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污染要求全社会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降低一些生活舒适度。如果许多人都希望别人降低生活舒适度,而不反躬自问,改变现状谈何容易
环境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热点,也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从代表、委员发言和媒体报道来看,大家有点着急。记者爱问多长时间能治住雾霾和沙尘,回答的人则希望政府尽快治住雾霾。这些问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众渴望政府尽快解决污染问题的迫切心情。
李克强总理在3月17日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时说,对环境污染这一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我们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进行治理。
总理的回答,表达了政府的决心。但是,长期积累的问题,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面对污染,着急自在情理之中。可是,要解决问题,不能一味着急。冷静分析一下,中国现在出现的雾霾、沙尘和地下水、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就像一个人长期透支身体,积劳成疾,多病缠身。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有了病当然要赶紧治,但是诊病、治疗、调养总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目前的环境病,发达国家过去也得过。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出现环境问题,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发生多起大气、水体污染事件,直到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采用强有力的环境法律和政策,同时把传统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环境质量才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在近30多年快速发展中染上的环境病,病情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特征,治理起来更难。防治环境污染,单是偿还旧账就需要一段时间。何况我们还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还要消耗能源、资源并排放各种污染物。要想不欠新账,只能自我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转变发展方式,理论上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实践中需要触及多方利益。比如,防治雾霾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少烧煤、不烧煤,可是真要少烧煤,问题又来了,暖气温度上不去、停电限电造成生活不便,影响到谁谁不乐意。要在“不能呛着,不能冻着,不能黑着”之间找平衡,少烧煤就不是个技术问题,操作起来非常复杂。
说到底,保护环境需要所有人节制自己的欲望与需求。工业文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生活舒适度,其代价是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防治污染要求全社会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会降低一些生活舒适度。如果许多人都希望别人降低生活舒适度,而不反躬自问,改变现状谈何容易。
认识到治理污染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转方式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进行治理”。下决心,有作为,就是要敢于放弃自己的一些既得利益。(武卫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