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7年,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描绘蓝图。而在未来城市的想象里,“各具特色”是一个鲜明的元素,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亮色。在时空的轮廓里,城市应该怎样标注自己的个性,涵养特色、传承记忆?正所谓,“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正是留住城市特色的关键。(1月14日《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化、城镇化发展方兴未艾,诞生了不少充满活力的城市、城镇。然而,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譬如众所周知的“千城一面”问题。高楼大厦在不少城市崛起,少数地方拆除了一些古建筑,城市越来越拥挤,道路越来越拥堵。城市,本来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却成了一些人千方百计想逃离的地方。人们向往城市,是因为城市里面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人们想逃离城市,是因为城市不再那么宜居。
产业过度集中,人口过多甚至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道路十分拥堵,这些都是“城市病”。有的城市建立了新城,新城没有多少人居住,新城变成了鬼城。城市要继续发展,就需要治疗“城市病”。中央在时隔37年后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该怎么发展,这次会议进行了周密部署。城市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推进城市工作,让城市更加宜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城市,是市民的城市。城市发展,最终还是为了让广大市民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城市发展,要走特色化路线。中华文明延续五千余年而不衰,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其他城市不能替代的,这也是各座城市的独特性。解决当下城市“千城一面”的问题,要告别单纯的大干快上的思维。看到别的城市有什么好东西,自己的城市也跟着搞同样的东西,跟风建设的最终结果是,各个城市都差不多少,都是高楼大厦,没有什么独特的东西。解决城市“千城一面”的问题,需要从特色化入手。自己所在的城市有哪些特色,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这是城市发展可以着力的地方。每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不同,其发展应该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要彰显城市的特色。
城市发展,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很多城市都有古建筑,古建筑历经岁月沧桑,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人。然而,少数地方为了短期利益,拆除古建筑,搞房地产开发。古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根脉,保护古建筑其实就是守住城市文化的根。没有古建筑,城市的历史人文底蕴又体现在何处呢?没有古建筑,城市发展又如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呢?试想,如果城市里面只有高楼大厦,那么,城市会是多么单调、乏味。城市发展,要在保护古建筑方面进行科学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古建筑出现了锈蚀,就要及时进行保护性维护,让古建筑成为无声的历史老师。
新时期建设独一无二的城市,就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要留住城市的文脉,让城市留得住乡愁,留得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