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丙:湛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一、前言
湛江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位居国家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全市人口800多万,市域面积1.326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165万。海岸线总长2100多公里,是“一带一路”海上战略支点城市、环北部湾中心城市之一、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
湛江海湾大桥
近年来,在有序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尤其是城市经济运行、交通运行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湛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城市建设思路,理清城市发展方向,按照车行畅顺、慢行宜人、水行生态、风行流通、物行循环“五行”要求,提出并加快建设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的“三个城市”,坚定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城市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湛江市聚力推进中心城区金沙湾“三个城市”示范样板区建设,通过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改善周边水体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等措施,丰富片区商业文化与旅游休闲功能,为深入推进“三个城市”建设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今年3月,联合国环境署专家考察湛江申报“联合国SUC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对湛江“三个城市”的建设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二、背景:建设“三个城市”是湛江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成功实践
(一)建设“三个城市”,符合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符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重点目标之一。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3月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绿色化”和“国际化”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和刚性要求。基于国家政策背景,结合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湛江市果断提出建设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三个城市”的工作要求,并将“三个城市”作为湛江打造绿色城市的主要综合实践,持续发力,扎实推进。
(二)建设“三个城市”,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2015年7月,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化评价体系《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评价标准导则》,旨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建设。低碳环保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湛江“三个城市”建设符合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三)建设“三个城市”,符合城市绿色出行趋势的现实需要
随着城镇化尤其是城市现代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市民步行、骑行的出行环境日益恶化,慢行出行分担率大幅降低。进入21世纪,鉴于绿色环保和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青睐的交通工具,比如欧洲国家、美国等。在我国,住建部2014年1月颁布《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确立了低碳环保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道路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应有的地位。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在绿道网建设中,划分了步行廊道和自行车道,建立BRT快速公交系统,使地铁、城轨、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的无缝换乘更加便利,越来越多人倾向于BMW(公交+地铁+步行)的出行方式,湛江“三个城市”是推动城市绿色出行的创新实践。
三、主要做法: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一)以建立和完善城市绿色出行系统为取向,加快建设脚印城市
湛江市于2014年率先提出建设“脚印城市”的理念,2015年在市区全面启动建设。与此相适应,我们在住建部的指导下,出台制订了全国第一部技术导则,制定并实施湛江“脚印城市”建设八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规划建设紧凑型街区、生活化街道、科学分配路权、构建慢行系统、打造公交都市等关键性工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过去一年,湛江市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其中,建设城市道路27.5公里;绿道220公里;划分公交专用道20.4公里;添置新能源公交车541台;投放新能源出租车480辆;租赁自行车1万辆;有效地提高以公共交通、自行车及步行为主的绿色出行分担率。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城市工作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等,这些意见要求与湛江建设“脚印城市”的理念、做法和技术要求不谋而合。
湛江“脚印城市”建设的基本做法主要有:
