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的一份调研报告称,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近四分之三的我国800个产粮大县中,国家级贫困县却超过百个,贫困人口达3600万。粮食产量与县级财力“粮财倒挂”现象十分明显,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隐患。(8月23日新华网)
800个产粮大县,竟有上百个国家级贫困县,竟有数千万贫困人口,综合城镇化率却仅为24%左右。这是令人警醒的现实。以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为例,该省的70个产粮大县中,43个县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21个县是省级或国家级贫困县,60个县要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政府运转。粮食生产越多,财政越是“揭不开锅”?
“粮满仓、鱼满船”,农耕社会对物阜年丰的描述,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因此,在世界古代史上,鱼米之乡,多是富饶之地。何况,中国自古就有“粮安天下、农稳人心”的认知,厚待农业与农民,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头等大事。2004年1月,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第一次旗帜鲜明地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主题。也正是从这一年始,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过去,决策层面的重视,并没有有效逆转“粮财倒挂”现象。
这起码足以说明,农产品的价格机制、农业生产的补偿机制,是有漏洞待补的。这里有三个层面:一是种粮的“比较效益”太低。随着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化,以及人口红利时代的终结,务工的收入已经把务农的收入远远甩在后头。有关于此,看看当下的中国农村都是谁在耕种收获,就一目了然。农民接班问题,比农民工断层之忧,更为切迫。二是尽管农副产品对于CPI等指数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中国农副产品常年价格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结果无非是“价贱伤农”。此前,发改委专家就曾告诫称,“稳定食品价格不能靠人为压低农副产品价格”。三是种粮补贴虽是中央财政大手笔的“送温暖”,却也出现过于均衡、零打碎敲等弊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地方政府来说,“产粮大县”显然不如“工业大县”更实惠。现实是产粮越多,财政越困顿。那么,它们因种粮而减少的财政税收和垫付的机会收益,则应该通过转移支付等渠道,给予适度补偿——既增强地方财力与发展能力,亦真正彰显“种粮光荣”之价值取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更重要的是,眼下的中国粮食生产,也不是高枕无忧的时刻。“地板”上升、“天花板”下压、农业资源亮“红灯”,五谷丰登的祈愿里,也潜藏着不少看得见的风险。最简单的忧思是:中国的粮食进口确实在迅速增加。2014年,算上大豆,和直接的肉、奶进口折算,粮食总进口量已经突破1亿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比重接近20%。这令人联想起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撰文,“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这样的论断当然过于悲观、甚至杞人忧天,但在近年的中国农村观察中,不少人也在警惕于农村与农业的“空心化”现象。解决这些问题,路径很多元,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种粮者得实惠、让务农者有尊严。只有大面积的粮食生产是令人骄傲而激动的工作,全面深改背景下的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才会重返史诗般的田园生产。
产粮大县不能越产越穷,中国的粮食安全与三农困局,亦需要找到稳妥安放的制度出路。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价值,农村的经济基础,亟待更公平、更正义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