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城市化委员会战略合作机构广西省贵港市市委、市政府不断推动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倾力优化营商环境,2017年、2018年,贵港企业投资环境满意度连续在广西排名第一。今天,新华网以《这个城市缘何蝉联广西营商环境首位》为题进行了详细报道。
从传统的重污染产业到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从不生产一个轮胎到逐步打造起广西第二个汽车城……近年来,地处西江之畔的广西贵港市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实现了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
当地一些干部群众认为,贵港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在于市委、市政府不断推动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倾力优化营商环境。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统计,2017年、2018年,贵港企业投资环境满意度连续在广西排名第一。
“异军突起”的新兴产业
赛尔康是一家全球研发和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充电器的企业。这家公司把在中国设立的第二个厂区选择到贵港。赛尔康(贵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书鹏说:“洽谈时,贵港就已做好了土地征收工作,园区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用工问题也解决了。这使得我们在签约后一个月内便破土动工。主体厂房封顶提前了5个月,整个项目历时209天即投产运营。这个速度太快了!”
贵港过去是一个不生产汽车的城市,如今“贵港造”的各种新能源汽车、电动车越来越多。2016年1月,长春华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从长春迁址更名到贵港。“公司从洽谈签约到整车下线,仅用了9个月。这个速度在业内比较罕见。”公司董事长陈立学说。
作为贵港首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华奥敲开了新能源车“贵港造”的大门。“在华奥公司的示范带动下,腾骏汽车、爱玛等车企竞相进驻,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集聚。”贵港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罗韬说。
贵港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2018年,全市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1.3%,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仅半年时间就异军突起,目前已聚集了79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连锁反应”“洼地效应”的三级跳。
贵港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戴军表示,2018年,贵港工业投资、企业技改投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等增速均排全自治区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连续4年排全广西第一位。
政商环境愈加“亲”“清”
针对一些干部不敢跟企业家交朋友、怕犯错误的心态,贵港市委书记李新元表示,大胆招商、坦诚迎商必须解放思想,辩证处理好“亲”“清”政商关系。全市连续4年开展解放思想大行动,鼓励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在投资和项目建设中当先锋、做表率。
“贵港实施招商引资‘主官工程’,党政主要领导坚持每月都外出招商,让投资者感受到贵港领导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气神。”贵港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全卓南说。
近年来,贵港创建了“书记面对面”“书记问效”“市委书记基层直通车”等党建平台,层层压实党员领导干部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责任。贵港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维皓介绍,全市建立了“厅级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精准挂点服务企业机制”“问题快速反应机制”“企业微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定制式服务,确保服务一竿到底,3年来累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787项。据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吉刚介绍,由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不少企业存在用电缺口,“我们把这一情况反映给工业园区负责人,很快供电部门就架设了新电路。”
“全链条”服务投资项目
如何让招商引资项目招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贵港市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入手,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全链条”服务。
嘉龙海杰(贵港)电子科技园于2016年底投资建设。“项目在1个月内完成签约,3个月内取得用地指标,1年内办理了土地产权证,配套设施同步跟进。”公司政务经理刘海城说,“贵港市营商环境有了质的飞跃。这为我们做大做强企业增强了信心。”
在贵港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政管办主任科员马鹏伟表示,去年底,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改造完成,推出广西首个投资项目全流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市工商局个体私营企业监督管理科科长杨英杰说,他们将39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39证合一”。
针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存在的行业垄断、收费偏高、竞争无序等问题,贵港市深入推进中介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广西首家行政审批“中介超市”,一切流程规范透明。去年547家行政审批中介机构入驻“中介超市”,服务事项包括33大类144项,基本覆盖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贵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壮表示,目前在贵港,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由原来的200个工作日压减到48个工作日,行政审批提速76%;964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51项实现“零跑腿”,有效激发了投资创业动力和项目建设活力。(新华社记者刘伟 、曹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