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型农业打开资本下乡窗口
时间:2015-11-10 10:48: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林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和《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之前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标、原则、基本任务和重要路径。这些顶层设计都提到了“十三五”期间农村要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农业经营形式创新,而这将开启过去几十年在中国“三农”领域从未出现过的重大投资机遇。

  回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当时提出的336项改革任务中有接近50项直接和“三农”问题有关,占比之高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改革全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重。

  目前“三农”很多领域仍是投资洼地,但增长很快。农业投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农村的新产业如农村旅游业的投资增长率则更快。中央政府也不断通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调动更多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向“三农”,成为“三农”政策的一个亮点。“十三五”期间,从中央财政向“三农”倾斜的情况来看,《建议》和《方案》都提出了要持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完善农业的补贴制度。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则明确指出,财政可以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建立担保体系,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来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来参与有回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开发。

  在政府政策和资金将愈发向“三农”倾斜的基础上,为了明确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的具体形式,《建议》和《方案》都提出了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这将是未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最大风口。
  中国有18亿亩耕地,2.3亿承包农户,每户农民种的地往往连10亩都还不到,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这也导致了中国农业基础竞争力始终不足,也拖了城镇化后腿。而政府提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形成的一种适度规模经营的全新主体,公司企业可以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集中,形成规模化生产,效率和效益相对都提高了一大截。目前中央已经下发了多个文件引导土地流转和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土地确权颁证等基础工作亦在有序进行,政府更在制定进一步的集体产权改革方案,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在政策层面,对于企业“下乡务农”会抱着更加欢迎的态度,将和过去对“老板”们的严防死守形成鲜明对比。

  在社会资本与农业更多的“亲密接触”过程中,农业信息化建设有望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可以解决农业产业链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有效缩短农业产业供应链条的长度,能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提高全产业链运行水平。但是,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产业链中的运用普及率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从二级市场上看,农业信息化概念股还较为稀缺,现在仅有寥寥几家公司确定有农业信息化服务,但是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正在尝试转变商业模式,从原来的传统农业经营企业转变为互联网农业服务型企业,意图尽早在这个万亿级空间的大市场中完成布局,这对投资者而言颇具参考价值。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