1、紧凑型街区
在中心城区,特别是人流活动密集区域采用小尺度街区的开发模式确定合理的用地规模,鼓励通过较高的建筑贴线率保证临街商业界面的连续性,提升街道活力。坚持以城市“旧区”和“新区”为基本分区,结合开发程度、主导功能、交通组织、景观风貌、历史文化保护等差异,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和强制性要求,从而实现紧凑型街区。为了改变宽马路+单一功能的大尺度街区,给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带来障碍,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1)缩减街区尺度,增加路网密度。一是加密城区支路网密度,营造城市微循环系统。通过修编《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规定城市规划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容积率2.0以上区域)地块或道路边长300米以上的,应在该地块或道路中段设置对外开放的支路或街坊路,营造城市道路“微循环系统”。对用地单位投资建设支路并无偿对外开放,采取把道路用地纳入容积率计算,按相邻项目容积率的0.5倍给予容积率奖励的办法,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建设新区示范区。对海东新区起步区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街区尺度控制在150-250米之间。同时,规划连续贯通立体的步行系统,通过建设脚印城市技术导则,引导建设单位设置地面步行廊道和二层步行连廊,最后通过天桥、地下通道、建筑二层空中连廊,将商业、办公、交通枢纽、重要建筑和重要景观地带串联起来,在形成连续立体、舒适宜人的步行系统。
(2)用地功能混合开发。利用湛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的契机,从城市用地布局、空间结构考虑职住平衡,结合行政分区和组团设置一定规模工业用地,并 按规范要求重新调整配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过于集中、单一功能所造成的潮汐性交通。同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中考虑不同用地功能之间的兼容性,选择功能互补性强,能支持多层次活动的土地混合开发,如:居住、办公、商业、公共服务、娱乐的综合开发。通过平面功能混合开发以及不同时间段功能用地的使用特性,减少通勤交通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
湿地公园
2、生活化街道
针对街道人气少,建筑退线很大,空间被停车占用,缺少必要的遮荫、座椅等家具设施等问题,我们采取三个办法“还路于民”。
(1)缩减建筑退线,塑造积极的街道界面。根据道路两侧的建筑使用功能和业态,缩减建筑退让道路的距离,将街道融入通行、休憩、娱乐、交往等功能,形成步行空间、休闲空间、小型交往活动空间,形成有活力的街道界面。
(2)塑造有活力的公共空间。根据公园绿地、广场和公共体育活动场地等的占地面积,设置不同尺度、不同规模的公共空间,提高公共空间的可达性,提供各种人群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施。一是项目建设预留公共空间。要求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空间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使用,不得设置围墙和作为机动车停车场。将居住区附属绿地面积2%的绿地规划为对外开放的公共绿地,作为公众休憩使用。二是结合公园设置体育设施。在公园可利用的公共空间布置体育设施,满足休闲和运动的需求。三是结合公园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吸引人流,增加公园的活力。四是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公共空间细节设计以人为本,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和使用功能。
(3)增加遮荫设施、街道家具、照明、标识系统。在街道和公共空间增设遮荫、休憩、亮化等设施,吸引人驻足和停留。针对南方树木茂盛树冠低矮,对人行道照明灯头的高度进行调整,把路灯灯头由6米调整到4.5米左右,提高透亮率。
3、路权分配
对城市道路(除快速路)分配路权时,遵循行人·骑车人·公交乘客·汽车驾驶人的优先级原则。对市区已建道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空间不足的,鼓励实施机动车道瘦身计划,减少机动车道数量,增加非机动车道空间。针对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以车为主,步行、骑行的空间被挤占的现象,我们主要采取五个方面措施。
(1)从技术标准上规范路权分配。规定城市各级道路优先保证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对有条件的城市主次干道设置公交车专用道;干道以上等级道路实行机非、人非绿色隔离,并合理设施公交专用车道;老城区道路空间不足时,优先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机非物理隔离;非机动车道、绿道和人行道尽量做到对称分布,若受道路宽度限制,也可以选择非对称分布。同时,明确规定“机动车系统(包括分隔带)与慢行系统(包括人行道、绿道和非机动车道)道路断面宜按以下比例分配: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慢行系统不小于道路断面的1/3;生活性主干路、次干路慢行系统不小于道路断面的1/2;支路慢行系统不小于道路断面的2/3(机动车道不小于6米)”,充分保障慢行系统空间的路权。
(2)从政策引导上保证路权分配。采取“政府+市场”的办法,通过制定奖励性政策,调动项目建设单位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如:规定临近城市道路的建筑应在沿街面设置骑楼,骑楼架空廊道面积不纳入建筑面积和建筑密度计算,并按架空廊道水平面积的1.5倍奖励建筑面积,奖励的建筑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经批准建设的相邻公共建筑二层以上相连或跨越(下穿)街区,用于公共交通联系功能的空中走廊和隧道。按过道水平面积的1.5倍奖励建筑面积,奖励的建筑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项目用地开发建设时,在项目地块内建设的对外开放的公共道路,按相邻项目容积率的0.5倍给予容积率奖励。
