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西丽: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博士、副教授
城市化委员会交通运输专委会专家顾问
韩西丽,北京大学博士、副教授,欧洲景观设计学教育联盟(ECLAS)会员,瑞典隆德大学可持续城市研究室(SUDes Urban Lab, Lund University Experts AB)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户外空间与儿童健康、可持续城市设计、城市感知及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曾主持完成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城市邻里空间特征对儿童感知及户外体力活动的作用机制41001089”,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空间过滤渗透性对儿童非机动通勤的影响强度与机制研究41471119”,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一项,主持和参与其它纵向及横向课题共3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城市感知》一部,编著出版书籍3部,参与出版其他专业书籍6部;曾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5成就奖”、环保部“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奖励等奖项。
居住于城市,你对城市的声音感知是怎样的?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日夜持续的汽车噪音,城市户外空间中积极的声音感知经历似乎很少且难以被想起。
在嘈杂繁忙的城市户外空间中,安静变成人们普遍向往的听觉感知类型,这种需求会随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身处任何环境之中,安静是聆听其它美好声音的基本条件。
依据心理学的有关人类对声强的感觉测验,对于城市环境来说,交通等噪声强度低于60分贝被定义为安静的环境(42-Booi,van den Berg,2012),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声音强度下,我们才能听到树上的鸟鸣声、池塘里的蛙叫声、广场或地铁口的街头音乐演奏声、街道上的聊天声或者居住区里孩子的嬉笑声。
人们的美好声音感知记忆大多集中在乡下或者郊外的自然区域,很少与城市空间联系在一起。到目前为止,在许多国家,户外空间中的噪声控制问题还没有引起设计师及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如今,关于汽车噪声对市民听觉感知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一项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城市的调查显示,市民认为噪声污染是他们的居住环境中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类型之一,包括交通噪音,犬吠声以及割草机制造的噪声(43-Australian Environment Council,1988;44-Thorne, Shepherd,2013)。来自乡村地区的参观者对城市汽车噪音的忍受程度高于久居城市的人。
长期在高水平汽车噪声的干扰下,安静的城市空间似乎成为每个久居城市的人首先所偏好的场所。一项中国城市的研究显示,城市居民对环境噪声的感知被发现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对噪声的感知度低于女性(45-王笑梅等,2007)。法国的一项针对三个城市广场的声环境研究显示,当问及174位受访者“你会如何描述这个广场的氛围”,回答最多的描述词汇则是“安静”(46-Marry,Defrance,2013)。这项研究揭示了在普遍嘈杂的城市环境中生活,安静的听觉感知成为人们评价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主要指标之一,甚至高于视觉和其它知觉而存在。
城市里拥有安静氛围的户外空间,往往是那些完全实现了机非分离、并且有建筑物阻隔机动车噪音的步行及骑车通行的区域。那些采用速度缓冲带、窄点设计、车道窄化、抬高的交叉口、减速弯道等道路纵横断面等机非并行的道路设计措施,虽然提高了步行和骑车者通行的安全性,但人们在日常出行活动中依然被动地承受着汽车的噪声干扰。相比之下,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完全分离的办法,则很好地解决了汽车对户外声音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城市改造和新建的步行街区及城市绿道,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这些关于控制汽车的思考和建设行动,为市民在城市中感知一切美好的声音提供了条件。
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除了汽车噪音之外,施工建设场地是第二大噪音来源,对其周边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大部分施工场地通常持续多年时间之久。施工场地周边的围栏也只是出于安全防护,对施工场地噪音的物理隔离未引起关注。
