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广州造成“万人空巷”的文和友在深圳开张,消费队伍一直排到了布吉河对岸,火爆到朋友圈连着几天刷屏。现已不再门庭若市的文和友,引发“网红建筑”的讨论声不绝于耳,这不禁让我们反思,在“网红城市”时代,“网红建筑”究竟是随市场而动的下一个风口,还是建筑对城市生活的又一次深度破坏?
“网红建筑”的“流量密码”
从广州到深圳,文和友都选址在现代商业区一侧,以传统建筑形态出现,用对比方式来表达它的“旧”。文和友的内部布置,是由联合创始人翁东华等人收集的数万个老物件,堆砌出一个全新的“时空”。“怀旧”这一标签,直击年轻人心灵深处,它契合了人们潜意识中对差异性人设的塑造,至于建筑本身已成为物质载体、流量载体的一种。
建筑在流量带动下获得新生,“打卡”和“拍照”成为建筑使用的一种方式,是在改变建筑行业的传统思维吗?
根据网络调研,设计者总结出了“网红建筑”五点“流量密码”:1.半透明界面;2.象征符号;3.透视组织;4.色彩设计;5.摆拍场景。
在设计界,这种“为社交媒体而设计”的建筑被称为“网红建筑”。
对于“网红”这个词,很多建筑设计师一听就嗤之以鼻,不是觉得营销过度就是踩过雷。在他们想法中,这看似美好的网红面具下却隐藏着潜在的致命问题:
1、为了尽力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使得部分建筑师将建筑的娱乐性推至高潮,不必再深究建筑学的背后。
2、人们渐渐只会被那些拥有光怪陆离、五光十色外表的“网红建筑”吸引,却逐步失去感受空间魅力的能力。
事实上,建筑不仅是流于表面的美学,而是去追求深度的意义。即便是“网红建筑”当道的今天,“社交媒体”已成为建筑师设计新项目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但建筑师们更应该去表达建筑内核。
辩证看“网红建筑”
只看“网红”的流量时代,人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红建筑”,到底为谁而红。
在“网红”语体系影响下,建筑的变化同样推动了城市前行。纵观全球,在国外靠“作品关注度”来提升城市影响力的例子早已有之,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珠玉”在前,新诞生的网红建筑也先后担负起带动城市整体发展的使命。成功如洪崖洞之于重庆,不仅让重庆旅游焕发新的生机,还使其成为西部三大“网红城市”的一员。
几年前也同样火爆的“网红建筑群”东梓关村项目,利用“网红效应”吸纳城市多余的经济资源,由此带动东梓关村的原住民回归,不仅是杭州市乡村振兴示范点探索“新杭派民居”的一次尝试,也实现了地方产业振兴。在这里,“网红效应”发挥了另外一种作用,是真正地为良好的社会营造做贡献。
以阿那亚“孤独图书馆”为代表的绝大多数“网红建筑”作品因为具备了影视传播中的部分特质,因此发展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建筑现象。
英国建筑师Farshid Moussavi曾说过:社交媒体强调了空间的重要性,这对设计者和建筑师来说是件好事,可以增加相关的设计任务委托,因为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都需要更加频繁的翻新整修,以跟上社交媒体潮流的步伐,想一下设计者的作用,这是值得的。建筑师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设计上镜的建筑,而社交媒体建筑可能正代表着“柯达一刻”的延伸。
显然,建筑师在“网红建筑”这个社交媒体背后,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关键。“网红”这个词就看你怎么理解,是昙花一现,只求曾经拥有,还是好口碑的代名词,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大众检验的产物,而你的作品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