(3)从建设内容上落实路权分配。一是建设骑楼和风雨连廊。规定首层架空设置骑楼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供行人通行。二是建设地下过街通道。在城市商业中心区主要商业建筑和交通节点之间建立多层立体步行系统,形成全天候步行区域。三是建设人行天桥。在繁华商业街区建设人行天桥,减少人流穿越对道路交通的干扰。四是增加道路绿色交通路权的比例。根据交通需求,重新划分街道路权,增加步行、自行车的路权比例,优化出行环境。五是通过机动车道瘦身,增加绿色交通路权比例。六是设置安全过街通道。将行人和自行车、电动车过街分道设置,保障通行安全。七是设置下沉式道路,保障地面慢行空间,增强快速通行能力。八是设置慢行空间保护设施。在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与汽车道交汇的处设置小石柱,抬高路缘石高的高度,防止汽车入侵慢行空间。
(4)从管理措施上保障路权分配。一是设置公交专用道,确保公交优先。二是设置骑行专用道,保证电动车、自行车路权。三是设置骑行候灯区,确保慢行优先。为避免支路机动车与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之间的相互干扰,在机动车停止线前布置自行车候灯区。把停车线退后10米左右,留出足够的空间给自行车和电动车。同时在信号灯的控制上也采取自行车优先机动车变绿的措施,让自行车优先通过路口,缓解两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影响。
(5)解决影响路权的矛盾和冲突点。一是清除电线杆、电箱等“拦路虎”,保障行人通行畅顺。二是规划和建设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停放站点,清理和整顿车辆乱停放行为,确保停车规范化。三是规范建设和管理退让道路空间。整治项目退界空间,打通围墙,强化小区通达性。
4、连续绿道
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进行优化,明确不同等级道路的不同功能,打造层级清晰的慢行网络体系。提出适合一般慢行网络(步行、自行车)的设计方案,通过增加路网密度,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市区绿道网,形成慢行交通网络,营造了宜人的慢行系统。针对城市慢行系统密度不够,通达性不够,不安全、不舒适。我们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
(1)建设市区绿道网,形成慢行交通网络。通过优化现状绿道系统,完善自行车配套基础设施,健全线路指示标识,建设沿岸、沿湖观景自行车道,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骑行环境,引导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缓解交通压力。目前,湛江市区共规划绿道线路13条,全长约400公里,设置103个驿站,现已建成绿道142.3公里,基本将市区主要公园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节点串联起来,形成了良好的慢行交通网络。
(2)设置友好过街设施,保证慢行优先。在过街设施的标识上,明确保障行人的空间权力,建设有特色的、行人友好的标识系统,保障行人安全便捷通行。
(3)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倡导绿色出行。整治岸线功能,结合广州湾大道建设一条长度约10.7公里,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专门用于骑行的“自行车高速公路”,提高赤坎和霞山两个城区间的骑行速度,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同时,建设从高铁站到市区自行车高速公路。未来计划规划建设连接各县市区的区域自行车高速公路,形成一个连续、循环、高效的自行车高速公路系统。
5、公交都市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中明确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以大中运量公共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和水上客运为补充的发展模式。建设公交信息指挥系统、公交出行服务系统、电子站牌等智能公交系统建设,中心城区实现了APP智慧公交。推广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打造“绿色公交”,中心城区公交全部采用新能源公交车。针对公共交通与用地缺乏协调、公交用地缺乏保障、路权缺乏保障,不同绿色交通方式的接驳不顺等问题,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公交公益、公交公办”的发展方向,收回公交营运权,市区公交统一由公交集团来经营。并提出规划、建设、路权、保障“四个优先”。
(1)规划优先(枢纽、场站规划)。编制《湛江市公共交通体系专项规划》,以规划引导建设。优先保障公交场站用地,加快公交首末站、枢纽站、综合车场和港湾式停靠站等城市公交站场建设,提高公交进场率。
(2)建设优先(基础设施)。科学设置公交站场,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海田公交枢纽站场,海东新区客运枢纽站大型公交综合站场及一批公交首末站。
(3)路权优先(专用道)。重新划分城市道路路权,市区城市道路划分20.4公里公交专用道,保证公交车在高峰期时段顺利通行。
(4)保障优先(车辆、设备)。一是加大车辆更新力度,提升绿色公交硬件设备。购置170辆LNG公交车和371辆新能源公交车以及376辆纯电动公交车,成为全国地级市营运公交纯电动车最多的城市,全国第一个公交车WIFI全覆盖的城市,与全国35个城市实现IC卡互联互通。推行公交GPS调度系统,探索公交智能电子站牌的创新应用,建设手机APP系统,提高公交车发车频率和准点率,增加车辆班次、缩短班时班隔,让市民直观掌握车辆位置、道路及车厢拥堵情况。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近千万元资金新建56座款色新颖的港湾式候车亭,港湾停靠站的建设留出足够的骑行空间,保障骑行人的安全和骑行通畅度,确保道路通行效率不受公交车进出站的影响。三是发展公共租赁自行车。公共自行车驿站与公交站无缝接驳,打通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主城区现有自行车站点472个,公共自行车设备10000套,基本实现市区范围全覆盖,全市平均每天租用达3.5万人次。
(二)以主城区治水为突破,加快建设海绵城市
湛江位于广东西南部,地处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气候调节,常年有热带风暴、台风影响,雨量比较充沛,年均雨量1417-1802毫米,地面雨水主要通过河涌或者排水管渠流入大海,老城区常受“水浸街”困扰。