安静的城市空间是人们本能的听觉偏好之一。在不受汽车噪音干扰的古代城市,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声音感知偏好往往是安静和热闹并存,二者只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人们喜欢去市中心区分享热闹的氛围,喜欢体验家门口节日期间的欢呼雀跃的气氛。进入汽车时代的现代城市,汽车噪音的普遍存在影响并强化了人们的‘安静’的感知偏好。许多城市被认为是已经没有地方能让人安静下来。逃离城市的喧闹,向往恬静的生活常常闪现于脑海。久居喧闹的都市的人,行走于不受机动车干扰的街道,即使其底层设置商业店铺,也会觉得街道异常的安静,因此对其产生爱慕之感,当然这里所指的街道是供市民日常生活的街道,挤满旅游者的商业步行街的声音效果通常被描述为喧闹和嘈杂。
安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吵闹和安静的界限则随着所处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与个人的年龄、生活背景相关联。人们对于不同功能区域的声音水平的感知也存在差异,例如人们对于居住区、公园的安静程度要求则较商业区、办公区和交通枢纽区要高的多。不过,在城市空间越来越普遍地受汽车噪音的干扰下,人们对于安静环境的偏好似乎覆盖于所有日常涉及到的生活区域,个体之间对于安静环境的听觉感知偏好的共性越来越明显。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城市推行“交通安静化”改造建设理念越来越普遍,成效十分显著。
一、自然的声音
在古代的大多数城市中,因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从市中心到郊外的距离均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因此,住在城市中的人可以很方便地接近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在那个时候,城市街道、广场很少种植树木花草,城墙将城市和自然截然区分为城内与城外。在当代,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城市、超级城市、城市连绵区不断涌现,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的食物,这些必需品的供应越来越困难,成本不断提高。接近大自然,在城市空间中聆听自然的声音逐渐变成一种奢望。
美国著名声音治疗师詹姆斯·丹吉洛表示,现代人长时间处在噪音环境中,会变得不安和焦虑,甚至暴躁,影响到人的健康。相反,一些‘好听’的声音则对健康大有裨益(47-詹姆斯·丹吉洛,2007)。对于压力过大的都市人来说,除了去郊外享受开阔的蓝天、柔软的草地、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之外,仔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比如竹林里沙沙的风声、湖面上哗哗的雨声、小河里潺潺的流水声、蛙鸣声、鸟啼声等等也可以带给人体最大的放松,人们普遍表现出对这些声音的热爱。
无论是古代的城市还是现代城市,水的声音永远是城市开放空间中的核心元素。设计师一直在城市中试图去模拟自然界水的声音,例如人工喷泉、跌水。喷泉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早期喷泉的运作,主要倚靠水流的重力,例如通过一段长距离的导水管,利用水流的惯性使它向上喷出一定的高度。在设计喷泉方面,古希腊的水利工程师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通过不同的机械零件与物理学原理,使喷泉自动运行。在古波斯,喷泉也出现在古典的花园中。16世纪时,精美的喷泉是意大利与印度贵族花园的特色。清朝乾隆年间,中国北京圆明园内也修建了一群仿西方的大型喷泉,称大水法。
在穿城而过的河流上设置人工堤坝制造跌水,也是许多古代城市水景的一贯做法,例如英国巴斯市的埃文河、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市的伏尔塔瓦河、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阿尔诺河上的人工堤坝,这些工程巧妙的通过微地形的处理减缓水流速度,并在城市中创造出了壮观的、令人兴奋的瀑布声,成为城市里少有的“声音地标”,这些声音定义着周围数百米内的城市空间氛围,也成为鸟儿盘旋栖息之地。
城市空间中最多的水的声音感知机会通常来自于散布在城市广场、街头公园以及一些公共建筑前广场上的喷水池、跌水等水景。这些小规模的人工水体为市民提供了利用听觉去感知城市的机会。与平静的、犹如镜面的水池相比,喷泉及跌水的设置大大调动了人们的听觉感知兴趣,丰富了空间体验。在古代城市中,喷泉往往与雕塑结合设置,可根据需要分时段开放,而且这些喷水池往往位于城市的主要广场之上,壮观的喷泉在其所处空间内塑造了浓烈的纪念和庆祝氛围。与古代城市中壮观的喷水池相比,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设置音乐喷泉的广场也成为吸引人们在夏季傍晚外出纳凉的最好场所之一。最近一些年来,全球许多城市因为水资源短缺以及能源危机的影响,城市人工水景呈现出小型化,旱化的趋势来应对这些环境问题,水的声音影响范围减小至数米范围内,需要在近距离内更加细腻地、间断性地去感知,不失为一种可持续的做法。
水的声音具有强大地转换空间氛围的能力,它可以将平静的空间瞬间变得令人兴奋,也可以将吵闹的空间顷刻变得安宁。在一处令人不愉快的声音和令人愉悦的声音并存的空间,人们往往本能地去屏蔽掉消极的声音,努力去体验积极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水声可以减弱汽车噪音或者施工场地噪音干扰的原因。
