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人民网3月5日)。
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实说到了群众心坎上。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农业确实还是一块“短板”。要让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古语说:仓廪实、天下安。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毫不放松地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越是农业连续增产丰收,越是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越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决不放松粮食生产;越是农业国际化不断推进,越是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越要加强国家粮食生产体系和储备流通体系建设。把粮仓和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偏松转变也越来越明显,农产品市场价格结束了以前连续多年明显上涨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实现农业脱胎换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口粮安全,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我们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让农产品供给者改变单纯局限于农业生产的传统做法,将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发展,延长农产品供给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业向深层次、多层次迈进。
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物质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因此,面对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日趋紧张、农业环境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相互交织、耕地退化比较严重等问题,必须坚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相统筹,切实加大耕地、水、草原、水域滩涂等保护力度,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环境生态效益,努力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把“美丽乡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