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
时间:2011-08-12 10:20:44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王凯 徐泽 肖莹光 

规划背景

从世界范围来看,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70%的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左右的沿海地带,全球最发达的大都市地区、经济圈也都分布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顺应趋势加速发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镇群已成为国家的核心增长极,海峡西岸、北部湾和辽宁沿海则处于国家利益与地缘政治的敏感地区,关乎国家战略利益,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东北亚核心区,地处环渤海地区北翼、东北经济区的南端,兼具两大经济区的优势,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加快东北地区的开发开放、充实完善国家沿海战略、提升我国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沿海经济带辖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六市,总面积5.64万平方公里,占辽宁省的38%,占东北三省的7%。从发展条件看,辽宁沿海地区经济腹地广阔,产业基础雄厚,岸线、土地、风景旅游等资源丰富,人才优势突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是近年来辽宁省和东北地区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但也面临着产业与城镇发展不协调、与区域和腹地互动不足、水资源紧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交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科学发展,20069月,辽宁省开放办和建设厅组织编制《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规划编制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共同承担,并邀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香港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经过深入调查和细致研究,20073月,项目组形成规划初步成果,并在北京通过专家审查,20076月项目再次广泛征求沿海各市、各界意见后,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规划最终成果。

规划技术路线

首先,针对辽宁沿海地区具备的多元区域发展动力,规划扩大研究范围,从不同区域尺度研究辽宁沿海的发展,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亚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辽中南地区的协调发展。

其次,针对辽宁沿海地区处在快速发展起步期的阶段特征,规划注重统筹与协调,重点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工业化与城镇化、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率先发展与整体发展、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的关系。

第三,针对辽宁沿海地区涉及多个城市、需要省政府统筹协调的特征,规划突出体现省级政府的事权与责任;强调提升整体竞争力,妥善解决各市在港口建设等方面无法协调的矛盾与冲突;理顺与下级政府的事权关系,在加强对战略性地区和资源管理的同时,充分考虑地方的诉?求。

规划内容要点

立足于区域视角,确定发展目标和职能定位

在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发展、国家转型发展要求、东北地区振兴政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规划确定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目标为“东北振兴的发动机和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国家经济增长第四极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先行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示范区”,职能定位为“国家级新型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心,独具特色的北方旅游胜地,环境宜人的宜居地区”。

以都市区建设为核心,组织沿海地区空间结构

规划以大连都市区为龙头,以营盘都市区为支撑,以锦葫都市区、丹东都市区为两翼,以重点的城镇组群、城镇和重点开发区为支点,以综合交通体系为“骨架”,形成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沿海经济带空间结构。

(1)提升大连都市区的龙头地位,加快营盘都市区的建设,加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联系,强化沈大发展轴。

大连都市区在继续壮大产业基础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做强现代服务业,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区域性交通设施,扩大辐射范围,加强与内陆腹地的互动。营盘都市区发挥资源、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吸引国内外的产业转移,构筑现代化产业集群,形成沈大发展轴上重要的产业和人口聚集地区。推动大连、营口、盘锦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协作,加强与沈西工业走廊的联系,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提高沈大发展轴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2)培育锦葫都市区、丹东都市区和庄河—花园口、绥中“四镇一乡”两大城镇组群,带动两翼发展。

锦葫都市区促进都市区内部整合,提升区域竞争力;积极拓展与京津冀和辽中南地区的科技、信息、资本、物流的沟通渠道,提升城市服务品质,促进产业持续集聚,构筑辽西地区的区域中心。丹东都市区发挥沿海、沿边优势,强化与东北东部地区的空间联系,加快建设都市区物流中心;积极推进边境经济合作, 创新经济合作方式,加大对朝鲜半岛的开放力度, 构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门户。培育庄河—花园口、绥中“四镇一乡”两大城镇组群,加强建昌、义县、北宁、黑山、凤城、宽甸等外围城镇的功能,推动区域全面发展。

(3)加强辐射通道和国际联系通道的建设,增强区域互动。

建设东北西部铁路通道、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哈大客运专线等区域性交通通道,强化沿海地区对东北内陆腹地的辐射。加强与蒙古、俄罗斯、朝鲜的国际交通联系,增强区域互动,培育跨国城镇走廊。

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引导产业与城镇合理布局

以沿海整体开放为突破,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基础,注重创新、资本、政策的多元驱动,引导沿海地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形成辽东半岛出口创汇型、辽河平原优质基地型、辽西地区生态保护型的三大优势产区,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类专业园区。第二产业以“五点” 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等37个开发区为核心,加快产业集聚,注重与城市的衔接,将开发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产业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契机,以口岸经济为突破,加快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

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大连、营盘、锦葫、丹东四大都市区作为吸纳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载体。加快大连、营口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区域服务职能,提高沿海经济带的综合竞争力;培育锦州滨海、盘锦辽滨、大连长兴岛、花园口等新兴城镇,实现与工业区的互动发展,成为滨海地区新的增长极;加快建设县城和一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辐射效应明显的重点镇,发展一批有特色的工业园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分提升型、拓展型、整治型、保护型四类引导乡集镇和村庄发展,优化布局,提高发展水平。

促进内外衔接,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沈阳、大连为主,营口为辅,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构建东北亚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各类交通体系,支持产业布局与空间发展。以不同等级的交通枢纽城市为核心,建立集约化运输的城镇客运交通体系,发挥城际快速客运交通系统的作用,推进公交化铁路运输,预留城际轨道交通通道,强化都市区的辐射功能以及都市区之间联系,支持四大都市区的形成。