喷泉水声定义并增强了庆祝的空间氛围,每逢高中生及大学生毕业之际,这里就被转变成一处聚会的场所(瑞典隆德市隆德大学主楼前喷泉)。
一项关于公园声音和环境感知的研究显示,总体来讲,交通噪声很容易被感知,但交通噪声没有屏蔽掉来自公园内部的声音,尤其是鸟叫声、人声和风声、水声、树叶摇曳的声音以及动物声等其他自然的声音,对提及的852个声音相关项中,有68.2%是愉悦型的声音,其中以鸟叫声和其它自然声最令人愉悦,84.2%的交通声是令人不愉悦的(48-Szeremeta, Zannin,2009)。
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引入水的声音如哗哗的跌水声、汩汩的涌泉声、潺潺的流水声均可创造平静的、优美的空间氛围,从而将环境中的其他不愉快的声音进行一定程度的屏蔽。英国谢菲尔德市的希夫(Sheaf)广场上的水幕是近些年来基于城市噪音控制的最优秀景观设计案例之一。该广场位于谢菲尔德市打造的以步行者优先使用的“黄金线路”的始端,也是火车站的入口空间。该步行线路连接火车站与市中心,旨在为市民打造一条明确又畅通无阻的徒步路线。由于希夫广场紧邻一条城市主干道,来自道路上的噪音污染是城市设计师首先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在美国易道(EADW)景观设计公司与谢菲尔德城市议会城市更新项目设计团队(RPDT)提出的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Si Applied身临其境公共艺术设计公司和英国艺术家Keiko Mukaide合作完成‘刀刃’雕塑设计,该雕塑如同一条长达81m的刀刃,由光滑的不锈钢和艺术玻璃制成,水从雕塑底下的大型设备间被抽取至雕塑的顶部,然后通过经精准校平的堰并顺着雕塑朝向广场的一面倾泻而下,在营造吸引人的闪光效果的同时,经过过滤和消毒的水还保持了雕塑表面的清洁并避免了涂鸦的发生(49-Sheffield City Council,2009)。该雕塑在起到隔音板功能的同时,利用哗哗的落水声营造了广场内部相对安静且令人放松、愉悦的空间氛围。
鸟的叫声是最受人类喜欢的自然的声音类型之一。人们喜欢清晨起床打开窗户聆听唧唧的鸟叫声、喜欢坐在公园内的树林里尽情享受鸟儿的歌唱、喜欢在工作期间休息时感受办公室外的鸟叫声带来的放松感。要聆听鸟叫声,则需要在城市中为鸟类提供栖身之地。城市里的鸟儿喜欢栖息在成年的大树上、密集的林子里、传统建筑的屋檐下,喜欢在电线、树枝、屋脊等易于抓住的纤细的物体上歇脚。城市里的老城区往往是鸟儿聚集的区域,因为这里有老树、有可以用来庇护风雨的屋檐。
城市户外空间被汽车及其噪音主导,不但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同时对鸟类的生存也产生威胁。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地的歌鸲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清晨合唱,而选择在夜间鸣叫以避开日间的喧闹。这一变化之前被归咎于城市夜间照明对歌鸲的生物钟的扰乱,而新的研究则显示,日间的噪声才是真正的元凶,随着城市噪声污染加剧,越来越多的鸟类把鸣唱时间推迟至夜间(50-Dobson,2011;51-崔媛媛,2009)。
大多数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水泥方盒子建筑没有为鸟类的栖息提供任何机会。另外,玻璃幕墙建筑受到现代建筑师的亲睐,在创造出明亮的室内环境和闪耀的城市街景,同时也因反光作用而在每年杀死成千上万的鸟类。美国一项连续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芝加哥市,一栋高楼的玻璃幕墙每年平均会造成20700只鸟撞击而死亡,另据估计,在美国,每年至少约有1亿只鸟因撞上高楼的玻璃窗户而死亡(52-Audubon Society,2009)。生物学家预言,随着越来越多的玻璃幕墙建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鸟类将面临死亡的威胁。此外,新城区成片树林和成年的大树普遍缺乏,缺乏鸟类的栖身之地。因此,树木种植以及对成年树木的保护是提供鸟叫声听觉服务的基本条件。只有保护并营造这些基本条件,才能满足人们对鸟叫声的听觉感知需求。
除此之外,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即被感知到的范围与空间的形式紧密相关。封闭空间内的声能量密度比露天条件下的大很多。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户外声音传播的研究,但我们不难发现,就同样大小的户外空间,同样的喷泉,在围合型的城市空间内最远被感知到的距离要比在半围合或者开敞的户外空间远。在四面有建筑的小广场上,喷泉的声音可覆盖整个场所,主导着空间的整体氛围,但如果将同样的喷泉放置于面积巨大的广场之上,喷泉声音的影响范围则仅限其周围数米半径内,喷水声的感染力大大减弱,这时候,对于整个广场来讲,人们对于水声的感知水平降低,而对于水景的视觉感知再次占据主导。例如位于英国花园城市-莱切沃斯市的中心广场上的喷泉,广场由机动车道环绕,约2ha的巨大面积使得广场的大部分区域感知不到喷泉的水声,水声对于环境氛围的贡献未得到利用和体现,喷泉所提供的视觉服务在此大于听觉服务。事实上,由于广场十分广阔,虽然喷泉可喷高数米,但置之于如此大的空间当中,其视觉服务范围也非常有限。
