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近10年来云溪区新增城镇人口近3万人 城镇化率提高到63%
时间:2018-10-16 13:01:0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 晴 丁佳泳 谢陈文 邓志强 

    从设在岳阳郊区外的农耕区到石化重镇。

    从偏居一隅到湖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从深居闺中人未识到一座生态秀美、产业兴旺、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云溪新城。

    回首看,云山溪水画卷绘满湘北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抬眼望,蓝图落地凝聚起的磅礴力量,18万云溪人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创新破难的担当和永不守旧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谱写了一曲壮丽凯歌。

    起 航

    ——垦荒设区,播下改革种子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巴陵石化、长岭炼化两家国营大厂先后入驻岳阳市北,为更好地服务两家大厂,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岳阳市北区,1996年更名为云溪区。从设区的那刻开始,改革开放的种子就在云溪的大地上生根发芽。

    建区初期的云溪区,面对近乎“一清二白”的家底,敢打敢拼的云溪人白手起家,一路拓荒前行。当时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提出“借树护荫”,由原来简单的生活服务转变为全力服务大厂,为其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大厂“投桃报李”将边角余料支援周边乡镇兴办再生厂,借着“大树”的绿荫,几十家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使这个原以农业为主的行政区,迅速发展起自己的工业。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驻区大厂纷纷掀起改革改制浪潮,大量的不良资产,还有富余人员要剥离“母体”。“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善于抓住机遇的云溪区委、区政府主动出击,在机构精简的情况下,增设了长岭炼化和巴陵石化两个协作协调局,主动加强与大企业的协调和服务。他们采取联合租赁、承包经营大厂剥离设备,以土地、厂房入股等形式,参与大厂36家企业的改制,将其纳入区域经济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打造大厂外延发展平台为目标,2003年云溪工业园破土动工,早期入园落户的15个项目中,大多数由大厂二级法人或分流职工集股投资,产品市场或原料来自大厂。按照“工业强区”的目标,围绕大厂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进行招商引资,排名世界500强的荷兰壳牌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等一个个相继落户云溪,中创化工、中石化催化剂云溪新基地、东方雨虹等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纷至沓来,工业成为了云溪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

    “宁可少要一个GDP,也不多增一个COD。”在推动工业发展时,云溪的历任决策者也清醒地意识到在多年追求工业数量增长的同时,工业质量的提高势在必行,一场淘汰落后产能、消灭污染的攻坚战随之打响。园外“小化工”被关停整治,100多家企业投入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竣工投运,天然气、蒸汽管道运送至每家企业,全区所有规模企业全部达标排放,一股清新的“绿色”之风涤荡全境,云溪工业园升级为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云溪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时代”就此开启。

    伴随着城陵矶新港区的崛起,勇于创新的云溪人,断然不会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缺位”,利用城陵矶港口的航运优势和大厂的工业基础,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使厂港地更加紧密连接成一体,构建新的增长极。通港路、城陵矶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迅速建成,济海粮油、危货物流等一批物流项目相继“进驻”。云溪开放的大门越打越开,云溪的发展也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厂港地的融合发展,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聚集,近10年来,云溪区新增城镇人口近3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63%。同时围绕工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速了城市的扩张,近5年,云溪城市新增3.5平方公里,扩大2倍。城市的增长,又为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提供了载体和空间,近3年来,该区新增个体工商户4000多家。工业的壮大,也使农业的发展如虎添翼。该区农民一年从工业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及围绕大厂生活服务的收入就达到3亿多元,占到农民全年收入近50%,另外,富裕工商资本不断进入农业领域,领办养殖、休闲农业的资金也达到4亿多元。

    至2017年,云溪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3735万元到突破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60元增长到17950元,增长了69倍;财政总收入由400多万元增长到10.5356亿元,增长了263倍。

    扬 帆

    ——倾力民生,共享改革红利

    强劲的发展势头,让云溪区的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红利”。

    从2008年开始,该区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解决了城镇居民“病有所医”的问题;2011年,云溪区成功纳入全国第三批新农保和首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解决了全区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的问题;2012年,启动了城镇小集体未参保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行政机关和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参保工伤保险工作。同时,加大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力度,为更多的人在大厂、港区、园区找到了工作岗位,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失业有所扶”。

    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全区已经建立起以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为基础的全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药品实现零差率,并逐年扩大报销范围。

    对于困难人群,该区采取多途径、多方式扶持。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80元/人/月和285 元/人/月,增幅达到62.5%和63.2%;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资金支出增加到约2600万元,近26000余城乡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指导下,该区先后累计投入3.5亿元资金用于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近10年来新建校舍40多栋,老旧校舍维修改造率达100%,全区办学条件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2015年进入“湖南省教育强县”行列,并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

    水利兴则天下定、仓廪实、百业兴。建区以来,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8.7亿元,兴建改造各类水利工程5600处,目前,全区农灌水库总库容达2800万立方米,较建区前增加30%;有效灌溉面积达6.72万亩,较建区前增加25%;渠系利用系数提升至0.6,较建区前增加1倍;加固堤防215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4.5万人。

