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底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牢牢把握试点政策机遇,重点围绕“人、地、钱、规划、建设、管理”,在产城融合、金融创新、土地要素、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8%,位列全省第四。
我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通过整合优化全域空间资源和功能布局,进一步确立了主城区六大组团发展和实施南部次中心培育战略,形成“南北联动”发展格局和“主城区—次中心—中心镇 一般镇—中心村(新型社区)”五级城乡体系结构。
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我市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并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积极推行居住证制度,完善居住证公共服务功能。探索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并轨机制,积极推进“三权”落实和“五有”并轨,逐步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创业就业,积极推进淮北市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等建设,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模式。
在产城融合筑牢产业支撑方面,我市结合自身实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稳步发展煤电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铝基新材料、煤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非煤产业,在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我市坚持创新驱动,以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和“中国陶铝峰”为依托,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我市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6家省级开发区和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园区建成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979家,形成了新型煤化工、铝基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结合百善镇、临涣镇、段园镇、南坪镇各镇优势,培育城镇特色产业。
在多元融资提升资金保障能力方面,我市从推进股权重组、致力外引内生、创新产品方式入手,大力创新金融体制,着力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瓶颈难题。创新城市金融服务体系,设立续贷过桥专项资金,推出税融通业务,推广“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在全省率先启动百名金融顾问服务百家企业活动、成立运营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资中心,支持企业上市(挂牌);推进市建投集团市场化运营,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融资项目60个,获批资金476.03亿元,到位资金241.06亿元。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盘活工作。全面推广PPP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