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现辖4区6市2县,另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共118个镇街、6082个行政村,全市常住人口为927.72万人。近年来,潍坊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城镇化工作部署,以“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推进“四全一特”城镇化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不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5.8%和50.7%。
一、科学谋划,全域布局城镇化
结合国家“两横三纵”和全省“一群一带、双核六区”发展战略,立足我市实际,全域一体布局发展城镇化。
(一)确立依山面海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区、滨海区为核心,以海港、空港建设为龙头,通过“两环六射”快捷高效的交通网络,融合50公里半径内寿光、昌乐、安丘、昌邑及峡山统筹发展,形成“依山面海、港城融合、双核驱动、七城一体、生态间隔、组群发展”的中心城市组群战略布局,强化组群辐射引领作用。空间上南依诸城、安丘、临朐青山绿水生态屏障,打造城市后花园;北向海洋,打通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陆海通道,加快迈向蓝色海洋经济主战场,建设现代滨海城市。
(二)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贯彻“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战略,确立了“一群引领、两河贯通、三带隆起、统筹城乡”的城镇化空间布局,集聚发展“中心城市组群”,依托潍河、弥河“两河”自然禀赋条件,实施保护性开发,将自然地理优势转化为文化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优势,推动中部胶济城镇带、北部海洋产业带和南部生态保育带协同发展,通过“一群、两河、三带”的有机组织联接,形成山水相依、海陆互通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
(三)构建城镇化层级体系。根据城镇现状特点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形成合理有序的城镇规模结构,构建起清晰的“1866”城镇体系,1个中心城市、8个县城、62个小城镇和663个农村新型社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二、以人为本,全面统筹城镇化
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按照进得来、留得下、有保障、能发展的思路要求,推动城镇化从空间发展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
(一)促进农业人口转移落户。2015年,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放宽进城落户政策,以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县域范围内落户限制,市区租房落户时间缩短为本市户籍人口实际居住6个月以上、市外户籍人口1年以上,租房落户政策及年限全省最低,放宽就业落户条件、集体户设立条件和标准,对投资经商、兴办实业以及个体经营者取消了纳税年限等限制,放宽人才引进落户及“三投靠”落户政策。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居住证使用功能和社会功能,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司法援助、购车挂牌、汽车驾照、义务教育等方面享受市民化待遇。全市共登记流动人口信息100余万条,注册社会用户1.8万余个,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办理居住证9万余个,创历史最高。
(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97%,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全覆盖。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千名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5.3张。社会办养老机构96家,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31张。调整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金当期发放率100%,惠及群众472万人。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医保制度,全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图书28463册。
(三)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产城一体,大力发展立城立镇产业,以产业为基础驱动城镇更新,以城镇为载体拓展产业空间,真正实现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园区从职住分离向功能复合转变,从单一生产型向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元化功能型转变。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倡导适度混合功能开发和职住平衡,实现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人口聚集互促共进。
(四)拓宽创业就业途径。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抓好创业培训、孵化、扶持等关键环节,建成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22处;设立潍坊创业大学,对小微企业家和创业人员实施免费创业培训;加快中国潍坊国际人才创业孵化中心和山东半岛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建设,推进县市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拓展完善潍坊创业大学培训和服务功能,城乡就业连续十二年实现“双十万”。
三、把握重点,全力推进城镇化
实施城镇化“244”重点工程,列入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专项督查,有力推进了工作开展。
(一)完善“两个体系”。一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编制了市域1.61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市2650平方公里空间功能布局规划、两河流域保护与区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六个专项规划、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完成重点镇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特色村庄规划编制。二是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抓好“1669”产业体系发展,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48家,其中过百亿元的有15家,培育了潍柴、海化、歌尔、孚日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912个,“三标一品”数量达到1113个,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大力发展服务业,2015年三产比重达到43%。
