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公号发了一篇——《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文章提出“普通家庭,父母节衣缩食把孩子当‘富二代’来养,换来的却是孩子的自私自利,虚荣无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成为被金钱控制的奴隶,要么变成天真烂漫的‘圣母’”。
多年来,媒体报道了不少寒门家庭子弟不尊重父母、不着四六的事情。近日豆瓣有网友发帖吐槽自家10岁的小侄子引发热议。小侄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和叔叔聊天时吐槽自己的父母没什么钱,不配拥有他这么优秀的儿子。其他诸如孩子学成之后嫌弃乃至抛弃贫困父母的,也不时见诸报道。
确实,有的寒门家庭,在培养孩子方面竭尽全力,但是孩子成才后作出各种出格的事情。这些“功利冷血娃”,令人寒心,对其背后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有反思的必要。
但是,拿那些新闻中的以及身边的极端个案得出普遍结论,就不靠谱了。
家贫出孝子。面对家庭竭尽全力的支持,多数寒门家庭子弟都是在努力学习、工作的。那些从山川原野、城市边缘走出的寒门子弟,清楚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个人经济积累的同时反哺家庭,努力给父母晚年更好的生活。这样的事情,比新闻报道中的那些极端案例,要多得多,也更加符合我们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的观感。
寒门家庭教育方式需要反思,但文章直接说寒门养“贵子”是最可悲的教育,这就让人难以认同。
寒门出“贵子”、鲤鱼跃龙门,长期为官方和社会颂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寒门家庭致力于培养孩子、孩子又争气成才,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维持社会活力。
对于寒门家庭,培养“贵子”是实现整个家庭阶层上升的重要手段。重视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国底层民众自发的信仰,很多寒门家庭清楚,集中各种资源努力培养孩子,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是合算的。感谢这个时代,对于多数有才华、有干劲的寒门家庭子弟来说,只要他们足够努力,是可以实现家庭阶层上升的。
尽管有些极端新闻出现,但是,我们的社会还是要对寒门家庭及其子弟抱持一种温情。他们阶层上升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值得我们尊敬,也配得上政府和社会的各种扶持。
寒门要努力养“贵子”,今日如此,未来也当如此。
其实真正可悲、甚至可怕的,是寒门家庭放弃养“贵子”,直接放羊,你爱咋地咋地。这条道路所通向的是——代际贫困乃至阶层固化,是在国外一些贫民窟中所经常看到的。代际贫困的发生,是父母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和上进心的鼓励。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政府和社会再想要去改变,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
这种想法在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要警惕。尽管,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但也不要去敲碎任何一个底层家庭奋斗上升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