根据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结合湛江城市实际,编制出台《湛江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试点区域实施方案》,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明确人行铺装、雨水沟渠设计、停车场生态、屋顶绿化等22个技术标准,集中整治市区河涌和水浸街黑点,实施公园绿化低影响开发建设、海绵小区试点、城市道路雨水系统构建试点、城市河渠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点、海绵城市示范区和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及管理规定六大行动计划。除试点区域确定建设130多个项目外,还同步编制试点区域外239项建设项目库,实行滚动编制制度,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达到整体协调,稳步推进,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我们坚持在城市建设中牢固树立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自觉落实“先底后图”“先自然后人工、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水泥地面,减少不透水硬化铺装,减少占用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湿地;依托新区开发建设,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开展并扩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着力改善提升城区水环境,出台实施《湛江市主城区水系综合整治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年)》,全面整治主城区22条河涌,大力施截污管道、污水处理、生态修复和生态补水四大类共48项治理项目,至2017年实现污水变清水,至2020年实现清水变生态水,至2025年实现生态水变直饮水。
金沙湾
(三)以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循环城市
湛江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在广东省继广州市之后成为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湛江开发区、奋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是国家、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湛江市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主要以垃圾分类回收为突破口,实行分类、分袋、分装、分放、分运、分责“五分”,建设了冯村垃圾焚烧厂,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并从以下八个方面发力:
一是以布局优化为着力点,进一步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推动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同时推动现有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和升级,推动园区关联产业之间的高效耦合;二是以钢铁石化产业集群为着力点,拓展延伸发展装备、能源电力、化工和新型建材、物流服务等产业链条,构建完善的重化工业海港经济产业链条;三是以产业转移园为着力点,推动转移产业与湛江市现有产业的高效对接及与周边城市的错位发展;四是以强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循环化农业基础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推动工农复合发展;五是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健全社会层面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六是以推广普及绿色消费模式和循环文化为着力点,推动形成循环型社会;七是以完善城镇生态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美丽湛江、智慧湛江;八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目前,湛江在赤坎金沙湾片区开展“三个城市”建设样板区建设,推进“脚印”路网、“海绵”试点和“循环”社区建设,试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集中处理,打造城市转型发展样板片区。通过打通社区围墙、科学分配路权、加建风雨连廊、厨余垃圾分类处理、推行限塑令、综合整治环境、整治车辆乱停放等一些列措施,实现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打造了宜人的慢行出行环境。作为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问题,在金沙湾已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一成功做法将在湛江广泛推广与应用。
四、主要成效:湛江建设“三个城市”已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一)重塑城市活力:从“车轮城市”向“脚印城市”转型
湛江是“一湾两岸、拥湾发展”的海湾城市,中心城区呈组团式发展,海湾西岸建成霞山、赤坎一南一北两个老城区,由三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相连接,市区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潮汐式”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建设“以人为本、公交优先、行人优先”的脚印城市,推动城市交通从“资源管理”向“需求管理”转变。通过建设生活化街道、紧凑型街区,强化社区开放通达,打造适合公交出行、安全骑行、休闲步行的低碳出行城市。初步形成了紧凑型的街区,构建了多元的生活化街道和宜人的慢行系统。脚印城市建设在湛江全面推进、深得民心,近途步行、短途骑行、中途公交、远途拼车出行成为市民喜爱的绿色出行新时尚,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一定的缓解,城市活力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重构生态框架:从“水泥森林”向“海绵城市”转型
通过严控开采和涵养回补,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控制;实施“水清岸绿”工程,对14条“臭水河渠”进行了流域截污、生态治理,主要河流水质显著提升;全面排查并完成易涝点的整治,“水浸街”问题明显改善;粤西首个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为海绵城市的建设、运营、监测和评估等系列工作提供了平台基础,应急能力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有力地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后续工作。同时,相继建成的海绵道路、海绵公园、海绵小区为城市增加大量的人工海绵体,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目前,万达广场、保利愿景花园、京基城2期、君豪酒店等四个建筑获得了广东省或国家绿色建筑的标志,初步达到了海绵化建筑与小区的要求;在建的华田路、源珠路等城市道路认真落实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城市从水泥森林、硬底化向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健全,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转型。
