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以滨海开发作为城市化抓手、并进而激发城市活力再生的滨海城市不胜枚举。虽然,各地滨海项目大小不尽相同,但一个普遍的相似性在于,将滨海优势充分利用,发挥到极致,并以此激活、带动城市经济。
堪称世界滨海城市化经典范例的,如1950年完工的旧金山的渔人码头旅游区改建,1987年完工的波士顿罗尔码头项目,1990年完工的哥伦比亚角开发,以及直到本世纪初仍在继续的巴尔的摩内港区重建。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成功的滨海地区开发,大都能妥善处理好与市中心的关系。滨海地区与市中心相连或相近,成为其功能的延伸和扩展。而失败的例子则相反,例如英国伦敦港区改建工程中,一项普遍被认为是失败的计划——当地政府在距离市中心10公里之外建设新区,而该处原来只有一些废弃的工业和码头设施,其基础配套不能支撑新区建设,从而导致该地区长久缺乏人气。
从国际经验来看,滨海城市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它不但能创造经济效益、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知名度,还能产生类似“倍增效应”的连锁拉动作用,同时刺激和带动衣、食、住、行、游等许多相关产业的繁荣。
对此,美国联邦海事局局长夏恩是这样总结的:“放眼全球,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城市想成为经济中心,就要有港口、就要有航运、就要有贸易。”
有学者分析认为,支撑美国强悍经济地位的重要原因——在美国75个大城市中,竟然有69个坐落在滨江、滨湖或滨海的区位上。几乎在每一座滨水城市中,对岸线资源的开发建设,都成为支撑城市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
可见,就全世界因滨海开发而受益的城市和国家而言,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滨海经济堪称城市化进程中最高效、最绿色、最具“后发优势”的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的城市化浪潮以每八个纬度的区间由南向北跨越,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渤海湾,催生出三大城市群。
然而,在地球的夜视图上,中国的海岸线闪烁的“灯光”并不多,因为我们的滨海城市的开放程度并不高。翻开办公桌上的中国地图,粗略算了一下,目前,我国约有50多个地级以上滨海城市,其中仅有14个滨海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尽管这些城市都比较漂亮,但只有上海发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我们中国今天被世界认为是个大国,却不被认为是个强国。或许其症结就在于我们对最稀缺、最宝贵、最绿色、最高效的滨海城市资源的“视而不见”与“盲目开发”。
面对滚滚而来的城市化浪潮,中国滨海城市的战略决策者和规划建设者们,拷问你们智慧的时候到了,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