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于贵红:北京庄达养老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北京勺海润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人民大学统计学硕士、城市化委员会健康城市专委会常务副主任。于女士在大规模抽样、多元统计分析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操经验,常年主持地产高端客群消费心理研究项目,对高端客群心理细分研究具有深刻理解。主讲《养老住区市场细分与产品定位》、《项目开发中的客户导向》等课程。
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很多社会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暴露,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愈发受到重视。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8 亿,占比超过10%。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17%。城镇化的发展与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城市化》杂志就城镇化发展与养老方面的问题专访了北京庄达养老投资顾问公司、北京勺海润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贵红女士。
《城市化》杂志:目前,我们国家的养老有哪些类型?
于贵红:老百姓的养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
1、机构养老:从目前三种养老类型的发展情况来看,对于机构养老,国家以前有一部分养老机构,根据国家养老的发展需要,养老机构也在不断增加中。机构养老分为几种类别,一种是价位上比较贴近老百姓的养老机构,这种机构政府也比较鼓励。另一种是比较高端的养老机构,主要服务于收入状况比较好的人群。从整体上看,机构养老的需求比例会持续不断增长。
我国养老按比例可分为90-7-3政策,即90%为居家养老,7%为社区养老,3%为机构养老。机构养老的比例在未来会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原因在于,未来80后人群的父母逐渐进入老年阶段,80后的人群适逢独生子女的政策,独生子女的家庭促使未来多数老人要进入到机构养老。机构养老要承担一部分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还有一部分生活半自理的老人以及需要全护理的老人。
50后的老人,未来进入机构养老的应该会多一点,原因之一是这批老人比40后、30后的老人,从观念上更能接受机构养老,不会因为进入到机构养老就认为孩子不孝顺,而30年代、40年代出生的老人会有进入机构养老就意味着儿女不孝顺这样的观念。原因之二是50后老人孩子比较少,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工作也比较忙,照顾老人的时间与能力有限。基于上述两点,未来机构养老的选择比例应该会逐渐增加。
2、社区养老:社区养老一般为日间照料中心之类,介于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之间的机构。社区养老是由孩子将老人白天送入日间照料中心,晚上再接回家居住的养老方式。目前这种机构人们还不太适应。还有一种为短托的社区养老机构,比如孩子出差时老人无法照料,就把老人委托给日间照料中心。包括老年驿站之类的机构都有一些日间照料的内容,这些内容也是对社区养老的一个补充。目前,社区养老的方式也是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
3、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主要解决的是健康的、生活能够自理老人的养老问题。目前,我国的养老仍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居家养老解决90%的养老。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居家养老为首要选择。
《城市化》杂志:在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老龄化面临哪些问题?有没有新的理念和方法去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于贵红:我国的老龄化面临的三个问题: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老龄化所面临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还有很大社会潜力有待挖掘。
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参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实践。比如,我们现在创办了一个机构,名为庄达创龄之家,通过这一机构,我们也在做解决养老问题方面的尝试。我们的机构是用创龄的理念,挖掘退休活力老人的社会价值。
创龄的概念是,以不受限的精神年龄让退休的老人创造其第二青春,继续为社会创造价值。一些退休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完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思想经验和社会经验,这些老人的社会价值仍然巨大,在老龄化到来之际,深入挖掘退休的健康老人的社会价值,不但对老人个人有意义,对整个社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于老人而言,很多老人退休后从精神上有失落感,比较寂寞,缺乏价值实现感。创龄的做法是通过组织老年人的活动,发挥老人在社区的价值,通过兼职、活动等形式,使老人再次投入到社会工作中。
创龄通过帮助老人做退休计划,根据老人比较适合的工作活动对老人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顾问型老人,此类老人以前一般从事专业性的工作,比如知识类、专业类、管理类等工作;第二种是轻体力劳动型老人,包括一些知识分子等,可以从事一些不太累的体力工作,比如为社区养花等简单的兼职类工作;第三种是需要发挥个人特长的工作,比如体育、音乐、绘画、书法等特长,让具有此类特长的老人组织活动。
从回报形式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获得少量报酬。另一种是通过志愿者的方式参与,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其他的服务,比如:积分兑换理发服务;再比如,现在我可以陪伴其他老人、为其他老人念报纸,取得的积分,可以等自己老了之后享受其他人陪伴自己的服务。这种积分的方式有互助的性质。
创龄的实践活动目前被分到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分到社区中,跟老年人活动驿站合作。我们现在跟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了一个养生保健体能健康课题组,正在进行一个中医进社区的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中医拍打、太极经络拍打等,通过老人带动老人去学习相应课程,这种方式也能够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我们就是以创龄的理念在从事类似相关的工作。
目前,国家在养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在积极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但养老事业的完善以及效果的实现,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城市化》杂志:目前,我国旅居养老服务业有哪些创新性的尝试?养老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如何进行融合?