(二)协调推进“四个层次”。一是提升发展中心城市。围绕产业发展层次、城市功能品质、创新发展能力、城市发展活力“四个提升”发展目标,大力实施“13364”工程,2014年以来,实施重点项目500余个、完成投资近900亿元,加快建设绿色、智慧、创新、人文、畅通城市,中心城市建城区面积达到1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8.42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快发展县级城市。顺应扩展态势,持续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4个县市入围全国“百强县”,县城建成区人口243.97万人、占全市的47。1%,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分别占全市75%和67.9%。三是差异化发展小城镇。24个镇列为市级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亿元的镇达到14个,2个镇进入全省前十强,创建了1个国家级宜居小镇、5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4个宜居小镇。四是稳妥推进社区建设。自2007年起,开展以“多村一社区”为主导模式的农村社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建成农村新型社区208个、入住62万人。
(三)夯实“四个基础”。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一改二动三集中”,完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发证,95.3%的村确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完成集体资产改制村庄占93.6%,其中82.9%的村组建了经济专业(股份)合作社或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全省唯一的省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促进农村要素资源顺畅流动,维护进城农民“三权”,引导“怀揣利益”转移落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设“海、铁、公、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潍坊港2万吨级码头建成投用,万吨级集装箱船实现靠泊,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通航,加快建设潍日高速、青银高速扩建、济青高铁、机场迁建等项目。三是夯实社会基层管理基础。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到100%,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完善服务体系,下沉服务职能;探索“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推动以传统的村庄管理体制向现代社区治理体制转变。四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增绿扩绿,绿色成为我市城镇本色;开展“三八六”环保行动,启动实施“十大工程”,突出抓好水环境治理和河流生态修复;在全国率先启动“6+X”低碳社区建设,被授予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中美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市。
四、城乡同建,全民共享城镇化
以城镇化建设为引领,打破城乡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保障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红利。
(一)有序推进“三个市民化”。编制市、县《人口市民化规划》,落实人口市民化任务,加快“三个市民化”进程。一是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以推进有意愿、有能力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落户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建立社保、就业、住房等保障机制,提高城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生活。二是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主要途径,到2015年底全市改造棚户区(城中村)35万户,统筹推进三改工作,改善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到2020年,完成22万户棚户区改造,逐步解决“半市民化”问题。三是推进就地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注重挖掘保护特色村落,积极申报纳入保护名录,目前,全市39个村庄获评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村落,编制专项规划,加强村庄原始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建设宜居宜游美丽乡村,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载体和空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十二五”全市建设农房21.1万户,改造危房4.5万户,改善了80万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完成5300个村庄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全覆盖,镇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开展农村改厕三年行动,到2018年全市改造41万户,其中今年改造14万户,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五、立足市情,特色发展城镇化
贯彻中央、省城镇化总体部署,深入结合我市实际,依托禀赋条件和发展优势,发展潍坊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一)推进城乡均衡发展的城镇化。坚持统筹城乡资源配置,调整优化城镇结构布局,构建起“1866”清晰的城镇体系,强力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快提升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承载能力。在城镇化载体体系的支撑下,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联动机制不断深化,城乡收入差距显著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二)推进就近就地模式的城镇化。本地城镇化、县域城镇化是我市城镇化的主要模式。非本市籍人口仅占城镇人口的2.83%,分别低于全省、全国1个和7.9个百分点。全市流动人口的75%在市内转移、60%在本县市区转移,大量农民白天在镇和县城打工,晚上回农村居住,离土不离乡,呈半城镇化状态,未纳入城镇化统计。
(三)推进社区为载体的城镇化。把社区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根本途径,建成城乡社区1180个,居民生活全部实现社区化,2009年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的地级市。以基础服务设施为引导,以特色产业为支撑,通过城镇聚合、中心村聚集、强村带动、村企共建等方式,建设了208个新型社区,推动农业规模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
(四)推进彰显人文特色的城镇化。我市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以建设生态宜居城镇、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目标,全局性、前瞻性地谋划城镇化,开展了新型城镇特色风貌研究,挖掘、传承传统历史文化,定位城镇特色风貌和建筑风格,建设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美丽城镇,彰显城镇化的文化品位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