(三)重建物行循环:从“垃圾围城”向“循环城市”转型
积极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围绕资源高度循环利用总要求,着力构建循环产业和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两大体系,重点实施58个循环示范项目。突出利用湛江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两个国家级临港重化产业项目隔墙布局、同步建设的机遇,推进高炉矿渣高值化资源化和钢厂含铁尘泥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钢铁石化循环经济;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和技术研发及孵化器平台,强化循环经济服务支撑;推进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分类处理体系,在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注重用社会和市场力量推进废品回收,实现垃圾“化整为零”,就地回收处理,强化了城市污水处理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正在从资源消耗从向资源循环利用转型。
五、经验与启示: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响应联动是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基本之策
1、坚持规划引导,抓好配套政策这个前提。
建设“三个城市”只靠领导重视还不行,必须落实到规则上。有了规则和标准,部门在审批项目的时候就有了依据。建设脚印城市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创新,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技术的支撑。为了有效指导规划和实践,便于执行和落实,需要将新做法与相关规范结合。湛江修编《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编制《湛江市建设脚印城市规划技术导则》以及“三个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及时为指导“三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力的规范和引导。实践与立规相结合,不但将理念和思路转化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而且确保新措施、新做法得到贯彻和落实。
2、坚持近远结合,抓好统筹协调这个基础。
目前,湛江中心城区人口约110万,机动车保有量20.6万台,尚未达到建设地铁的条件。近期,脚印城市建设以缩减街区尺度,打造生活化街道、科学权分配路、建设慢行系统为主,引导广大市民近途步行、短途骑行、中途公交出行、远途拼车出行,提高以公共交通、自行车及步行为主的绿色出行的分担率,远期建设高效公交都市,实现轨道、航空、航运、高速公路多式联运、无缝接驳;与此同时,湛江还结合实际分别提出海绵城市和循环城市建设近期和远期建设目标和要求,针对性解决现阶段存在问题和难题。只有立足现状、规划长远,把远期规划和近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基础入手、从细节着手,才能实现绿色低碳“蓝色生态之城”的规划设想。
3、坚持创新理念,抓好传承突破这个关键。
“脚印城市”建设提出一些创新的观点和做法,如:规定生活街区的尺度、路权分配的比例要求、机动车道宽度的瘦身要求,沿街商业建筑设置风雨走廊、以及居住组团必须将绿地的2%用作公共空间,临街设置成街头绿地等做法和措施,既是理念上的创新,也是传承和突破。需要规划管理部门从技术标准、管理措施方面处理好已建和新建的矛盾,形成依法办事、规范运作的机制,做到每项举措有依据、每个行动有标准、每个细节有规范,才能使“脚印城市”的理念和做法落到实处。
4、坚持政企合力,抓好资金来源这个保障。
城市建设解决资金问题是难点,只有探索有利于实施“三个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切实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制订促进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循环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合力,采用企业捐建、政府补贴(奖励)、土地捆绑、项目捆绑的方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外资投入建设,才能为探索这一成功实践提供保障。
5、坚持绿色低碳,抓好城市转型这个导向。
应对城市发展中的挑战,打造一座好城市的关键是转型。建设“三个城市”是观念转型、消费转型、行为转型。随着宝钢湛江钢铁和中科炼化等重大项目的落户,以及省委、省政府对湛江的政策支持和倾斜,湛江在迎来跨越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建设循环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湛江市城市与产业双转型,以循环经济模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脚印城市和海绵城市,是以公共交通、绿色交通为核心,解决城市拥堵,引导低碳出行,建设绿色、生态、安全、宜居之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转型发展,谋求后发崛起的湛江“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必由之路。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和循环城市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在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是湛江推动城市转型、实现绿色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是湛江回归人本城市的纲领与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