总之,倾听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自然的声音能有效降低户外空间机动车噪音、施工场地的声音等不愉快声音对人们的听觉干扰,并丰富人们的听觉感知体验。人们喜欢聆听树林里风敲打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喜欢听风在山坡上行进发出的声音,喜欢风吹铃铛发出的叮铃铃的声音、喜欢傍晚在有蟋蟀叫声陪伴的草丛或者有青蛙叫声陪伴的水塘边散步等等,这些令人心情愉悦的声音都应该通过明智的设计结合进城市空间之中。
二、生活的声音
无论是街道上传来的谈话声、笑声,运动场传来的呐喊声、鼓掌声,还是广场上或者地铁口传来的吹拉弹唱声,这些声音均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声音,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上文中曾提到一项关于公园声音和环境感知的研究显示,86.4%的人声被认为是令人愉悦的声音(48-Szeremeta,2009)。英国的一项关于户外空间音乐声感知的研究显示,与从汽车内或者建筑内传来的音乐声相比,大多数人偏好街头演奏的音乐,而对从驶过的汽车或者周边建筑室内传来的音乐声感到厌烦,虽然大多数时候街头音乐没有CD播放机里传来的音乐那么专业,但人们能看见表演者的活动(53-Yang, Kang,2005)。也就是说,当声音和视觉偏好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人们会获得深层次的声觉感知体验。
在上班和回家时通过的街道上或者地铁站里、和家人在市中心逛街、和朋友坐在街旁户外咖啡座闲聊的时刻,如果能有街头音乐声的陪伴,身心倍感放松。街头音乐声能调动听觉感知,丰富人在户外空间中的环境体验。街头音乐声还作为一种连续性较强的、积极的声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噪音、施工噪音及其它不受人们喜欢的声音的干扰,进而改善户外空间的听觉服务质量。
关于户外空间中听觉感知和视觉感知的关系,法国的一项对三处城市广场的研究显示,愉悦的声音和美好的视觉感知相互叠加会加强人们对该空间的积极的整体氛围感知。相反,任意一方面的消极感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另一个方面的积极感知,使得整体的空间氛围感知出现负面的结果(54-Viollon, Lavandier, Drake,2002)。例如,在人们喜爱参观的历史文化遗产场地,如果出现令人不愉悦的声音的干扰,例如机动车的噪声、空调机及其它设备的噪声等,都会影响人们对于整个文化遗产场所的整体氛围的积极感知,甚至向负面的感知转化。相反,如果在人们仰慕的历史遗迹参观场所,出现美妙的音乐声或者鸟的叫声等积极的声音,参观者对该场所的整体氛围的感知则会更加的积极和强烈。
一直都是有声音的,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声音可以与一处处空间叠加,使得这些空间充满生活气息,令人安宁。往往是最普通的声音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例如儿童的嬉闹声、大人们的嘘寒问暖声能瞬间令整个邻里空间充满生机、赋予街道一种家门口的亲切氛围、让一处优美的街头绿地更加地吸引人驻足、停留。生活的声音除了具有产生一种令人倍感亲切和生机的功能之外,它还如同城市的‘街道眼’一样,为户外空间带来安全感(55-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2006),也可称之为‘街道声’。例如单独行走于曲折的街道上或者街道拐弯处时,视觉连续性减弱,从拐弯处另一侧传来的邻居间的寒暄声、孩子们的嬉笑声或者从室内由打开的窗户溢出的家人的聊天声、播放的广播节目的声音都会抵消因视觉上的不通畅所产生的瞬间恐惧感,因此,这些日常的声音增加了街道空间安全感的连续性。‘街道声’作为一种积极的声音影响着街道、广场及街头绿地等户外公共空间的整体氛围。当然,如同‘街道眼’需要的城市空间尺度一样,生活的声音传播距离也是有限的,‘街道声’只能在小尺度空间内发挥作用。在连续的机动车噪音、施工场地噪音等消极的声音的干扰下,‘街道声’则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生活的声音不仅仅在人们聚集生活的街区提供令人感觉安全的服务,在许多视觉连续性低的空间尤其是曲折的线性空间内,积极的听觉感知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消极的视觉感知进行平衡,赋予场所整体上安全的氛围。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来自于台湾的台中市,在近些年风靡全球各大城市的绿道的建设热潮下,台中市也在积极地修建自行车绿道,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一条废弃的火车线路被改造为自行车绿道,其中包括一段长长的隧道。弯曲的隧道空间在视觉上通透性较弱,加之久经使用的漆黑的隧道墙壁,令隧道内的照明灯光异常的幽暗。但这一切消极的视觉感知产生的不安之感都被骑行过程中的不断传来的自行车车轮转动声、三五成群的骑行者们的聊天嬉笑声等积极的声音所带来的安全感所抵消,骑行其中,不但没有不安之感,反而会被一阵阵带有回音的说话声所愉悦,声音改善了人们对隧道骑行环境的综合感知。
如今,汽车对户外空间的主导让许多城市弥漫在噪音中,长期暴露于噪音之下,人们已经习惯于让耳朵沉睡,不再聆听。聆听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这种创造性催生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人们有聆听自然的、生活的声音的偏好,城市环境需要提供聆听的机会,否则,身处于长时间被噪音所主导的声觉环境条件之下,人们会变得对一切生活的声音充耳不闻。
