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果宁:果宁法师,字戒净,礼从上圣下辉大和尚学佛,在厦门南普陀寺剃度出家,于上学下诚大和尚处受比丘大戒。现任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香港普缘莲社住持,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鸟窠惮师,唐代杭州人,九岁出家,二十一岁于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至京师谒径山道钦弹师,契悟心要。
南归后,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便栖息于其上。因此,世人便称其为“鸟窠禅师”。
唐朝元和年间,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太守。听闻鸟窠禅师名声,便去拜会。
到了秦望山,白居易见鸟窠禅师果然盘坐于古松之上,便问:“师父,您坐在上面不危险吗?”
乌窠禅师看了看白居易:“太守,您身处的险境恐怕比我更甚。”
白居易不明此理:自己站在地上,四平八稳,怎么会比一个坐在树枝上的人更危险呢?
鸟窠禅师摇摇头,提醒白居易:“官场阴险,仕途阴险,这比坐在树上的危险更甚。”白居易欣赏鸟窠禅师的智慧,于是便向他请教佛法。乌窠禅师说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不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三岁孩童也明白的两句话,何以能当作佛法呢?
闻听此言,鸟窠禅师微微一笑:“三岁童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向善去恶,这是三岁孩子都懂的话。可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即使八十岁的老人也未必能做到。
南方增长天王,可为我们增出无穷智慧。
那么,这智慧由何而起呢?
佛教讲究“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即为自律,便是要求我们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正是佛教所称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积极地去奉献,做该为社会做的事,该为他人做的事,这便是戒。我们遵守了戒,便生出定,我们可以有定力把持自己,不受外物诱惑和制约,做出不该做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戒掉不可为,有足够的定力,那么犯罪、堕落的事情也就不会频频发生。所谓因果,正因为我们的人生是由自己所造,那么不断修持自己,有了定力,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自然就会有人生智慧从中升起。
鸟窠禅师所说的明了之言,希望我们都可以把持自己,遵守并做到。
因为所谓智慧,就在遵守与把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