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生态城市的内涵是“生命”——要建设有“生命”的生态城市
时间:2016-10-03 14:49:38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蔡义鸿 喻业峰 

3559a0b57781531c437ee62beb0ed004.jpg

人物简介:

  陈木城:1955年9月生,中国台湾彰化人,祖籍福建漳浦,台北师专毕业,就读淡江大学英文系,赴美国密苏里东北大学修习教育硕士,并于校长任期间到台湾大学政治研究进修公共政策。

  曾任台湾艺术大学、台北教育大学讲师、儿童文学学会理事长、国语日报小作家顾问、专栏作家、历任台湾教育部特色学校委员、阅读教育咨询委员、台北县立图书馆顾问,新北市环境教育中心筹设委员、环境教育顾问、台北县建安国小萤火虫生态学校校长,2006年校长退休后曾任职生态教育农场总经理,创办台湾游学协会,现任新北市环境永续发展协会理事长。

  趁这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陈木城理事长来北京开会,本刊特别安排专访。我们一见如故,开门见山,直接切入城市议题。一提起中国的城市化,他便侃侃而谈,从城市化的速度到城市化的质量,从生态城市到有“生命”的城市,从新城开发到城中村,城市农业生产如何创建……

  建议引进台湾地区生态技术作为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的样本

  在台湾地区,如果将5万人口以上的算作小城市,那么已有80%的人口住在城市,农村人口非常少。这种高度城市化的模式会导致人口向城市过度集中,使得城市和农村都容易发生一些问题——城市表现为人口过于云集、公共设施不足、社会管理难题大量滋生;农村则表现为青壮年和学生大量减少、居民大多居住在贫民区、社会管理不足、疾病和贫困等问题,由于适龄青年人口减少,农地无人耕种,人口结构老龄化,公共设置荒废。有数据表明,以往台湾乡下小学大都超过1000名学生,而今大部分学校不足100人;城市里由于优质的教学资源,很多学校都已经突破3000人成为百班大校。台湾地区政府如何疏散人口,合理分配医疗、教育资源一直面临很多难题,一方面关系到人的迁徙自由,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稀缺,这是个多年来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台湾地区这种集聚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开始出现向生态城市的转变。陈木城理事长认为,中国大陆地区2015年的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为56.1%,这意味着还有43.9%的农村人口,还有约3—5亿的人口要进城,这无论对城市还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都将带来极大的挑战。对此,他建议“可否将台湾地区做为大陆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研究样本,可以少走弯路。”
 
  生态城市应该是有“生命”的城市

  中共“十八大”以来,很多城市都在营造生态城市,但是有“生态”却没有看到“生命”。为什么会这样?在台湾的城市,随处可见各种鸟类和蝴蝶,红绿灯上甚至都有鸟巢,但在大陆的北上广这些大城市马路上,基本上看不到繁多的鸟类和蝴蝶。

  营造生态城市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对环境有益却“无利”可图,是一项“做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事业。大陆做生态城市,是政策上的概念,具体的政策的细节规范不明确。过去的观点认为有绿色就是生态,建立生态区就是种树、挖湖,但是种树、挖湖仅仅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一种方式、是基本建设,重要是选择树种、树木跟树木之间的组合的关系、建设生态栖息地、构建有“生命”的生态城市。生态栖息地建立起来后才能去实现生态模式、生物多样化,一个生态城市没有多物种就无法形成生态多样化。政府要让民众意识到是在脚踏实地的付出,而不是在做表面,带动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建设有“生命”的生态城市。

  陈木城理事长说:“我在台湾学校担任校长时,曾做过生态式校园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生态学校的开创者。”他介绍说,在校园里专门开发一片区域饲养萤火虫,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达到5000只,这片区域能变成萤火虫的栖息地,生态栖地的营造技术至关重要。然后将其开辟成参观学习的场所,有学校、社区的志愿者会给参观者讲解萤火虫的生态、保育、饲养、发光原理等约40分钟,实地参观时长约20分钟,每位参观者含晚餐收取200台币,这个费用用来投入萤火虫的保育和对家庭困难志愿者的补助。不久,这个学校就成为全台湾最有名的生态学校。

  陈木城理事长认为教科书上定义的生态学校与他的观点不甚相同,他认为,生态学校应该有几个指标:第一,学校里有多少常见的蝴蝶及蝶种,以30种作为衡量标准。在北京确实见过蝴蝶,但很大部分都是同一蝶种,物种不丰富,生态系统不立体。第二,是否有湿地生态系统,湿地不建立,生态系统就无法完整落实。湿地生态并不仅仅是一个池塘,它有三要件:第一,池塘底部泥土厚度要达到30厘米以上;第二,池塘水深要够,池面要有五分之三被水藻、水草等覆盖,五分之二的需要透光,让水底的水草得到适当的生长,系统需要严密的生态计算;第三,池塘必须引水流动,而不是死水。台湾登记的水草种类有360种,大陆登记在册则有上千种,水草需要深浅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池塘的建设也需要从岸边到岸底有坡度不同的深浅度,适合不同种类的水草生长。另外,还需要在池塘中营造隔绝封闭的小岛,适合鸟类栖息和产蛋繁衍,构建立体化的湿地系统。