居住于城市,你对城市的声音感知是怎样的?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日夜持续的汽车噪音,城市户外空间中积极的声音感知经历似乎很少且难以被想起。在嘈杂繁忙的城市户外空间中,安静变成人们普遍向往的听觉感知类型,这种需求会随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身处任何环境之中,安静是聆听其它美好声音的基本条件。
依据心理学的有关人类对声强的感觉测验,对于城市环境来说,交通等噪声强度低于60分贝被定义为安静的环境(42-Booi,van den Berg,2012),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声音强度下,我们才能听到树上的鸟鸣声、池塘里的蛙叫声、广场或地铁口的街头音乐演奏声、街道上的聊天声或者居住区里孩子的嬉笑声。
人们的美好声音感知记忆大多集中在乡下或者郊外的自然区域,很少与城市空间联系在一起。到目前为止,在许多国家,户外空间中的噪声控制问题还没有引起设计师及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如今,关于汽车噪声对市民听觉感知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一项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城市的调查显示,市民认为噪声污染是他们的居住环境中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类型之一,包括交通噪音,犬吠声以及割草机制造的噪声(43-Australian Environment Council,1988;44-Thorne, Shepherd,2013)。来自乡村地区的参观者对城市汽车噪音的忍受程度高于久居城市的人。
长期在高水平汽车噪声的干扰下,安静的城市空间似乎成为每个久居城市的人首先所偏好的场所。一项中国城市的研究显示,城市居民对环境噪声的感知被发现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对噪声的感知度低于女性(45-王笑梅等,2007)。法国的一项针对三个城市广场的声环境研究显示,当问及174位受访者“你会如何描述这个广场的氛围”,回答最多的描述词汇则是“安静”(46-Marry,Defrance,2013)。这项研究揭示了在普遍嘈杂的城市环境中生活,安静的听觉感知成为人们评价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主要指标之一,甚至高于视觉和其它知觉而存在。
城市里拥有安静氛围的户外空间,往往是那些完全实现了机非分离、并且有建筑物阻隔机动车噪音的步行及骑车通行的区域。那些采用速度缓冲带、窄点设计、车道窄化、抬高的交叉口、减速弯道等道路纵横断面等机非并行的道路设计措施,虽然提高了步行和骑车者通行的安全性,但人们在日常出行活动中依然被动地承受着汽车的噪声干扰。相比之下,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完全分离的办法,则很好地解决了汽车对户外声音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城市改造和新建的步行街区及城市绿道,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这些关于控制汽车的思考和建设行动,为市民在城市中感知一切美好的声音提供了条件。
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除了汽车噪音之外,施工建设场地是第二大噪音来源,对其周边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大部分施工场地通常持续多年时间之久。施工场地周边的围栏也只是出于安全防护,对施工场地噪音的物理隔离未引起关注。
安静的城市空间是人们本能的听觉偏好之一。在不受汽车噪音干扰的古代城市,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声音感知偏好往往是安静和热闹并存,二者只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人们喜欢去市中心区分享热闹的氛围,喜欢体验家门口节日期间的欢呼雀跃的气氛。进入汽车时代的现代城市,汽车噪音的普遍存在影响并强化了人们的‘安静’的感知偏好。许多城市被认为是已经没有地方能让人安静下来。逃离城市的喧闹,向往恬静的生活常常闪现于脑海。久居喧闹的都市的人,行走于不受机动车干扰的街道,即使其底层设置商业店铺,也会觉得街道异常的安静,因此对其产生爱慕之感,当然这里所指的街道是供市民日常生活的街道,挤满旅游者的商业步行街的声音效果通常被描述为喧闹和嘈杂。
安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吵闹和安静的界限则随着所处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与个人的年龄、生活背景相关联。人们对于不同功能区域的声音水平的感知也存在差异,例如人们对于居住区、公园的安静程度要求则较商业区、办公区和交通枢纽区要高的多。不过,在城市空间越来越普遍地受汽车噪音的干扰下,人们对于安静环境的偏好似乎覆盖于所有日常涉及到的生活区域,个体之间对于安静环境的听觉感知偏好的共性越来越明显。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城市推行“交通安静化”改造建设理念越来越普遍,成效十分显著。
一、自然的声音
