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营医院信用评级让卫生监管“活起来”
时间:2016-09-20 14:40:29  来源:南方网  作者:薛家明 

    到餐厅吃饭,门前会有大笑、微笑、平脸三种不同表情代表食品安全等级;到宾馆住店,门前会挂着区分档次的一星到五星级牌子。如今,到黑龙江省民营医院看病的患者,也将根据医院门口挂着的ABCD四级信用等级牌,选择就医。近日,由黑龙江省卫生监督局制定的《黑龙江省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在全省民营医疗机构中推行信用等级管理。(9月19日 《人民日报》)

  与公立医院不同,民营医院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体系,造成患者“两眼一抹黑”,无法判定民营医院的强弱优劣。正是看到这一漏洞,许多民营医院不是埋头钻研业务、升级医疗设备,而是拼命在媒体上投放广告,以制造很大、很强的假象,吸引患者就医。而这也导致民营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准长期停滞不前。给民营医院信用评级,划出ABCD四个等级,无疑给了患者一个衡量的标尺,使其能够理性选择医院,避免在就医过程中上当受骗。

  事实上,民营医院并非不想通过精湛医术、良好的服务,吸引患者。只是囿于缺乏相互比拼的平台,即使在业务和服务上在精进,患者也感受不到,不得已才退而求其次,靠推广、大批量投放广告等盘外招吸引患者。可见,信用评级不止是一个行业标尺,更是民营医院良性发展的促进剂,能够激发民营医院加强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信用评级更有助于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受“魏则西事件”等一系列医疗事故的影响,很多患者即使是治疗头疼感冒,也不愿意到民营医院就医。这造成大量民营医疗资源闲置。给民营医院信用评级,促使业务精、服务优的民营医院脱颖而出,不仅有助于盘活民营医疗资源,更能分流一部分患者,确保大医院能够集中精力“治大病”,更好的配置医疗资源。

  民营医院信用评级让卫生监管“活起来”。受制于卫生监督人员有限,而医疗机构数量却十分庞大,长期以来医疗卫生监管存在着“看不过来、查不完全、罚不奏效”的问题。这造成面对频发的医疗问题,监管“疲于奔命”,却效果寥寥,很难让患者满意。而制定民营医院信用评级制度,则让监管“活起来”。一方面相关部门可借用市场的力量,加强民营医疗体系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边管边帮扶,促民营医院提质升级。

  当然,信用评级主要是关注民营医院的管理、服务、患者知情权、满意度等方面,并不能完全反应民营医院的综合实力。而且目前民营医院信用评级,还只是各医院的“自选动作”,管理机关并无强制要求。而要弥补这些短板,就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实民营医院评级体系。比如,将医院的手术成功率纳入到评级之中;将评级体系有自选升级为强制,实现民营医院评级全覆盖,等等。

  总之,卫生监管不止是监督和罚款,更是在于精细化管理。只有巧用市场之力、灵活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管好医疗卫生行业。从这个角度看,民营医院信用评级,只是让卫生监管“活起来”的第一步。相关部门更应建立覆盖整个医疗系统的评级体系,促进医院间良性竞争,进而引导医院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