  作为一名教育家,陈木城理事长从始至终的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写作出版,二是教育推广。曾出版过《大洞洞小洞洞》一书——通过一只小老鼠的眼睛,讲述了动物和人类在地底下建造四通八达的地底隧道,及在地底下发生的各种事情。不仅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学习的教学过程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儿童终将是未来的主人,他们会成为城市的管理者、城市的设计师、规划师,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将城市化的政策、现今存在的问题变成儿童图书或者绘画图本,变成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来给他们普及城市化的知识,告诉他们未来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寻找那些对城市建设有兴趣、有能力的“灵童”加以培养。很多城市和乡村问题不是我们这一代可以解决的,是要下一代、甚至更远的一代去解决,因此给孩子普及城市发展知识就尤为关键。

  屋顶农场城市农业生产值得探索

  中国台湾地区1945年时的人口约800万,1949年民国政府来到台湾的时候,总人口达到1000万,现在台湾总人口2350多万。1945年时从事农作的人口占80%-90%,一些人半农半工、半农半资,农业都是小型化。在当时,800万人口从事农业活动养活1000万人,却物资不足,生活普遍很穷苦;现在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剩下55万,精耕农作养活台湾2350多万人口,水果、鱼类养殖业单位产值居全世界第一,蔬菜、水果、鱼类每人年消费量都居世界第一。

  美国是农业大国,机械化程度高,很多农业产品出口,但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大陆将来的发展方向也将是农耕养殖业、畜牧业的精细化——由10%的人口从事农业,部分农业可以在城市里生产,解放更多的土地发展畜牧业,还给大自然生态。如何开发这种模式的土地?陈木城认为,现在大楼的屋顶可以变成农田,采用生态养耕鱼菜共生的生物科技。“生态养耕”意指用养殖用水携带养份让植物生长的无土种植系统,当中的营养液是养鱼产生的肥水,让蔬菜来吸收净化,不断循环使用。在城市中可以提供农业生产,让一部分人以农为生,一部份人可以过着半工半农的田园生活,不但可以休闲纾解压力,又可以耕种生产。以1000平方米为例,每平方米可种植9颗菜,收获约4.5公斤,每公斤以无毒有机农作物的市价80元计,产值约360元台币,一年可以连作10-12次(在大陆的北方气候条件达不到,可以做温室),则每年可收入360万台币,相当于72万人民币。屋顶梁柱上方承重较好的地方,可以修建承重深达一公尺的养鱼池,养殖一些淡水鲈鱼、鲤鱼等高经济食用鱼类。以每立方米的水体可以养殖20公斤的鱼,40立方米就可以养殖800公斤的鱼苗,鱼苗成长周期6-8个月,大鱼和鱼苗分隔开来养殖。鱼生长到1斤开始出售,并且定期补充新的鱼苗,保证鱼量维持在800公斤左右来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在台湾实验过的数据表明,养殖鲈鱼大概每星期出售30公斤,每公斤300台币,每周收入9000台币,足够一家人平常的正常支出。按照鱼的生长周期,一年可以出售2次,通过售鱼的年收入就可以得到48万台币,加上种植收入的360万就是408万台币。在台湾,这样的家庭收入是非常可观的,而且仅仅需要2个人工投入,加上必须的技术指导和运送。至于兴建投入成本,含养殖槽和防风保温棚架大概每平米3000台币,1000平方米就是需要约300万的投入,可以使用至少十年,每年摊提费用才30万元,加上屋顶空间可能需要发生的租金(一般屋顶闲置空间的出租用非常便宜)和鱼苗、菜苗、饲料的花费,扣除100万成本,净收入可以有台币300万之多,换算人民币约60万,即使是在大陆也是较高的收入。这是以1000平米计算,如果是一公顷,就是十倍600万,如果是100公顷,就是天文数字的六亿人民币了,规模扩大,产销链一旦完成,成本可以降低,获益可以增大,这还不算社会和环境公共效益,值得政府单位和投资产业界的关注。

  结合两大技术解决大陆城市化的问题

  这种模式的优势首先是体现在经济效应上。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与农业分离的状况愈发明显,食物从农场到餐桌的距离不断增加。屋顶农业不仅可以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为城市人们提供食物,还可以缩短食品运输的距离,为附近餐厅、菜市场等提供新鲜的莴苣、叶菜、秋葵、西红柿、瓜果等蔬菜,实现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的本地化循环利用。不仅避免长途的运输导致蔬菜腐烂,还可以减少运输费用、控制成本。第二方面是环境效益优势。大量的农业绿地可以吸入空气中的微粒,吸收二氧化碳,清洁空气,并且有效降低城市温室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生态养耕所使用的水不是养鱼的污水,而是将鱼池底部的水通过发酵、溶解、吸附等清洁手段,通过疏通管道送到蔬菜种植槽重复使用,经过植物吸收养分净化过的水又可以返回鱼池,所以屋顶农业用水量非常少,约为一般土耕用水的百分之五不到,除了植物需要吸收和蒸发的水分外,基本没有损耗,达到了生态循环的理想效果。

  城市生态栖地营造的技术,可以营造生物的友善空间,让昆虫、蝴蝶、鸟类、鱼类、蛙类回到我们的生活空间,让我们城市回复到乡间田园的蝶飞萤舞,蛙鸣鸟叫,充满生命和野趣;生态养耕的鱼菜共生技术,可以让城市立体栽植,凭空多出300公顷,500公顷,甚至更多的农耕绿地,不但创造了农耕生产效益、改善城市空间质量,又可以提供城市人民从事田园休闲的健康生活。这是大陆快速城市化,城乡人口急遽消长,未来要解决消化包容农村人口,又要解决城市粮食安全、供应运输问题。这两大环境技术在台湾已经获得实验印证,我们将邀请陈木城理事长往后在本刊开设专栏逐一介绍,做为大陆城市建设之参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