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李克强总理2016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月1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通过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赢得大市场”。对此,对于匠人有着独特情怀的吴德绳先生,为《城市化》杂志撰文,再谈他眼中的匠人,以及“工匠精神”作为国家战略,对当下我国城市化发展以及“圆中华复兴之梦”的重要意义。
吴德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问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委会专家顾问
我自认有较深的匠人情怀,三年多前我曾写过一篇名为《匠人情怀》的文章并参与过论坛,记述了我思想中积淀的匠人的智慧、匠人的规矩和匠人的品质,文中写到“盼望我国相关部门和领导对‘匠人’行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并给予支持,对‘匠人’尊严多方位提升,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必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认真地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十分兴奋,并促我再作思考。
匠人与艺术家的区别
什么是匠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将制作紫砂壶的高级技师称作匠人,我认为这样的人其实是一个专项的艺术家,并不同于大量的“工匠”,因为他们的工作必已有所创新,而一般所说的匠人是以手艺见长。至于艺术家与匠人的区别,具体来说,艺术家必需有三个特点:一是要有创新,二是要有个性,三是要有“形而上”的内涵。与艺术家不同,匠人在工作中既不一定需要创新,也不需要有个性,他们的个性只体现在手艺、技法、效率和作品的精致程度上,这应属技艺的高明。匠人做的本就是物质,是“形”,而不必有“形而上”的内涵。
将这一观念引入建筑行业,同样有一定道理。有的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可称是无国界的,但这样的“艺术”绝不同于建筑艺术,因为建筑艺术具有地域性、人文性、传统性、政治性、公众性等特质,它一定是有国界的。纯艺术如音乐、舞蹈、歌唱、油画作品,是供喜爱者欣赏的,但建筑艺术却必然要被不喜爱者所忍耐。建筑会在相当长时间内留存于社会,建筑艺术的社会作用与使命感必然要引领艺术性的追求,因此,建筑师应首先是匠人,并含有民族的、时代的艺术性。当然,建筑虽是普适行业,却具有精深的科技含量。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建立建筑系时曾援引当年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从《考工记》中引用的半句话,提出“匠人营国”的口号,即是定位和鼓励我们建筑学的学子要学作“哲匠”,他则自谦为“拙匠”。
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关于匠人精神,我认为应以精益求精为重点。
而提到匠人精神,就自然地会想到日本。日本人在制造水平上的精益求精和不断进取,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华北在日据时代是沦陷区,我幼年时生活的北平市居民区中,也散居着一些日本人家,他们大多是沦陷区日本侵华驻京者的家属。我们欣喜地迎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后,看到了他们的撤离。他们的一些日本制造居家用品也经收旧货者或日本家庭雇佣的中国保姆们流入了中国市场。由于当时物资匮乏,这些旧货在市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它们被人们称之为“东洋货”。这绝对是含贬意的,因为“西洋货”指的是英、美、德等国家的产品,被认为是真材实料的工业产品,设计认真、耐用、易维修。“东洋货”被认为是“样子货”,中看不中用,是短寿命的,色彩艳丽、花里胡哨,大多都是木质、纸质的手工业品或粗制品,比如电话机、收音机都是木壳的,用三合板等做成,连门窗也是纸糊的。“东洋货”和“西洋货”相对比,名声相差甚远。
大约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举办了日本工业展览会,那时我已是高中生,参观所见的展品仍色彩艳丽,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通过各种塑料制品表现出来,收音机、录音机、电话机的外壳已不再是简单的木质品了,木质品已归入艺术品和传统文化制品当中。只二十年,日本的产品品质就大大提升了。改革开放初期,我第一次去日本出差,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不仅先进,而且精致可信。在商店,售货员与顾客只研讨什么类型的产品最适合客人,而不会将商品互相比对、挑选、检查,因为它们都是“可信商品”。
近10多年,我们常常因中国货的廉价、低质、缺乏信誉而痛心。但回顾印象中的日本,我却很有信心。他们能改变得如此彻底,我们为什么不能?只要我们努力,也一定做到。首先是要克服自身的思想障碍,要提升工业化的文化,提升各行业工作者执业水平。目前,急功近利、以奸行商、以诈行事、不求好只图“多、快、省”等行为十分多见,对这些行为,我们要纠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倡 “工匠精神”,证明这个纠偏已经有力地启动了。以日本为先例,我们应有信心,但绝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努力、自觉地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这些思考让我感悟到,我所从事的城建行业,匠人的主要工作应在于精益求精地进行营建、制作、维修、系统调试、设备安装、操作专项工具和产品售后服务等方面。正因如此,我也常常提倡,专业的进步要从认认真真地执行专业的调适、运行、检测、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开始,应本着匠人精益求精的作风,分析不应出错却容易有过失的环节,着力改进,使我们的各种投入产生实效。年轻人的成长和磨练更要传承匠人的精神,要从这些细节做起。
教育要培养“蓝领”
在现阶段,我认为中国匠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给其应有的尊严。过去,社会上对匠人缺少应有的尊重,这是我国教育政策的短见,是中国文化中“唯有读书高”的劣根性残留,是经济发展的软肋。就这一话题,我曾向教育部副部长建言,高等教育只培养“白领”却没有培养匠人,即俗称的“蓝领”。然而,中国没有“蓝领”是万万不行的,这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软肋,而多年来只是一些“假白领”带着一批农民工在充当“蓝领”。这并非是对农民工的贬低,而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种弊端。中国的产业发展尤其制造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大部分制造业的生产线经由合资企业从国外引入,有的企业已发展成为先进的独资企业,这些生产线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将产品生产环节分解得极细,岗位工人由农民工经过简短培训就能胜任,他们是目前中国大部分“蓝领”群体的起点。当然,这部分农民工中的一些有心人也加入到计划管理、质量管理等工作中,成长为“蓝领”。但这种“蓝领”并非通过职业教育成长,而是从实践中得到知识,仍缺乏系统的培养。因此,从教育本身反思,我们有失于对“蓝领”的培养。教育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不仅要努力培养“蓝领”,还要努力提高匠人的社会尊严。
国家将“工匠精神”提升为国家战略,这对匠人、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圆中华复兴之梦”的理想来说,是令人鼓舞的。中国有句古语:“事以急败,事以缓成。”若能对这一弘扬踏实做事的理念有更多共识,认真自觉地坚守,应是我们圆梦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