于贵红:现在,我们也在从事相关旅居养老活动的开发和研究,旅居养老是区别于社区养老的另一种养老方式。旅居养老首先要保证大家安全,我们选择一些有相关医护工作经验的老人为其他老人提供医疗帮助,同时对其旅居费用进行部分减免,既发挥了这一部分老人的价值,又使其获得了实惠。比如一些老年人的活动,老年人自己都可以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参与和从事到相关活动中,充分调动老年人的余热。
创龄的理念除了导入到社区老年健康驿站以外,也导入到了旅居养老基地里面。我们帮助旅居养老基地梳理服务体系,一是帮助梳理老人到养老基地后的生活管理,利用创龄的理念帮助梳理老人的娱乐休闲活动,比如开展创龄老人课堂等活动。二是帮助旅居养老基地进行文化特色的挖掘。文化特色要结合当地的文化,比如一些地方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地方存在小戏种,一些地方有手工业制作的特色等等,都可以作为特色文化让老人进行体验活动。三是帮助旅居养老基地进行健康管理的挖掘。比如中医调理,帮助老人调理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挖掘,老人在旅居养老基地不仅仅只包括旅游休闲观光,还可以体验养生等活动,这种方式区别于旅游,使老人更愿意在旅居养老基地长久地居住。
旅居基地的概念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色小镇的概念有融合之处,旅居基地可以作为特色小镇的一部分。
特色小镇目前要摒弃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就要在其中添加更多服务内容。目前,庄达创龄集团与城市化委员会在养老和文旅小镇方面会有更多相关合作,比如合作旅居养老小镇、康养小镇等等,当然特色小镇在我看来,更重要的应该是产业,但是服务也是相当重要的。在特色小镇规划初期,首先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发展状况做好产业规划,然后以特色产业为支撑,融入文化和服务,打造适宜生活的特色小镇,至于特色小镇的形式选择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打造康养小镇、旅游小镇、文化小镇等等。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以产业为核心,至于产业的打造,我认为,不必局限于二三产业,比如目前备受关注的生态农业等以第一产业为特色的产业打造,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特色小镇的产业最好的状态是一二三产业分层次分布,产业更加丰富,小镇才更有活力。
《城市化》杂志:我国养老社区开发如何定位?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于贵红:关于养老社区开发的定位,我认为:首先,养老社区开发的定位应该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土地区块、周边情况、所在城市老人的比例、老人收入状况等等进行定位。一般老年住区的定位比较综合,我个人比较提倡全龄社区的开发,全龄社区的含义是,社区中不仅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和孩子,这种社区会更有活力,全龄社区中会配置更完善的养老设施,根据社区大小配置养老机构,可以是大型也可以是中小型的机构,也可以根据情况配置一些老年公寓,其他为正常的家庭。全龄社区的理念是促使老人与儿女居住在同一个社区,配置更加人性化。其次,养老社区的定位要根据开发商所擅长的开发能力来进行。最后,养老社区无论如何定位,都要基于当地的客群,是基于普通客群还是高端客群,要根据实际进行开发和定位。
目前,无论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养老的方式,企业生存都比较累,很多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盈利的比较少。原因在于,企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这跟国家的一些支持政策有关。
国外对于需要机构养老的人群有一些保险方面的支持,养老人群能够有能力支付养老机构的费用,而我国的大多数老人养老要靠自己掏钱,会有支付力难以支撑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养老补贴政策,但是仍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我们从事的相关工作还属于公益性质的,有一些资金方面的压力,所以未来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社区以及城市化委员会等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
当然,从发展总趋势来说,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并正在成为全球最有希望和前途的朝阳行业。而且,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肯定是一种多元化的养老方式,也必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形式,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契机与方向。
未来,庄达养老投资顾问公司也在谋划与其他机构合作,基于养老产业的朝阳未来,参与到养老特色小镇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