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孩子叫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第三代农民工也陆续出生了,就有学者和机构在挖空心思琢磨该怎么称呼他们!谬误!”经济学家宋晓梧在一次会议上大声疾呼:“辛辛苦苦在城里打拼了几十年,该被承认、被接纳了。”
他们工作很苦——建筑业及其他城市中苦脏累行业70%以上的工人,都是农民工。
他们收入很低——从事同样的工作,城市职工比农民工工资往往要高一倍甚至两倍。
他们保障很差——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农民工比例均不足30%……
城市生活千辛万苦,而“老家”亦无立身之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30%左右没有承包地,30%以上没有宅基地,八成以上的人不会干农活儿,“亦工亦农”正在成为历史。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但农民工外出数量并未大起大落。不论风霜雪雨,在城乡接合部,在街巷角落里,农民工不折不挠地扎下根来。
城市似乎也在努力接纳他们。工厂里评选“农民工劳模”,电视台举办“农民工春晚”,热心人建起“农民工子弟小学”,工会还发出“致职工、农民工的慰问信”,甚至有学者专家正在商讨专门给农民工建一套社会保障体系。然而这些鼓励与安慰,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不进城市、回不了故园”的焦虑与迷茫——“往前追三代,谁没拿过锄头?为什么没有农民部长、农民军人、农民影星,偏偏只有农民工?”
那些将农民工阶层特殊化与固化的政策,不管出于什么初衷,都有违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深层次上伤害着农民工的长远、根本利益。只有让“农民工”这个群体尽快成为历史,才能确保进城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才能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稳健有序,才能让社会和谐稳定。
让农民工尽快成为历史,要从观念上破除“偏见”。行业褒奖不该有农、城之分,文化服务不要制造“群体”隔断,为第三代农民工“命名”更属无稽之谈——文学艺术的取向、学术研究的方向、道德评判的指向,不是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分别对待,而是让二者拥有同样的权益。
让农民工尽快成为历史,还需相关政策有大的突破。调查显示,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收入,而是社会保险、居住状况,他们对医疗、子女就业、权益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十分迫切。保证农民工拥有平等的就业权、休息权、居住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必须在政策层面加大改革力度, 包括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填平城乡鸿沟,对农民工一视同仁,让他们既来之、则安之,亦能乐之。
“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奉献在城市,请别再对我们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