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届中国-欧盟市长论坛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作为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的一部分,本届“中欧市长论坛”在第15届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举行,也是温家宝总理访欧的重要配套活动。论坛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欧盟能源司共同主办,中国市长协会和欧盟市长盟约组织共同承办。
欧盟地区委员会主席拉蒙·西索、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全程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和欧盟成员国的近百名市长、副市长以及欧盟官员重点讨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建筑节能以及可持续城市管理。
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也面临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促进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挑战。欧盟约3/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欧盟已在城市发展方面制定了全面应对的框架,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面临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挑战。双方认识到中欧共同利益和各自长期经济战略的共同点,为彼此应对城镇化挑战、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背景下,双方努力,促成了首届中欧市长论坛的开幕。
据悉,在论坛闭幕式上,各国市长签署了一项携手合作、发展低碳绿色城市的《中欧市长宪章》。交流和讨论结束后,论坛还为与会的市长们安排了对布鲁塞尔节能环保建筑的考察活动。
中欧高层出席论坛,期待合作共赢
在首届中国-欧盟市长论坛上,就如何推动共建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欧高层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中国和欧盟国家城市之间已建立400多对友好城市,彼此在城市规划建设、节能环保、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合作。仇保兴指出,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城镇化将继续处于高速发展期,2020年以前,中国仅在绿色公共交通、保障房、水务、建筑节能、可再生资源和卫星城建设6个领域就将投资不少于60万亿元人民币,欧盟拥有技术、项目和经验,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双方加强城市化发展的交流合作是扩大中欧合作、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欧盟地区委员会主席拉蒙·西索认为,中欧城市之间的合作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他说,目前欧盟国家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及周边地区;中国的城镇化率超过50%,到2050年还将增长三分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就业和实现增长、保障能源供应,成为欧盟和中国需要联手处理的问题,同时意味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机遇。
欧盟委员会负责发展事务委员安德里斯·皮耶巴尔格斯,希望中国-欧盟市长论坛能促进双方地方政府的合作,在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低碳绿色,因为“从全球角度寻求地方解决办法往往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最佳方式”。
在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方面,推动公民社会积极参加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受到重视。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张幼云作为受邀嘉宾在会议致辞中表示,这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各个领域合作和交流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双方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欧盟国家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将立足中国的国情,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推进利益相关方和公众积极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实施、监督和评估各个阶段,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信息公开化,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在如何改善城市公共治理体系,以适应现代科技与经济、环境、能源的挑战我们双方进行共同探讨和合作也有很大的空间。说到底,公众和社会相关方的积极主动参与城市化的进程是城市乃至全社会走向经济、社会和生态共同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最重要保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也在主旨发言中对双方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方面的合作予以期待。他说,欧洲城市自治,公民参与城市管理有良好的制度基础。中国城市的改革要下放权限,要增加公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城市治理要加大对公民的透明度。这些都要在中欧城市化合作中向欧洲城市学习。
“中欧可持续城镇化伙伴关系要走向务实就要付诸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邱爱军认为,可以通过试点的方式探索,建立可持续城镇化园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只有立足于实践,将欧洲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城市的现实条件相结合才能探索出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的有效途径。
中欧双方高度评价首届中欧市长论坛
首届中国-欧盟市长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和积极评价。
欧盟驻华代表团官员宇文龙专程从北京赶回欧盟总部参加论坛。他表示,城市发展是中欧合作的新领域,今年5月,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阿尔穆尼亚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共同出席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会议通过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
这一点也得到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张幼云的认同。张幼云说:“《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是一个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承诺,为双方未来在城镇化领域合作明确了方向,也为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机遇之门。首届中欧市长论坛,这一继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之后,为推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举办的第一次市长论坛,意义重大,它开启了中欧合作的新领域。”
欧洲议员玛丽亚说,几十位市长,外加相关专家和大学教授的问答互动,在不到8个小时的论坛里逐个发言,每个人的讲话都不得不简短,但在浓缩的概况介绍和特点中,实实在在摆出了中国和欧盟城市发展的共同问题和方向。
欧盟地区委员会主席拉蒙·西索认为,论坛集中讨论中国和欧盟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管理方面的问题,讨论如何实现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及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的实际案例很有效。
“中国和欧洲尽管国情和社会制度不同,但为城市谋发展、为市民谋福祉、建设生态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每一座城市市长的追求理念。” 中国市长协会秘书长崔衡德表示,论坛为中欧的市长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也为市长们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创造了机会。
中国市长论道中欧市长论坛
