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任何人都不该因贫困而受“羞辱”
时间:2011-10-19 09:27: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徐贲 
 美国许多民众关注“占领华尔街”行动,对参与者的社会公正诉求表示同情,对以华尔街为象征的贪婪和金融腐败感到愤怒。但是,在理性的公民社会里,人们对要求用政府的权力来解决经济问题并不表示认同。

  在如何看待“占领华尔街”行动问题上,也存在着重大的意识形态分歧,它不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主义之争”,而是“自由”与“政府权力”之争。

  在美国,人们把积聚财富看成是一种利己但不损人的个人自由行为。因此,富有并不自动等于不道德的贪婪和腐败。既然如此,政府就没有权力加以干涉或限制。财富的关键问题不是你口袋里有多少钱,政府不能因为你钱多了,就可以用某种高尚的理由把钱抢走。财富的关键问题是钱是怎么到你口袋里的。只要你的钱不是勾结政府权力或用其他不法手段赚来的,财富再多,政府也必须通过国会程序,才能决定提高你的税率。

  美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和作家基尔德(George Gilder)说,“相信所有的财富都是偷来的,这种想法在监牢里和在哈佛大学非常流行。” 基尔德挖苦哈佛大学,是因为大学教授们擅长运用一系列理论陈套,把财富简单解释为阶级剥削的结果。而且,哈佛大学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又是民主党的大本营——对这次“占领华尔街”行动,民主党国会议员有不少表示认同。国会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南希·佩洛西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她支持“占领华尔街”运动释放的信息,不管是在华尔街还是在华盛顿,变革必须发生。

  共和党人对“占领华尔街”行动普遍持反对的立场,他们反对奥巴马给百万富翁们增税的计划。理由是,富人把钱投资到市场里,要比让政府来花更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也更有利于穷人。政府强行提高富人的税率和提高最低工资,到头来最受其害的还是穷人。艾茵·兰德(Ayn Rand)对此理论有过著名的表述:工人低工资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不是资本主义造成的,而是资本主义从“前资本主义”那里继承来的。“与‘前资本主义’数个世纪的饥饿相比,早期资本主义是第一次让贫困者能吃上饭。19世纪欧洲人口增加了百分之三百,而在这之前,每个世纪只增长百分之三。”

  哲学教授波恩斯坦(Andrew Bernstein)持与兰德相同的立场,他说,“在公元500至1500年间,欧洲经济增长为零,从1500至1700年,按人口计算的GDP增长每年为0.1%。1500年欧洲平均年人口收入为215美元,1700年为265美元。”今天,美国失业救济金平均是每周200美元(各州之间的差距很大)。美国经济要发展,靠的不是政府用权力来劫富济贫,而是由富人来扩大资本投入。

  不管自由市场和富人有利于资本扩充的辩护多么有理论根据,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美国的贫困和失业人口正在扩大和居高不下,即使那些还保有工作的人,许多也缺乏安全感,觉得朝不保夕,风雨飘摇。这是“占领华尔街”行动的经济和民众心理原因。

  经济地位低下和没有保障,不仅是生计问题,而且也是做人缺乏尊严的问题。贫困不仅是一种生存窘境,更是伦理哲学家马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所说的对人的“羞辱”。因此,“占领华尔街”所体现的不仅是痛恨华尔街的贪婪,而且更是一种关于社会公正的普遍要求——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贫困而遭受“羞辱”。“反贫困”的诉求在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扩散,应该说是借助了这一具有普遍道义价值的感召力量。

  美国对这一事件发生的意识形态之争,也在对“羞辱”问题的不同看法上体现出来。在市场经济中许多人沦落到贫困的境地,他们所感觉的伤害,是不是有正当理由的羞辱呢?

  自由市场论者会说不是。理由是,市场竞争机制是公平的,某些人在市场竞争中不成功,不是制度原因,而是个人原因(懒惰、无能、缺乏进取心等等)。但另外一方认为,自由市场中的许多贫困者,有理由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因为自由市场其实并不自由,它是一种有利于一些人,而不利于另一些人的制度。国家负有限制市场凭“自由意志”行事的责任。正如马格利特所说,“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政治制度之所以合理,乃是因为这些制度可以起到保护社会成员不受自由市场羞辱的作用。这包括重视贫困、无家可归、剥削、恶劣工作环境、得不到教育和健康保障等等。”

  贫困者是否有感觉羞辱的理由,这是一种社会共识,并不只是个人想法。即使在受羞辱者本人并不觉得遭到羞辱的时候,社会其他成员仍然可以有理由觉得如此。

  一个社会对羞辱的共识越强,它就越正派。贫困和极端的物质匮乏,可以使某些贫困者感觉麻木,不在乎以自尊换取施舍(如以乞讨为业者),但是,社会其他成员仍有理由捍卫这些贫困者的自尊。

  决定一个社会贫困共识的,不是最低收入标准或者物质满足方式(如社会救济、慈善帮助、乞讨等等),而是如何设想一个起码的做人条件。马格利特就此写道,“贫困并不是以收入分配来定义的,贫困是一个社会关于人最低生存条件的概念。最低生存条件指的是起码要满足哪些需要,才能过上一种算是人的生活。一个社会把这个标准订得越低,把人也就看得越低。”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