    30余载,云溪区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契机,交出了一份民生交通的满意答卷。截至2017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33.6公里,公路总里程较改革开放前增长517%。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已建成京港澳、杭瑞、随岳高速3条高速公路,境内高速通车里程达25公里。农村公路从窄变宽。农村公路改造、村组公路建设485公里,是建区之初的9.7倍,率先在全市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农业,白泥湖大闸蟹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虾稻共作、茶油种植在全区推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60元。规范村民建房、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至2017年已脱贫1137户4229人、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目前未脱贫仅72户224人。

    随着一批市政公共设施的兴建,城区建成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不断增多,商业高楼鳞次栉比,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不断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全面推进,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该区免费向公众开放区图书馆、体育馆,广场舞、健身舞等群众性文化体育运动日趋活跃,“欢乐潇湘”、“一元剧场”、“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家规家训”、“道德评议”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品牌在全国推介。

    为了维护公共安全,该区“平安云溪”创建投入保持了与财政增幅同步。破除“重打轻防”的旧观念,在大防控上做好文章。每年组织1000余名机关干部和政法干警下乡走访,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坚持不懈的“平安云溪”创建使得该区社会治安状况越来越好,连续10年没有省、市挂牌整治的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4年命案零发生。云溪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法制教育先进县区、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区。

    风 劲

    ——重整出发,坚定改革步伐

    经历过云涌激荡,也经历过徘徊彷徨,但敢于“鼎新”的云溪人,在改革的路上从不停歇。党的十九大以来,云溪区新一任的决策者们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带领云溪人民奔向新时代。

    近年来,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请客送礼名目繁多,奢腐之风盛行,群众不堪重负。云溪区决策者们决定以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党员这个“关键少数”,引领群众这个“广大多数”,共同倡树文明新风。

    该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副组长的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的意见和实施方案文件。召开党员干部动员大会、誓师大会,宣战千年婚丧陋习。区纪检监察部门出台专门的《问责办法》;区委组织部门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党员考评暂行办法》;各部门单位、镇、村相应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公布举报电话。全区上下形成以上率下、齐头并进、事有人抓、责有人负的良好工作氛围。

    人心向往,行亦趋之。在破除陈规陋习、推进文明新风的过程中,云溪区注重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目前,全区49村(社区)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全部将移风易俗纳入了村规民约。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居民)代表会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并对婚丧喜庆事宜办理类型、标准、规模和人情份子制定标准,找到最大“公约数”,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文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引导民风社风的同时,云溪区还着重抓党风政风。党员信念缺失、角色缺位、考核难量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针对基层党组织出现的这些问题,云溪区出台党员考评办法,将党组织关系在云溪区范围内的所有党员分为农村(社区)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两新”组织党员3大类,按照组织隶属关系,采取日常积分管理和年度民主评议相结合,按积分管理、民主评议、组织评定三个步骤进行,把考评作为丈量合格党员的“尺子”、正衣冠的“镜子”。

    为使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更加明显,该区把考评结果作为党员评先评优、表彰奖励、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今年来,全区评出优秀党员1280名,占20.5%;合格党员4846名,占77.6%;基本合格党员73名,占1.2%;不合格党员46名,占0.7%。46名不合格党员中,开除5人,除名7人。对106名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建立管理台账,通过培训提升、跟踪管理进行教育转化。

    通过党员考评,激发了全区广大党员干事业、比奉献的干劲和热情,实现基层党建与区委、区政府各项中心工作互融互通,促进全区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支持发展。

    创造美好生活,就是要解决“快速发展”留下的问题,破除“发展起来以后”的烦恼,而在云溪,生态环境成了“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结合“三大攻坚战”和区情实际,今年4月20日,云溪区委五届第28次常委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少买新衣多治病”,决定适度调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园区产业项目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上来,动员全区上下打一场生态环境治理的人民战争。

    结合中央、省市的部署,云溪区将生态环境治理与基层党建、反腐拍蝇、扫黑除恶、禁违治违、项目建设相结合,“一盘棋”进行整体规划,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紧盯重点区域、领域和问题,以河长制为总抓手,绘制全区生态环境现状图,提出防治措施;按照“一流域一策”原则,以流域为单元,重新划定和明确河湖监管责任体系,制定区镇村三级河(湖)长巡河(湖)管理办法,编制保护治理方案,推动河(湖)长制落地落细落实。

    敲着同一鼓点,迈着同一步点,朝着同一目标,前赴后继的云溪人各就其位。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长江岸线码头“关闭拆除”任务。

    全面推进生猪退养、松杨湖禁养、天然水域禁止投肥投饵等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启动环保公益诉讼,向养殖污染行为亮剑。截至9月底,全区1245家规模生猪养殖户全部签订退养协议。

    强化“四河四湖”水质监测和河道保洁,开展云溪河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园区企业VOC气体监测,积极申报实施土壤重金属治理和松杨湖底泥治理项目。

    对园区企业安全环保工作进行全天候管控、给园区安全环保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综合信息平台进入试运行。

    ……

    云溪的生态环境正在实现一次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云溪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步伐从不停歇。

    整区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提升人居环境。

    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提速。

    整合区属七大媒体,于2017年6月在全省率先成立区全媒体中心。

    ……

    新起点开启新希望。如今,破茧化蝶的云溪区,正沐浴着时代的春风,奏响了改革的强音。一座生态秀美、产业兴旺、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云溪新城呈现在人们面前,不断释放强劲的发展活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