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福建省漳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对面,出现这样一家超市——漳州市首家爱心慈善超市。在这家慈善超市,困难户凭爱心传递卡每月可领物品5件。除此之外,他们还可将解决困难的心愿填写在心愿榜上,让爱心人士和志愿者认领后,帮助实现心愿。而慈善超市向爱心人士发放“爱心积分存折”,爱心“零存整取”,可以兑换现金。(11月9日《闽南日报》)
通过漳州推出的这家慈善超市,困难群众可凭卡领取物品,表达心愿后可继续获得爱心人士帮助,实现了慈善的可持续性;同时,爱心人士可通过积分,获得现金回报,是慈善的良性互动。特别是,慈善超市将采取“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模式,成为最低生活保障的有效补充、社会救助体系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如果这种慈善超市,能激发人们对分配制度的关注,更新对贫困人口的观念,加强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注,让救助体制与时俱进,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其实,慈善超市在国内早有先例。不过,从多地慈善超市运转情况来看,呈现出“销售热、慈善冷”的尴尬场面,发展前景并非十分乐观。一些慈善超市,首先面临着身份和资金的难题,慈善事业政策性很强,未经慈善管理机构批准不得随意创办;还有运转成本的问题,如果是以慈善的名义来进行商业炒作,是坚决不允许的,其目的只能是公益性的。
各类慈善超市除了身份和资金问题外,还面临着自身发展的诸多问题。慈善超市的发展仅靠民间的运作是很难支撑的。物品单调、不能满足困难群众需要是主要原因。调查显示,85%以上的困难群众最希望得到食品方面的救助,然而,慈善超市日常储备最多的却是旧衣物。另外,许多市民并不知道慈善超市的存在,或者不清楚这个机构的具体职能,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捐赠或受捐都存在困难。更何况,对捐赠物品如何分类存放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要让慈善超市走出困境,真正满足困难群众的日常需要,核心是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统一管理和物资调配,让慈善超市成为帮扶困难群众的一个有效平台。没有资金的保障,慈善超市只能是无源之水,难以为继。还有,慈善超市必须依托社区服务,才有生命力,因为社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社区慈善超市可以建设成标准化平台,形成统一的管理和物资调配机制,最终使慈善超市真正成为市民奉献爱心的捐赠中心、救助物资的调配中心、困难群众的救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