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刘建飞 报道)2016年10月19日上午,为响应“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服务精神,向全国推广城管公共关系创新经验,推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中国城市报社(人民日报社主管)、北京市城市志愿者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2016年城管公共关系十大创新”发布会暨“城市管理志愿行”系列活动。
与会全体人员合影
为向全国推广城管公共关系创新经验,会议总结发布了“2016年城管公共关系十大创新”。北京市城管局被中国城市报社组织的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评价为“首善城管”。一方面,北京城管的改革创新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等要求;另一方面,为全国城管改革创新提供了样板,起到了全国的表率作用。
一、贯彻落实全面依法行政,立法普法,规范执法
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全面依法行政”的要求,城管部门应在做好“法治城管”、“规范化城管”、“阳光城管”的公共关系创新基础上,联合属地政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和立法机制建设,用机制明确权责,用法律监督执法。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建设“法治城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北京城管贯彻落实中央政策,进一步推进“法治城管”,把规章立制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城管执法制度的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北京城管全面依法行政。
2016年以来,北京市各区县城管局根据《北京市实施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北京市城市管理监察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关于推进落实城市管理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分别制定适合本区县情况的城管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落实城管执法处罚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二)全面落实责任,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城管”
北京城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城管”。
北京市城管局发布了《北京市城管执法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明确规定北京市城管执法行政处罚裁量的规则、适用性等要求;同时将北京市城管执法行政处罚裁量区域进行分类管理,划分为18个核心区、263个一类严格控制区域和461个二类严格控制区域;并详细列举了392种涉及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违法行为、处罚的法律依据等;规范北京城管执法机关行政处罚裁量行为,确保行政处罚行为合法、适当。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建设“阳光城管”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北京城管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牵头开展“四公开、一监督”工作。
“四公开”是(1)公开城市管理责任部门清单;(2)公开责任部门的执法职责和查处标准;(3)公开责任部门的城市管理网格化机制及责任人;(4)公开责任部门“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的城市管理执法数据。“一监督”是市区两级城管执法协调办责成环境秩序联合督导检查组和城管督察队,监督各区县政府、地区管委会、职能部门、执法部门城市管理工作履职情况,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作用。
北京市城管局制定了“四公开、一监督”专项制度,明确公开与监督内容,构建权责清晰的责任体系,理顺条块间工作关系,定期通报考核评价,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开设执法数据上报平台,通过多种渠道深化城市管理公开与监督工作。
二、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满意、高兴、答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城管部门应在做好“服务型城管”、“便民城管”、“暖心城管”的公共关系创新基础上,联合其他城市管理部门,开展源头治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让人民群众满意、高兴、答应。
(一)“服务型城管”
“十三五”规划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京城管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民众开展城管“五进”活动,深入学校、社区、机关、工地、店铺,了解民众合理需求,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为民众服务,增进民众理解。
(二)“便民城管”
北京城管打造“便民城管”形象,协助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充分考虑和满足执法相对人和普通民众的合理诉求,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原则,全面考虑民众需求,在无照经营、小广告、黑车、黑摩的等违法形态聚集点位,积极协调街乡镇建立便民菜点、设置信息发布栏、开通便民小巴等,切实方便民众生活。
(三)“暖心城管”
北京城管以民众为中心,多方面考虑民众的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暖心”服务。例如,每年中高考时期,北京城管开展“静心行动”。一方面,在各考点及考点周围施工工地部署队员进行实名制盯守,保证考点周边环境秩序良好及考点500米范围内的施工工地无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另一方面,在各考点周边设置“高考爱心服务站”,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临时休息区域、免费饮用水、扇子等。
三、贯彻落实全民社会治理,全民共建共享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城管部门应在做好“共治城管”、“智慧城管”、“新媒体城管”的公共关系创新基础上,实现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共治城管”
北京城管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关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通过联合多部门、广大志愿者组织和开展城管执法宣传、便民服务、日常巡导三大类常态化城市管理志愿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全面推进“共治城管”建设,培育城市共同治理文化。
(二)“智慧城管”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加强首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意见》(2012年9月14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31日)关于建设智慧城管的要求,北京城管构建“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智慧城管,以城管物联网平台建设为载体,应用以服务为核心的城管新模式,引领智慧城管最佳实践。
北京城管城管公共服务平台以96310城管热线服务体系为主要依托,以城管网站为主要载体,向民众提供包括热线电话、互联网站、手机平台、短信服务、城管岗亭、城管广播在内的多渠道公共服务技术支撑。通过城管公共服务平台,打开城管信息公开和与民众互动的窗口,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民众满意度。
(三)“新媒体城管”
在新媒体时代,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城管的真实工作,拉近城管与群众的距离,北京城管巧用微信公众号、微电影、舞台剧等多种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向广大群众展现北京城管文明执法的形象,弘扬北京城管的正能量。
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对北京城管公共关系模式进行研讨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周霆钧强调,“四公开一监督”工作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之举,明确城市管理各部门职责,加强社会对城市管理部门的监督,有利于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北京市城市管理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表示,城管公共关系创新的关键在于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在做好外部公共关系的基础上,深化城管内部改革,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代表李经兴表示,成都城管正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城管公共关系经验,特别是在城管便民服务方面,坚持人性化导向,坚持“疏堵结合、引摊入市”,设置“城管便民咨询台”、“城管便民信息张贴栏”等,切实解决市民的合理需求,获得市民认同。
会议根据十三五规划北大版 《政府公共关系(第二版)》的理论指导,以北京城管公共关系模式为示范,发布了“城管公共关系模型”,为全国城管公共关系改革创新提供模板。“城管公共关系模型”提出,常态下增强城管形象免疫力,危态下提升风险应对力,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高兴、满意、答应。
会议还预告了“2016年全国城管负面形象评估发布”,将根据“执法方式不规范”、“执法程序不当”、“公开监督力度不足”、“内部管理失当”、“个别人员行为不当”等板块进行城管负面形象评估,给全国城管部门提出预警。
同时,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关于“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动员公众参与。倡导城市管理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志愿服务宣传动员、组织管理、激励扶持等制度和组织协调机制”的要求,会议举办“城市管理志愿行”系列活动。
参与“城市管理志愿行”活动的50名学生志愿者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同为城市管理献出一份力量。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周霆钧副局长为城市管理志愿者们授予“人民城市人民管 城市管理志愿行”旗帜。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周霆钧副局长为城市管理志愿者们授旗
北京市城市管理志愿者同时也是《中国城管周刊》“学生记者团”成员。《中国城管周刊》“学生记者团”将在中国城市报社、北京市城市管理志愿者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等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城市管理调研、论坛、撰稿、志愿活动等系列活动,为城市管理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陈夏老师表示,在校学生参与“城市管理志愿行”活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聚焦城市管理政策制定、城市管理活动实践等,既增加了城市管理的社会参与者,也满足了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理论结合实际的需求,取得共赢的效果。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玲同学参与了“城市管理志愿行”系列活动,她认为城市管理公共关系终究是为人民服务,一是重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对外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社会大众传播有关信息,完善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制度。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玮同学是参与“城市管理志愿行”活动的学生志愿者,她认为创新管理方式,更多的运用新媒体、展开多方合作,使得公共关系得到改善,应该是今后城市管理新的发展方向。成为学生志愿者,能更多地接触城市管理,为城市管理增添新鲜血液。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林燕玲同学也成为了城市管理志愿者,她认为,创新城管公共关系,需要经过系统的规划,形成共识,创新理念,整合伙源,拓展方式,拓宽渠道,树立起一套标准、高效的城管公共关系系统。作为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生,城市管理志愿者的身份能让她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城市管理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