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改善乡村教育,经济和文化要并重
时间:2016-03-08 09:49:09  来源:红网  作者:肖纲领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在两会议案提案中指出,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农村学生比例越来越低,根源不只是在高考,而是教育配置差别大,贫困地区的学生,从小学就落在了别人后面,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他建议“中央财政应另设专项资金,直接补贴农村教师的工资”。
  
  近几年来,有关“名校中来自偏远地区学生比例偏低”的报道时常引发舆论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的数据显示,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在2011年左右广受关注,就连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先生也说,“穷人的孩子上职校”。而社会上也流行着“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的确是对现实的客观描述。而要缓解这种现象,单一的政策恐怕很难见效,必须进行通盘考虑。
  
  短期来看,“中央直补农村教师”政策,可以减少教师经费拨款中的分流与浪费,对于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自然是一大利好,毕竟这一问题的源头在基础教育,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可在城乡二元格局下,乡村基础教育面临着四大困境: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带来的家庭教育缺失;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导致农村传统社会秩序的瓦解和文化认同危机;学校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的滞后、优秀师资流失、学校课程内容和学业评价的城市价值取向。按照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文化障碍和经济障碍的双重作用,已成为生产与再生产社会阶层以及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在这种农村社会生态下,把提高农村教育的“药方”瞄向教师这一主体,显然只能“缓一时之痛”。
  
  其实,针对这种现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与“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类似的“政府专项”“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政策,从中国科学院评估组2015年底的评估情况来看,这些政策的确提高了重点高校招收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但在形成“长效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可见,这些政策治标不治本,要通过高考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体现社会公平,实现“寒门出贵子”的愿望,必须拿出“一揽子计划”,综合施治。
  
  一方面,要通过经济杠杆缩小城乡学校在教育资源投入上的差距,克服“省级统筹、以县为主”基础教育投入模式的弊端,实现农村学校软硬件办学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需重建乡村文化的价值次序,通过社区公共治理、乡村文化宣传等方式教育儿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减少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要通过榜样教育、社会舆论等措施引导农村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呼吁农村家庭教育的回归;最后,应实现“公平受教育”,在教材、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体现城乡平等价值取向,以实现城乡学生在高考中的同等优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