在古代的大多数城市中,因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从市中心到郊外的距离均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因此,住在城市中的人可以很方便地接近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在那个时候,城市街道、广场很少种植树木花草,城墙将城市和自然截然区分为城内与城外。在当代,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城市、超级城市、城市连绵区不断涌现,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的食物,这些必需品的供应越来越困难,成本不断提高。接近大自然,在城市空间中聆听自然的声音逐渐变成一种奢望。
美国著名声音治疗师詹姆斯·丹吉洛表示,现代人长时间处在噪音环境中,会变得不安和焦虑,甚至暴躁,影响到人的健康。相反,一些‘好听’的声音则对健康大有裨益(47-詹姆斯·丹吉洛,2007)。对于压力过大的都市人来说,除了去郊外享受开阔的蓝天、柔软的草地、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之外,仔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比如竹林里沙沙的风声、湖面上哗哗的雨声、小河里潺潺的流水声、蛙鸣声、鸟啼声等等也可以带给人体最大的放松,人们普遍表现出对这些声音的热爱。
无论是古代的城市还是现代城市,水的声音永远是城市开放空间中的核心元素。设计师一直在城市中试图去模拟自然界水的声音,例如人工喷泉、跌水。喷泉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早期喷泉的运作,主要倚靠水流的重力,例如通过一段长距离的导水管,利用水流的惯性使它向上喷出一定的高度。在设计喷泉方面,古希腊的水利工程师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通过不同的机械零件与物理学原理,使喷泉自动运行。在古波斯,喷泉也出现在古典的花园中。16世纪时,精美的喷泉是意大利与印度贵族花园的特色。清朝乾隆年间,中国北京圆明园内也修建了一群仿西方的大型喷泉,称大水法。
在穿城而过的河流上设置人工堤坝制造跌水,也是许多古代城市水景的一贯做法,例如英国巴斯市的埃文河、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市的伏尔塔瓦河、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阿尔诺河上的人工堤坝,这些工程巧妙的通过微地形的处理减缓水流速度,并在城市中创造出了壮观的、令人兴奋的瀑布声,成为城市里少有的“声音地标”,这些声音定义着周围数百米内的城市空间氛围,也成为鸟儿盘旋栖息之地。
城市空间中最多的水的声音感知机会通常来自于散布在城市广场、街头公园以及一些公共建筑前广场上的喷水池、跌水等水景。这些小规模的人工水体为市民提供了利用听觉去感知城市的机会。与平静的、犹如镜面的水池相比,喷泉及跌水的设置大大调动了人们的听觉感知兴趣,丰富了空间体验。在古代城市中,喷泉往往与雕塑结合设置,可根据需要分时段开放,而且这些喷水池往往位于城市的主要广场之上,壮观的喷泉在其所处空间内塑造了浓烈的纪念和庆祝氛围。与古代城市中壮观的喷水池相比,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设置音乐喷泉的广场也成为吸引人们在夏季傍晚外出纳凉的最好场所之一。最近一些年来,全球许多城市因为水资源短缺以及能源危机的影响,城市人工水景呈现出小型化,旱化的趋势来应对这些环境问题,水的声音影响范围减小至数米范围内,需要在近距离内更加细腻地、间断性地去感知,不失为一种可持续的做法。
水的声音具有强大地转换空间氛围的能力,它可以将平静的空间瞬间变得令人兴奋,也可以将吵闹的空间顷刻变得安宁。在一处令人不愉快的声音和令人愉悦的声音并存的空间,人们往往本能地去屏蔽掉消极的声音,努力去体验积极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水声可以减弱汽车噪音或者施工场地噪音干扰的原因。
一项关于公园声音和环境感知的研究显示,总体来讲,交通噪声很容易被感知,但交通噪声没有屏蔽掉来自公园内部的声音,尤其是鸟叫声、人声和风声、水声、树叶摇曳的声音以及动物声等其他自然的声音,对提及的852个声音相关项中,有68.2%是愉悦型的声音,其中以鸟叫声和其它自然声最令人愉悦,84.2%的交通声是令人不愉悦的(48-Szeremeta, Zannin,2009)。
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引入水的声音如哗哗的跌水声、汩汩的涌泉声、潺潺的流水声均可创造平静的、优美的空间氛围,从而将环境中的其他不愉快的声音进行一定程度的屏蔽。英国谢菲尔德市的希夫(Sheaf)广场上的水幕是近些年来基于城市噪音控制的最优秀景观设计案例之一。该广场位于谢菲尔德市打造的以步行者优先使用的“黄金线路”的始端,也是火车站的入口空间。该步行线路连接火车站与市中心,旨在为市民打造一条明确又畅通无阻的徒步路线。由于希夫广场紧邻一条城市主干道,来自道路上的噪音污染是城市设计师首先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在美国易道(EADW)景观设计公司与谢菲尔德城市议会城市更新项目设计团队(RPDT)提出的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Si Applied身临其境公共艺术设计公司和英国艺术家Keiko Mukaide合作完成‘刀刃’雕塑设计,该雕塑如同一条长达81m的刀刃,由光滑的不锈钢和艺术玻璃制成,水从雕塑底下的大型设备间被抽取至雕塑的顶部,然后通过经精准校平的堰并顺着雕塑朝向广场的一面倾泻而下,在营造吸引人的闪光效果的同时,经过过滤和消毒的水还保持了雕塑表面的清洁并避免了涂鸦的发生(49-Sheffield City Council,2009)。该雕塑在起到隔音板功能的同时,利用哗哗的落水声营造了广场内部相对安静且令人放松、愉悦的空间氛围。