首届中国-欧盟市长论坛,中国和欧盟成员国约70个城市的市长、副市长应邀参加,其中欧盟有丹麦松德堡市、比利时安特卫普省、德国奥尔登堡市、芬兰赫尔辛基市、西班牙巴塞罗那省、荷兰海牙市等城市参会,我国参会城市既有北京、天津、重庆等直辖市和深圳、无锡等发达城市,也有武汉等省会城市和芜湖等地级市,迁安作为县级市代表参加本届论坛。
在我国31个出席论坛的城市市长中,有15个城市市长作了主题发言,他们积极介绍各自城市建设的特点和规划,让欧盟的市长同行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重庆市副市长凌月明在“建筑节能引领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发言中介绍了重庆通过合理规划,有效遏制能耗增长的经验。他说,重庆市从1998年起开始系统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先后承担了国家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等五大示范城市建设任务,率先建立了推动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产业发展、实施能力和社会参与五大体系,并重点从严格控制新建建筑能源消耗、切实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三大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表示,“十二五”期间重庆还将着力推进绿色低碳生态城区建设,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全面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的建筑规模化应用,到2015年,形成年节能460万吨标准煤、减排当量二氧化碳1048万吨的能力的建筑节能工作目标。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的主题发言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可持续城镇规划”。他说,处在高速发展中的深圳,并没有忽略对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反,深圳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建设,走绿色低碳的城市化、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目前,深圳在国际低碳城建设、生态保护区的控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应用、绿色建筑推广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深圳市期待与欧盟及国内兄弟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中在发言中介绍说,近年来无锡从产业的转型升级、生态经济的打造、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提升、资源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生态文化的建设等多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新道路、新模式。无锡市政府与瑞典王国环境部合作的中瑞生态城建设启动两年多来,正在城市功能、生态环境、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固废处理、绿色交通、建筑设计等7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宜居生态城市发展的典范。他表示,无锡愿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与欧洲各城市的深入合作,努力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市发展之路。
论坛上,绿色“株洲模式”让株洲绿色低碳科技产业得到了世界关注。株洲市市长王群在主题发言——《让绿色交通成为宜居城市的必备条件》中,介绍了公交车电动化、公共自行车超频和管理的绿色“株洲模式”,阐述了株洲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正是这一模式,曾经的污染城市,正在逐步迈向宜居城市的发展。
芜湖作为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城市管理的经验推介城市,芜湖市副市长冯克金的发言主题是《芜湖,坚持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治涝理念》。他首先介绍了芜湖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进而指出芜湖市城市排涝任务的艰巨性,并就芜湖市近几年通过始终秉承尊重自然、生态治水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发展城市;注重城市排涝设施的建设投入,为城市安全筑起绿色屏障;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管理手段,积极应对各种复杂情形,解决突发性事件,确保城市排涝安全等举措做了详细发言。这一发言让欧盟各国对以芜湖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在防汛排涝方面独特的治涝理念有了深入了解。
作为县级市代表,迁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忠介围绕“突出绿都水城特色、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表主旨发言。李忠指出,近年来,迁安市紧紧围绕绿色增长,用低碳理念引领生态城市规划;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支撑生态城市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滦河综合开发、三里河生态走廊工程,并按照山水融城思路,引水入城,构建城市生态水系,打造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景的北方水城,彰显了生态城市魅力;积极推进全域公园化战略、矿山修复和城乡绿化,全力打造生态绿城,提高生态城市水平。李忠表示,迁安市愿与欧洲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李忠市长的发言,给与会人员尤其是欧盟的市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引起了强烈共鸣。
丹佛斯:区域能源技术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中扮演核心角色
在中国和欧盟地区的市长、地方决策者、城市规划者、企业及非盈利机构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高效、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期间,布鲁塞尔——丹佛斯9月19日在欧盟-中国市长论坛上表示,“区域能源技术在应对中国城市化的巨大需求上扮演着核心角色。”
丹佛斯的理由是:区域能源技术具有安全、可持续发展、可复制的特点,是降低碳排放的可行解决方案。区域供热系统通过隔热管网,将原本被浪费的热能以热水或水蒸气的形式输送到商业、工业和住宅楼宇中,它并不是一种新技术,却在今天全球寻求节能减排解决方案的努力中,找到了新的应用天地。
在丹佛斯举办的主题为“区域能源技术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的欢迎晚宴上,区域能源副总裁瑞纳·席尔德向200多位来宾致辞,其中包括约140位来自中国的客人。
他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着重强调了对新能源的利用和对能源效率的改善,丹佛斯十分荣幸能够参与其中。”他介绍说,不久前在胡锦涛主席对丹麦访问期间,丹佛斯和鞍山市签署了一份关于建设高效区域供热系统的战略协议,这个系统以丹麦标准、也是全球领先的标准来建设,将帮助鞍山市的350万市民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供热成本,同时还能改善居住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这个例子充分说明欧洲的经验可以和中国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及战略远景相结合,中欧合作拥有巨大潜力。”
对于中国政府在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上的决心,丹佛斯区域能源总裁拉斯特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他说:“丹佛斯在中国投资、发展已经有16年,中国已经成为丹佛斯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体现出巨大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对此我们深感赞叹。”
丹佛斯总部所在地丹麦松德堡市的市长阿丝.尼葛德在参加论坛时表示:“松德堡市所实施的‘零碳项目’旨在使我们的城市在2029年之前达到碳中和,重要的推手正是区域能源技术。我们与中国保定市结成了友好城市。借助丹佛斯的节能技术,特别是区域能源,松德堡为中国的低碳试点城市提高能效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作为丹麦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丹佛斯集团是全球能源和气候领域的领袖。据悉,在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和开发新能源方面,丹麦与中国开展了长期而紧密的合作。丹佛斯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随后得到迅速的发展。今天,丹佛斯在中国各地共拥有6家工厂和4000多名员工,在16个中国城市设立了销售办公室,中国已经成为丹佛斯的“第二家乡市场”。丹佛斯在节能减排领域拥有全球公认的领先产品和技术,特别是在区域能源技术方面独领风骚,而区域能源技术是提高城市整体能源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