文具,留守儿童鲁正龙给叔叔阿姨们端端正正敬了一个礼。对于这些从小缺乏爱的留守孩子,情感上的贴近和沟通或许更能触及内心。正如周淑祯女士所言,顶新集团公益基金所做的仅仅是“孵化”的角色,希望更多的爱心团体参与对留守儿童的关爱,“4+1”模式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