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以房养老”试点遇冷并非坏事
时间:2016-07-11 17:01:36  来源:南方网 

    6月30日,试点两年的“以房养老”迎来“大限”。这份沉甸甸的养老政策响应者寥寥。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大试点城市只有60户投保,并且仅有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产品。经过两年的试点,“以房养老”首批参保对象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试点之后的“以房养老”路在何方?(7月11日《京华时报》)

  趋势中的“以房养老”如期而至,然试点遇冷也毫无悬念——早在试点之际,一项调查显示,多达87.6%的受访者感觉,以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以房养老”并不可行。其间除了受房产产权、家庭伦理、评估体系和抵押价值等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让房产所有者无法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红利。

  实际结果印证了这种说法和预测,当然从综合分析上来看,“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受传统观念和市场运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这种结果几乎是必然的。一方面,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公众对于把房产反向抵押给保险公司的热情度并不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没有成熟运作的基础上,也不敢贸然开展这项新业务。在国外已运作相当成熟的“以房养老”,在国内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历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四地60户的投保,有了可以参照的样本和借鉴的经验,那么后续的试点则会变得相对容易。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让普通消费者看到“以房养老”的福利补强作用,以及由此提供的强大保障能力,是试点所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在“且行且试”和“看看再办”的供需双重心态下,“以房养老”试点遇冷其实是件好事。

  “以房养老”政策的初衷,还在于通过反向抵押的方式,将房产变现为养老金,从而让养老的质量得到保障。问题在于,在老人和相关机构的博弈中,前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与国外相比,这可能是国内“以房养老”的最大短板,一方面国外“以房养老”的优势在于,房产价值评估和保险金融体系相对健全,加上政府提供的价格波动担保,政府主导的保险机构或市场化保险公司则会分解风险。另一方面,“以房养老”牵涉到金融业、社会保障、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相关的制度已相当健全,且有极为成熟的运作体系。再加上房地产不是支柱产业,孩子对老人房产的依赖性不强,“以房养老”有比较宽松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以房养老”的实施,还有一套更为复杂的支撑体系,比如对个体权利的救济,包括其后悔权的实现。还比如在保障房的建设和降低房价上有所作为,让老人可以真正支配房产,而不是不得不给的遗产。同时要提供更为全面和细分化的服务,比如房产评估如何更客观公正,如何提供法律救助,如何更大地维护权益等,都是成熟市场体系下,政府顶层设计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当制度和规矩本身变得健全和具有可行性,以房养老在“民生优先”的原则下,能更好地兼顾各方的利益,那么这一好事才能最终变成实事。

  某种意义上讲,“以房养老”只是一种“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因而,当务之急是如何做好“雪中送炭”的基础工作,比如普惠式的养老,完善住房保障,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总之,“以房养老”试点遇冷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市场冷遇的背后,实为条件不成熟的必然结果。若能由此看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那么冷遇才能变成热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