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近百名在珠海务工的贵州籍外来工开开心心地分别乘坐两辆爱心大巴返乡过年,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幸福。(1月28日《珠海特区报》)
由社会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推出的“接老乡回家”活动,如寒冬里的股股暖流,温暖着外来农民工的心房,照亮他们回乡过年的心情。
农村有句谚语,有钱无钱,回家过年。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在外奔波忙碌一整年,农民工返乡回家过年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常人所无法理解。也莫怪农民工不会操作诸如网络购票等现代信息技术,春运客流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现实没有改变。每一座城市都需要汇集更多的社会暖流,尽一份心意出一份力,为农民工回家过年多一点关怀与温情,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传递着温暖、播洒着温情,更是对农民工最大的心灵慰藉。
平心而论,一座城市的发展无不凝聚着外来农民工的艰辛与汗水,应该得到这座城市的敬重。因此,要善待农民工,对于城市来说,需要的是胸襟和智慧。年关之时显真情,让农民工带着一份轻松的心情踏上回家之旅,也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感恩和人文情怀。
没有农民工挥汗如雨的劳作与奉献,就没有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每个城市都应该及时整合社会资源,拿出更多温暖人心的措施,让农民工平安回家过年。例如了解农民工的出行需求,及时与交通部门对接,增加运力和运能,尽可能让每个农民工平安回家过年。
诚然,春运期间,运力十分紧张,让农民工平安返乡过年,这是一道大考题。但也应该看到,给农民工一点关怀和帮助没有不对的地方,其诠释着一个城市对农民工这个群体的谢意,传导给全社会的是真情的力量。
走得好,就能留住人心。在劳动力价格成本走高的趋势下,如何留住农民工的心,无疑影响并左右着一个城市在未来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让农民工平安返乡过年,折射出城市智慧和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此举也有利于在一个城市以至于全社会树立起理解、尊重农民工的风尚,形成关注、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农民工社会地位和价值受到尊重,必然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智慧,也必然给城市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财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我们的城市应怀着一颗感恩和关爱的心,去接纳、认同、帮助农民工。试想,带着一份城市浓浓的关怀与温情而返乡过年的农民工,会深深记住这份爱与情,来年之后还会重返、回报与感激这座城市。
让农民工返乡过年多些暖流。农民工生活得更美好与幸福,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