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问题,靠着故宫自己能查得清?仅仅查清现已爆出问题,难道就可以了事?
很少有哪个部门像故宫一样,在短短三个月内,不断被抛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从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瞒报门、拍卖门、屏风门、封口门,一个中国顶尖级的文保机构,声誉一次次遭受重创。
公众不知道故宫“八重门”之后,还有没有其他未爆弹。但毫无疑问的是,故宫对已爆出问题的处置方式,与公众的期望相去甚远,包括面对舆论,态度倨傲缺乏谦恭;信息披露遮遮掩掩,犹如挤牙膏;追查责任拿小人物开刀,妄图以此平息舆论;管理漏洞有多严重,是否已弥补,公众毫不知情等等。
媒体呼吁故宫以公开透明面对公众,专家建议故宫应稳重地还原事实,故宫所承载的社会期待之重,不言而喻。然而,故宫能正视并满足这样的期待吗?自家的问题,靠着故宫自己能查得清?更进一步说,仅仅查清现已爆出问题,难道就可以了事?
拷问自己,解剖自己,需要的是勇气,它对普通人尚且很难,更何况,是对故宫这样一个官僚习气缠身的机关单位。因此,有必要考虑引入独立调查,叩开故宫的大门,拨开蒙于真相之上的疑云。
这样的调查,应当基于以下理念:文物保护需要的是“零风险”,那怕再小的安全疏漏,都不可容忍,须一问到底。每一件文物,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不可复制的无价之宝,尤其是故宫,其掌管的文物多为世间罕见的奇珍,我们岂能容忍这些文物有任何的安全之虞。
对于故宫的文保问题,绝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来一场深度的“解剖”。这样的“解剖”,不但包括具体管理漏洞的分析、技术人员素质的调查、财务账目的厘清、安保人员责任心的拷问等等,还应包括,故宫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怎样的保障,是否经得起检验;故宫的管理是否权力过于集中,缺乏专业层面上的监督制衡;故宫森严的大门如何向公众打开,让公众享有对每一件文物命运的知情权,等等。
故宫之弊,非一日之寒,不借外力,不下猛药,不足以撼动。叩问故宫的真相,找出病根所在,才能给这些国宝级文物,上一道牢固的安全锁,并且借此,重新审视现行文保体制,深挖体制性痼疾,推动文保体制的改革和进步。如此,将有利于故宫信誉的重建,让中国的文保机构方能找回自己的良心与操守,获得民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