鸟的叫声是最受人类喜欢的自然的声音类型之一。人们喜欢清晨起床打开窗户聆听唧唧的鸟叫声、喜欢坐在公园内的树林里尽情享受鸟儿的歌唱、喜欢在工作期间休息时感受办公室外的鸟叫声带来的放松感。要聆听鸟叫声,则需要在城市中为鸟类提供栖身之地。城市里的鸟儿喜欢栖息在成年的大树上、密集的林子里、传统建筑的屋檐下,喜欢在电线、树枝、屋脊等易于抓住的纤细的物体上歇脚。城市里的老城区往往是鸟儿聚集的区域,因为这里有老树、有可以用来庇护风雨的屋檐。
城市户外空间被汽车及其噪音主导,不但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同时对鸟类的生存也产生威胁。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地的歌鸲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清晨合唱,而选择在夜间鸣叫以避开日间的喧闹。这一变化之前被归咎于城市夜间照明对歌鸲的生物钟的扰乱,而新的研究则显示,日间的噪声才是真正的元凶,随着城市噪声污染加剧,越来越多的鸟类把鸣唱时间推迟至夜间(50-Dobson,2011;51-崔媛媛,2009)。
大多数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水泥方盒子建筑没有为鸟类的栖息提供任何机会。另外,玻璃幕墙建筑受到现代建筑师的亲睐,在创造出明亮的室内环境和闪耀的城市街景,同时也因反光作用而在每年杀死成千上万的鸟类。美国一项连续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芝加哥市,一栋高楼的玻璃幕墙每年平均会造成20700只鸟撞击而死亡,另据估计,在美国,每年至少约有1亿只鸟因撞上高楼的玻璃窗户而死亡(52-Audubon Society,2009)。生物学家预言,随着越来越多的玻璃幕墙建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鸟类将面临死亡的威胁。此外,新城区成片树林和成年的大树普遍缺乏,缺乏鸟类的栖身之地。因此,树木种植以及对成年树木的保护是提供鸟叫声听觉服务的基本条件。只有保护并营造这些基本条件,才能满足人们对鸟叫声的听觉感知需求。
除此之外,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即被感知到的范围与空间的形式紧密相关。封闭空间内的声能量密度比露天条件下的大很多。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户外声音传播的研究,但我们不难发现,就同样大小的户外空间,同样的喷泉,在围合型的城市空间内最远被感知到的距离要比在半围合或者开敞的户外空间远。在四面有建筑的小广场上,喷泉的声音可覆盖整个场所,主导着空间的整体氛围,但如果将同样的喷泉放置于面积巨大的广场之上,喷泉声音的影响范围则仅限其周围数米半径内,喷水声的感染力大大减弱,这时候,对于整个广场来讲,人们对于水声的感知水平降低,而对于水景的视觉感知再次占据主导。例如位于英国花园城市-莱切沃斯市的中心广场上的喷泉,广场由机动车道环绕,约2ha的巨大面积使得广场的大部分区域感知不到喷泉的水声,水声对于环境氛围的贡献未得到利用和体现,喷泉所提供的视觉服务在此大于听觉服务。事实上,由于广场十分广阔,虽然喷泉可喷高数米,但置之于如此大的空间当中,其视觉服务范围也非常有限。
总之,倾听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自然的声音能有效降低户外空间机动车噪音、施工场地的声音等不愉快声音对人们的听觉干扰,并丰富人们的听觉感知体验。人们喜欢聆听树林里风敲打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喜欢听风在山坡上行进发出的声音,喜欢风吹铃铛发出的叮铃铃的声音、喜欢傍晚在有蟋蟀叫声陪伴的草丛或者有青蛙叫声陪伴的水塘边散步等等,这些令人心情愉悦的声音都应该通过明智的设计结合进城市空间之中。
二、生活的声音
无论是街道上传来的谈话声、笑声,运动场传来的呐喊声、鼓掌声,还是广场上或者地铁口传来的吹拉弹唱声,这些声音均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声音,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上文中曾提到一项关于公园声音和环境感知的研究显示,86.4%的人声被认为是令人愉悦的声音(48-Szeremeta,2009)。英国的一项关于户外空间音乐声感知的研究显示,与从汽车内或者建筑内传来的音乐声相比,大多数人偏好街头演奏的音乐,而对从驶过的汽车或者周边建筑室内传来的音乐声感到厌烦,虽然大多数时候街头音乐没有CD播放机里传来的音乐那么专业,但人们能看见表演者的活动(53-Yang, Kang,2005)。也就是说,当声音和视觉偏好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人们会获得深层次的声觉感知体验。
‘刀刃’水景,不锈钢水景雕塑将来自紧邻广场的大街上的机动车噪音有效屏蔽(左图),而且潺潺的落水声为来访者及市民创造了一处令人愉悦且印象深刻的入口空间,吸引人们驻足聆听(右图)(英国谢菲尔德火车站入口希夫广场)。‘Cutting Edge’waterscape was designed by Si Applied and Keiko Mukaide.
