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韩林飞:推进城市化要有现代化思维
时间:2019-07-24 22:23:05  来源:城市化杂志 

e445a1aca38923fbca2f1147693fe66e.jpg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博导、教授莫斯科建筑学院教授

  在推行城镇化过程中,中国碰到了一些问题,其中很多是以前计划经济制度设计中遗留下来,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觉得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民问题需逐步解决。这包括几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户籍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取消户籍?怎么样取消户籍?户籍问题牵扯到资源公平分配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这些成就应该回馈给老百姓,特别是给农民。我们现在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医疗、养老保险、社会福利救助,这些方面国家应下大力气统一解决,真正把农民五险一金问题解决了,生存有保障了,他要不要这块土地?怎么利用这个资源,产生更多的效益,就是他的选择了。我认为户籍问题,可能还很难做到平衡,还要逐步解决。国家应该拿出大力气来,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可以选择做农民种地,也可以选择进城打工,打工企业给的福利和社会、政府给的福利应该是同时的。目前所有社会保险都转到企业身上,压力很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合作医疗其实拉大了差距,制造了新的不公。我觉得在城市化过程中,在农民转换过程中,首先应该解决社会福利的问题,就是保险问题。应该让农民觉得人是有尊严的,你是公民,是市民,是对中国做过贡献的,任何时候国家都要照顾你们。

  第二个方面,正确对待资源。农民现在觉得土地是资源,种地有产出,租出去也可以有收入,可以作为生活的依赖。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只是一个社会的基础,不能成为促进整体发展的依靠。农村为什么会工业化?工业化基础靠的是什么?是教育。我在学校工作,去农村调查过,目前很多农村的孩子不能吃苦,比城里的孩子还娇气,不愿意付出劳动,希望在网上不劳而获,这种思想已经很大程度上毒害了农村的青少年。为什么?一个是父母打工,由老人带,娇生惯养。孩子学习是艰苦的事,不咬牙是出不来的。以前农村跟城市差距很大,农村的学生愿意学习,跳出龙门。但现在愿意窝在家里面,父母打工给寄钱。在农村里打打工,挣点零花钱没有问题。可城镇化的实质是什么?是工业化,是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人不能总守着那块土地。有的人担心,土地流转后,农民没有一技之长吃什么?一亩地10万块卖了,两年吃完了,又不会干别的,怎么办?但也有观点认为可以由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逼着他们走现代化的路,去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要提升新观念,新观念就是现代化。

  我们城市化问题就是现代化观念问题,如果农村的现代化观念没有,还守着一亩三分地,租给别人拿租金也能活,租给办企业的租金多,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痼疾或“癌细胞”,因为鼓励不劳而获。我觉得教育对城市化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年轻人就没有未来,就没有今后的城镇化。我们去农村调研,发现了一个问题,农村孩子没有兴趣,就喜欢玩游戏。教育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要重新思考,比如对职业教育、社会思潮的引领,对年轻人的兴趣的培养。年轻人有兴趣做菜可以,研究茶都很好,有兴趣就能干好。

  比如,俄罗斯的城市化率是73.3%,怎么样解决年轻的农村人口?2018年的数据是,俄罗斯1000人中受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能占到340人,而我国是80人。如果到俄罗斯农村去,那里农民的思想观念跟城市没有差距,他们的医疗、教育、老人的保险、养老,跟城市是一样的。咱们以前学苏联,农村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俄罗斯现在还有这套制度,国家给钱支持他们,退休金还比别人高,有这一套来维持社会福利。我们现在一切都交给市场了,灵不灵?有些方面是灵的,但是有些方面不灵。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检验标准。

  现在城镇化的问题,跟中国的经济发展大背景,跟我们的福利制度,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人要现代化,要有现代化的思维,现代化的思想。没有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为谁服务?不解决人的现代化,不发挥人的创造力,被动地解决城市化,被动地解决农村问题,永远是被动的,永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