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回上海长宁区政府做课题评审,问长宁现任的顾洪辉区长:“您对长宁发展最大的感觉是什么?”,他说:“长宁发展最大的特点是十分均衡”。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长宁的发展主要特征是不均衡。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讲,当时上海市区普遍认为“长宁是一个脚长,即社会事业及精神文明建设脚长。1992年,长宁区就有两个市级示范高中;科研院所有20所,专业技术人员8748人;全日制高校就有9所,高校教师9000人;医院28个,每千人床位6张等等。一个脚短,即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脚短。1992年,长宁区级财政年收入为2.60亿元,人均道路面积3.36平方米,气化率53%,每百人7.14号电话线,户籍人口59.58万人”①。从区域发展角度讲,“长宁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部,行政区域面积38平方公里(现实际37.19平方公里)。长宁行政区域是个狭长地形,区域长为9.50公里,宽为3.10公里。区域东部为老城区,主要指沪杭铁路(现上海地铁3号线)以东部分,占地5.67平方公里,由4个街道组成;区域中部为半城半乡地区,上海市虹桥开发区位于其中,由5个街道组成,占地约6.5平方公里;区域西部,是个以农业为主地区,由一镇一乡组成,占地25.83平方公里(其中原虹桥机场占地4.75平方公里)。90年代初,长宁区域上述东中西三大地区发展差异很大,很不均衡。”再加上“由于长宁是狭长型地域,区域南部由延安路虹桥路横贯东西;区域北部由长宁路、天山路横贯东西。由于南部地区位于上海第三产业发展主轴线上(上海虹桥路到浦东花木),故长宁南部地区发展较好,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长宁北部地区由于紧贴上海苏州河,主要是工业区、棚户居住区,发展较差;从而形成长宁区域内南北发展差距较大,很不均衡的状况”。
基于上述情况,上世纪90年代初,长宁区在当时上海的10个中心城区中经济发展排名一直为倒数。1992年初,上海市委派了一个经济工作组进驻长宁,二个月后他们形成一个报告,其中第一条就是长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慢半拍。1992年下半年,长宁四套班子中,党委、政府、人大三个主要领导都由市有关部门派入。至此,长宁进入了“思想领先、规划领先”的转型发展阶段。
上海市长宁区经过20多年努力,已经基本实现了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内容上的均衡发展。上世纪末,长宁的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上海中心城区的前三位,2015年,区级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29.94亿元,为上海9个中心城区的第三位。1993年长宁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区域人口规模70万上限,到2015年底长宁区常住人口规模为69.11万人,预计70万常住人口己成为长宁人口规模的常态,实现了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每平方公里控制在1.8万人左右”的目标。2015年,长宁区人均(常住人口) 公共绿地为15.17平方米,仍保持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第一位。人均道路面积、气化率等基础设施指标也位于上海各中心城区前列。进入上海长宁区境内,道路通畅,生活便利、配套齐全。区内东中西区域,南北区域房价基本一样。相比上海及国内许多城区拥挤、污染、不便、不平衡的状况而言,上海长宁区堪称是平衡发展的典范。而长宁推进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在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