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振兴东北经济?”这让经济学家们近日吵得厉害。
日前,经济学家林毅夫开出一剂猛药:吉林省转型轻纺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重工业继续发展。不过,该理论甫一问世,立即引来反对之声。银河证券前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这不能挽救高铁时代、供给侧改革时代的东北经济,如果吉林发展轻纺、家电、电子类产品,必将永远失去发展机会。
林毅夫领衔的《吉林报告》多达30多万字,对吉林地区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参考价值毋庸置疑。至于承接津浙粤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建议,从产业梯度转移来说也并非不可能。毕竟,电子信息产业就曾在贵州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站在产业战略大局,建议吉林省转型轻纺等轻工业却值得商榷。
从轻工业走向重工业是产业演进规律
所谓轻工业,主要指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工业部门。从全球产业格局、我国工业总产值结构变化看,轻工业被视为一个“衰退部门”。轻工业初期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原材料可从农业中获得,往往是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不过,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结构往往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
为何如此?
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等发现,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将集中到重工业生产领域,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从食品、纺织业等轻工产品转向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工业。
比如,即便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时期,其制造业内部重工业化过程仍在继续。21世纪以来, 发达国家的重工业增长远远快于轻工业。有学者统计了2000-2007年发达国家制造业主要行业生产指数,纺织、服装是生产指数最低的两个行业,服装甚至不到运输设备的一半。
更有日本学者统计了20世纪后半期日本销售居前10名的制造业企业:1950年日本处于轻工业为主时期,纺织企业占据4席;到了1972年日本转入重工业化时期,已经没有纺织企业进入前十名,而钢铁石油占据半壁江山;到了1990年日本进入技术密集化时期,汽车、电器占了9家,另一家是高铁,也没有纺织企业的身影。日本大企业的行业结构反映了制造业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化再到深加工化和技术集约化的过程。
再看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道路,由于当时未采用市场经济框架,产业结构很难真实反映制造业演进规律,彼时轻重工业之比基本上在40%-50%比例波动。改革开放后,我国轻工业大发展之时,重工业所在比重也迅速提升,到2007年轻重工业之比为29.5%:70.5%,直至2013年国家统计局停止了轻重工业的统计方法。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已进入重工业化过程中的深加工化阶段。
从产业演进规律看,轻工业有着自身的增长规律,当工业化走入一定阶段后,势必要向重工业迈进。正因如此,政府的产业政策往往是向重工业化、深加工化、技术集约化发展进行引导,当今各国鲜有以发展轻工业为产业政策导向的。
劳动力优势难敌技术要素当道
事实上,发展轻工业的建议是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禀赋理论——认为吉林拥有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而提出的。林教授团队成员付才辉表示,目前吉林省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劳动力成本相对江浙要低得多,纺织服务业要低30%-50%。这是之所以要支持吉林省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根本原因。
不过,劳动力成本优势能维持多久值得怀疑,劳动力要素禀赋也已经有些“不合时宜”,更与“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不符。从长远看,这种基于数量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没有竞争力的。吉林很难再走广东、浙江走过的路。因为市场在价格、消费结构某种意义上出现了全球趋同化现象,即劳动力等传统禀赋结构的优势,已难以抵挡技术要素优势了。
换句话说,广东、浙江的市场已进入技术驱动了,而东北则难以用劳动力密集型来驱动区域经济增长。再说,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可持续。
至此,笔者以为吉林省不应逆规律而动。相较于“补短”发展轻工业而言,发挥好重工业基地优势,利用技术、制度创新来不断实现重工业的深加工化、技术集约化过程,围绕主导产业升级例如汽车等交通设备才是明智之举。毕竟,主导产业的升级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不能舍本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