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遵守,把持与智慧
时间:2016-11-07 10:59:30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释果宁 

586d86eb2882fe9d940cf9937bfad469.jpg

释果宁:果宁法师,字戒净,礼从上圣下辉大和尚学佛,在厦门南普陀寺剃度出家,于上学下诚大和尚处受比丘大戒。现任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香港普缘莲社住持,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鸟窠惮师,唐代杭州人,九岁出家,二十一岁于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至京师谒径山道钦弹师,契悟心要。

  南归后,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便栖息于其上。因此,世人便称其为“鸟窠禅师”。

  唐朝元和年间,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太守。听闻鸟窠禅师名声,便去拜会。

  到了秦望山,白居易见鸟窠禅师果然盘坐于古松之上,便问:“师父,您坐在上面不危险吗?”

  乌窠禅师看了看白居易:“太守,您身处的险境恐怕比我更甚。”
  
  白居易不明此理:自己站在地上,四平八稳,怎么会比一个坐在树枝上的人更危险呢?

  鸟窠禅师摇摇头,提醒白居易:“官场阴险,仕途阴险,这比坐在树上的危险更甚。”白居易欣赏鸟窠禅师的智慧,于是便向他请教佛法。乌窠禅师说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不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三岁孩童也明白的两句话,何以能当作佛法呢?

  闻听此言,鸟窠禅师微微一笑:“三岁童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向善去恶,这是三岁孩子都懂的话。可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即使八十岁的老人也未必能做到。

  南方增长天王,可为我们增出无穷智慧。

  那么,这智慧由何而起呢?

  佛教讲究“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即为自律,便是要求我们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正是佛教所称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积极地去奉献,做该为社会做的事,该为他人做的事,这便是戒。我们遵守了戒,便生出定,我们可以有定力把持自己,不受外物诱惑和制约,做出不该做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戒掉不可为,有足够的定力,那么犯罪、堕落的事情也就不会频频发生。所谓因果,正因为我们的人生是由自己所造,那么不断修持自己,有了定力,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自然就会有人生智慧从中升起。

  鸟窠禅师所说的明了之言,希望我们都可以把持自己,遵守并做到。

  因为所谓智慧,就在遵守与把持之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