在上班和回家时通过的街道上或者地铁站里、和家人在市中心逛街、和朋友坐在街旁户外咖啡座闲聊的时刻,如果能有街头音乐声的陪伴,身心倍感放松。街头音乐声能调动听觉感知,丰富人在户外空间中的环境体验。街头音乐声还作为一种连续性较强的、积极的声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噪音、施工噪音及其它不受人们喜欢的声音的干扰,进而改善户外空间的听觉服务质量。
关于户外空间中听觉感知和视觉感知的关系,法国的一项对三处城市广场的研究显示,愉悦的声音和美好的视觉感知相互叠加会加强人们对该空间的积z极的整体氛围感知。相反,任意一方面的消极感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另一个方面的积极感知,使得整体的空间氛围感知出现负面的结果(54-Viollon, Lavandier, Drake,2002)。例如,在人们喜爱参观的历史文化遗产场地,如果出现令人不愉悦的声音的干扰,例如机动车的噪声、空调机及其它设备的噪声等,都会影响人们对于整个文化遗产场所的整体氛围的积极感知,甚至向负面的感知转化。相反,如果在人们仰慕的历史遗迹参观场所,出现美妙的音乐声或者鸟的叫声等积极的声音,参观者对该场所的整体氛围的感知则会更加的积极和强烈。
一直都是有声音的,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声音可以与一处处空间叠加,使得这些空间充满生活气息,令人安宁。往往是最普通的声音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例如儿童的嬉闹声、大人们的嘘寒问暖声能瞬间令整个邻里空间充满生机、赋予街道一种家门口的亲切氛围、让一处优美的街头绿地更加地吸引人驻足、停留。生活的声音除了具有产生一种令人倍感亲切和生机的功能之外,它还如同城市的‘街道眼’一样,为户外空间带来安全感(55-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2006),也可称之为‘街道声’。例如单独行走于曲折的街道上或者街道拐弯处时,视觉连续性减弱,从拐弯处另一侧传来的邻居间的寒暄声、孩子们的嬉笑声或者从室内由打开的窗户溢出的家人的聊天声、播放的广播节目的声音都会抵消因视觉上的不通畅所产生的瞬间恐惧感,因此,这些日常的声音增加了街道空间安全感的连续性。‘街道声’作为一种积极的声音影响着街道、广场及街头绿地等户外公共空间的整体氛围。当然,如同‘街道眼’需要的城市空间尺度一样,生活的声音传播距离也是有限的,‘街道声’只能在小尺度空间内发挥作用。在连续的机动车噪音、施工场地噪音等消极的声音的干扰下,‘街道声’则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基地尽端的人工瀑布赋予场地独特的个性,潺潺的落水声掩盖了数米之外第五十三大街上的机动车噪音,在高楼密集的商业金融区营造了一处安静祥和的户外休息场所,公园面积仅390m2,由罗宾·泽恩设计(美国纽约市佩雷公园)。
自然栖息地及元素定义了这里的空间氛围,大量鸟儿栖身于此,虽然位于繁忙的城市中心区,但清脆甜美的鸟叫声赋予这里独特的空间品质(瑞典隆德市Lundag·rd林地公园)。
生活的声音不仅仅在人们聚集生活的街区提供令人感觉安全的服务,在许多视觉连续性低的空间尤其是曲折的线性空间内,积极的听觉感知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消极的视觉感知进行平衡,赋予场所整体上安全的氛围。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来自于台湾的台中市,在近些年风靡全球各大城市的绿道的建设热潮下,台中市也在积极地修建自行车绿道,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一条废弃的火车线路被改造为自行车绿道,其中包括一段长长的隧道。弯曲的隧道空间在视觉上通透性较弱,加之久经使用的漆黑的隧道墙壁,令隧道内的照明灯光异常的幽暗。但这一切消极的视觉感知产生的不安之感都被骑行过程中的不断传来的自行车车轮转动声、三五成群的骑行者们的聊天嬉笑声等积极的声音所带来的安全感所抵消,骑行其中,不但没有不安之感,反而会被一阵阵带有回音的说话声所愉悦,声音改善了人们对隧道骑行环境的综合感知。
如今,汽车对户外空间的主导让许多城市弥漫在噪音中,长期暴露于噪音之下,人们已经习惯于让耳朵沉睡,不再聆听。聆听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这种创造性催生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人们有聆听自然的、生活的声音的偏好,城市环境需要提供聆听的机会,否则,身处于长时间被噪音所主导的声觉环境条件之下,人们会变得对一切生活的声音充耳不闻。
自行车绿道一旁的城市绿地,儿童的追赶嬉笑声丰富了过往骑行者的环境感知,强化了绿道空间的安全感及休闲氛围(瑞典隆德市)。
参考文献
1、崔媛媛,2009.都市鸟类“变奏曲”[J],大自然探索,(3):46-51.
2、[日]高桥鹰志+EBS组编著,陶新中译,2006.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