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6月5日)已过,世界清洁地球日(9月14日)未到,但昨日两条有关垃圾的新闻仍受到不少人关注。
一 是,北京市民黄小山自投14万元所建垃圾处理项目“绿房子”日前落成,月底投用。投用首月,志愿者将对垃圾一一开袋分析,了解每包垃圾中有价值物质种类、数量等,并将数据上报政府部门;第二月开始分离可回收垃圾,靠废旧资源获利,维持经营。
二是,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王云飞等人近期在浙江嘉兴“捡垃圾”——每天收集150户家庭产生的垃圾,统计垃圾种类、分量,这是为国家发改委与日本联合开展的“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试点”项目采集基础数据,嘉兴、青岛、贵阳、西宁均为试点城市。
一南一北两条有关垃圾的消息,意义却不“垃圾”:
“绿房子”的意义,不仅在于可对两千户居民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更在于是普通市民对垃圾减量的探索。而后者,则显示国家层面正在就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垃圾资源化做前期准备工作。政府和民间不约而同地共同行动,意味着应对“垃圾围城”,中国正在创新模式。
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中国“垃圾围城”的现象越来越严峻:全国城市垃圾年产近1.5亿吨,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80多万亩;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北京甚至出现“垃圾七环”,即便一些“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也是城内干干净净、城外垃圾成堆。
“垃圾围城”,除了污染空气、刺激感官,还占用耕地、破坏土质水质、污染环境,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健康带来威胁,后患无穷。
据称,造成“垃圾围城”的原因,在于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粗放,以成本低的简单堆放填埋为主,而“一烧了之”的焚烧法因涉嫌产生二次污染,公众“逢‘烧’必反对”,推进并不顺利,导致“垃圾山”越堆越多、越堆越高。
而深层原因,还在于总体思路出现偏差:无论填埋法还是焚烧法,都体现的是“搬运”思维,即产生多少垃圾就“搬”多少出去,并非善治。据说,我国处理垃圾的政府资源中,95%用于建焚烧场和填埋场等末端,而前端的分类、回收、再利用等环节投入甚少。
联合国专家曾说,垃圾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在推进,不产生垃圾不可能,但减少垃圾却可实现。各界认为,破除“垃圾围城”,根本之道在于垃圾减量,即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再利用——这项工作已在很多发达国家推行,日本成功实现了垃圾年年变少。
事实上,中国也早就在探索垃圾分类处理,如北京上世纪50年代就曾试点,本世纪初京沪等8城同时试点垃圾分类收集,但时至今日,试点要么不了了之,要么仍在探索,难以正式推行。其原因,一是市民习惯难以改变,二是政府部门管理上还有缺陷。
而“绿房子”的投用和国家发改委的试点,就让人看到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新模式。那就是,通过民间机构来引导市民逐渐养成自觉分拣垃圾的习惯,通过国家政策和政府资源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如此看来,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全民总动员,中国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