规划大连、沈阳为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丹东、锦州、营口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盘锦、葫芦岛为地区性交通枢纽城市。规划京哈、哈大烟两条国家级运输通道,东北东部通道、锦州—朝阳—赤峰通道、亚欧大陆桥沈阳—丹东通道三条区域运输通道,锦州—营口、营口—丹东、葫芦岛—凌源、锦州—阜新、营口—庄河五条地区运输通道。

规划建设“五主六联”的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建设大连港为主、营口-盘锦港为辅、锦州-葫芦岛港和丹东港为支撑的“一主一辅多点支撑”的港口体系;规划建设大连机场(包括周水子机场和规划的新机场)为枢纽机场,营口、丹东和锦州机场为支线机场的“一主三支”的机场体系;规划建设“五条区域铁路、五条联系铁路、两条客运专线、多条疏港铁路支线”的铁路网络系统。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加强海岸带功能区划

1)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和城乡发展状况,规划以山脉、水系为骨干,利用生态廊道串连生态源地和生态节点,构建网络状的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包括辽西地区山林和辽东半岛中部的山林,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核心作用,应严格控制开发建设,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

生态廊道包括林地生态廊道和河流生态廊道两类。林地生态廊道是都市区、城镇组群之间的缓冲地带,包括岫岩—庄河、碧流河水库—花园口、碧流河水库—长兴岛、医巫闾山—双台子河口、大青山—绥中五条,应控制开发建设,维护自然风貌,保持廊道的畅通。河流生态廊道是沿辽河、凌河、双台子河、鸭绿江通向内陆的生态廊道,应控制污染,保持适当的廊道宽度,在城镇建设区要加强河道两岸绿化建设,在农业地区要保持河道自然生态特征。

生态节点包括林地生态节点和湿地生态节点两类。林地生态节点包括丹东生态节点(凤凰山景区、天华山景区、五龙山景区泉等)、庄河—盖州生态节点(赤山景区、望儿山风景区等)、义县—北宁生态节点(森林公园、大芦花风景区等)、大连旅顺口生态节点(东鸡冠山风景区、森林动物园等)和建昌—绥中生态节点,应加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控制开发建设。湿地生态节点包括鸭绿江口和双台子河口湿地,应减少污染,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2)海岸带保护与利用

严格控制海岸线的使用,保护原生海岸生态系统,保护海滩、湿地等生态敏感资源,加强对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保护。重点加强辽河口、大连湾、锦州湾等近岸重点海域污染防治,将海域污染防治与沿海陆域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开展区域防治。削减主要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恢复污染海域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指标。

规划将辽宁海岸带划分为辽西海域、辽河口邻近海域、辽东半岛西部海域、辽东半岛南部海域、辽东半岛东部海域和长山群岛海域6个重点海域,海域功能区划分为港口、旅游、油气、养殖、海洋保护、盐田、湿地保护等类型。

对沿海县(市)区和重点地区进行发展指引

规划对沿海县(市)区进行空间全覆盖的规划,并提出职能定位、重点发展地区、城镇空间发展、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发展旅游景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城乡协调发展八个方面的指引。对辽宁沿海开发确定的五个重点开发区制定跨界协调、战略资源保护、大型交通设施建设和功能结构等方面的指引。

制定空间管治措施和近期行动计划

根据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规划将沿海空间按政策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施有针对性的战略政策引导。为确保重要协调地区的有效空间管治,划定区域性重要通道地区和跨界协调地区。遵循依法行政、有限干预、明晰事权的原则,规划对各类政策地区提出相应的分级管治要求,以达到优化空间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为促进规划实施,规划提出六大行动计划,包括区域交通外联行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新城镇建设行动、人文海岸行动、水资源保障行动和能源保障行动。

规划实施成效

20097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项建设也加速推进。

产业集聚效果显著

沿海以“五点”为代表的开发区正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随着韩国STX集团、新加坡万邦集团、中国国际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企业入驻,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已经形成,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已集聚了中国五矿、富士康、中冶京诚、华能等大型企业,发展速度加快,仅2011年第1季度开工项目就达到108个。

滨海新城建设稳步推进

锦州滨海、盘锦辽滨、大连长兴岛、花园口等新城镇建设稳步推进,相关规划全面完成,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由白沙湾行政生活区、西海国际工业园与白马综合工业园共同构成的锦州滨海新城,目前常住人口已达15万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丹通、丹海、庄盖高速公路和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等沿规划交通走廊的交通设施已开工建设。20099月,全长1443公里的辽宁滨海大道正式通车,在整合沿海经济带的各种资源和产业上将发挥重要作用。20101 11月,大连港、营口港吞吐量分别达到2.9亿吨和2.1亿吨,分列我国港口的第六、第十位,大连对外、营口对内的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沿海湿地等战略性生态资源得到了保护,盘锦芦苇湿地面积从2005年之前的逐年减少变为之后的逐年增加,湿地面积2011年比2005年增加44平方公里,增幅达到5.6%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的进一步实施,辽宁必将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着力点,环渤海经济带的新亮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先行区”!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主要编制人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徐泽、耿宏兵、殷广涛、肖莹光、李新阳、陈明、彭实铖、李文彬、赵一新、杜恒、袁壮兵、郭春英、陈熳莎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刘志虹、解宇、唐万杰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曾觉群、陈如铁、张立鹏、赵书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梁涛

北京大学:曹广忠

英国卡迪夫大学:于立

香港大学:王缉宪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