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地方城镇化大做数字文章的不良风气,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消除农民工融入城市障碍、建设宜居城市、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提升“城镇化率”数字背后的获得感与含金量。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内蒙古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1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3%,二者相比,意味着全区约400万外来常住人口需要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这一群体想要成为市民,除了户口本的变化外,还要迈过住房、医疗、养老、子女入学等一道道坎,这也是近年来内蒙古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着力点。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新市民乔喜说:“原来村里也有富裕户进城买房,但要花大价钱,我们不敢想。”乔喜是东胜区罕台镇色连村村民。今年,东胜区把移民安置和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相结合,向移民户发放“房票”,降低进城人口购房成本,在库存房中自主凭票换购。在这一过程中,乔喜和东胜区7000多户移民一道,搬入自己满意的新居。
从2014年开始,呼和浩特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按照“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只要持有暂住证、务工证明和原籍户口本,即可接受义务教育并参加中考,做到与本市户籍孩子同等待遇,实现“零门槛”。
改善人居环境,是内蒙古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乌兰察布市,常年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霸王河,经过历时数年不懈改造,现已成为一条长22公里、宽1公里的水域景观带。昔日风沙肆虐的边陲小城如今“三山”矗立、“两河”蜿蜒,整体形象明显提升。环境在变,人也在变,垃圾不落地,驾驶不加塞儿……政府倡导和群众愿望形成合力,推动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同步提高。
除了进城,留在农村也成了一种不错的选择。在促进农牧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的同时,内蒙古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
今年7月1日起,包头市推出城乡医保统筹一体化工作,改革惠及120多万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明安镇繁荣嘎查牧民乌云其木格说:“如今看病报销比例提高,我们也可以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待遇,去医院变得越来越放心、越来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