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4-30 15:31:53
来源:央视财经 作者:周星乔, 傅喻
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竟然有人在顶风建设高尔夫球场,这个新闻发生在陕西秦岭深处的柞水县。当地一些群众向我们反映,在柞水县城附近的盘龙生态产业园内,有一个与这个贫困县格格不入的高尔夫球场,正在开张营业,一个贫困县,一个只有20万人的小县城,为何会出现一个高尔夫球场呢?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记者周星乔前往了该地,进行了调查。
柞水县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岭南麓,是国家级贫困县。从柞水县向南3、4公里,记者来到柞水县乾佑镇马房子村,紧邻公路的山上出现了绵延数公里的黄色围墙,把多个山头围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区域。据附近的村民介绍,这里叫做盘龙植物观赏苑,2009年开始兴建,村民们告诉记者,植物观赏苑其实是个幌子,里面真正建的,是一座高尔夫球场。
记者准备走进这个高尔夫球场的时候,把守在这里的一名保安拦住了记者,他告诉我们,要打高尔夫球得先去旁边酒店的高球俱乐部办理手续才能进入。保安告诉记者,现在就有人在球场里打球,为了一窥究竟,按照这位保安的指点,记者来到了球场紧邻的“麓苑国际大酒店”的高尔夫俱乐部。
当记者提出要先到球场进行参观时,这位工作人员拒绝了记者的要求,他告诉我们,只有交纳40万元,办理完会员手续后才能进场参观。但仅仅10分钟之后,这位工作人员再度告诉了我们一个球场管理的最新规定。服务员说:“我们领导说了,现在我们这个业务,会员这一块已经停止了,刚才我才接到通知,刚才我们都不知道。这里只是会员专场,会员专用的,我们都上不去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上不去的。”既然是开门营业,一个高尔夫球场为何要把前来打球的客人拒之门外呢,而且对于球场经营的状况,甚至球场的模样,也是遮遮掩掩、故弄玄虚呢?
被拒绝了之后,记者在这家酒店周围,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这条上山的水泥路不时有高尔夫球车出入。应该说,这个高尔夫球场目前一直是在正常运营的。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就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强调“继续停止高档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等用地的审批”。此后,国家有关部门又多次重申停止别墅和高尔夫项目供地。那么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何新建了这个名为“秦岭壹号”的高尔夫球场的呢?
记者随即走访了当地相关的部门,柞水县发改局给记者介绍说,在2009年4月召开的第13届西洽会上,陕西五州矿业有限公司与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签订协议,在当地建设酒店和配套旅游项目,这个配套旅游项目叫做“盘龙植物观赏苑”,项目规划用地500亩。
招商项目的名字叫做植物观赏苑,为何成了一个会员制的高尔夫球场呢?记者找到了后来承接项目的麓苑实业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白新建,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负责人介绍,他们企业原本是一家矿业企业,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面临转型,当时公司有600多名职工需要安置,在知道了陕西柞水县的招商引资项目之后,他们决定在这个开发区里,开发酒店和配套项目。一来可以完成企业转型,二来,可以解决一部分职工的安置问题,但离县城有3、4公里远的高档酒店开始建设之后,公司才意识到,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参观生态产业园的客源。酒店负责人白新建说:“客人到这儿之后,早上来了,下午可能就走了,为了留住客人,后来也在论证,想办法,怎么能在把这个酒店建好以后,怎么更好地留住客人、留住客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想建作为酒店一个配套项目,就建植物观赏苑。”
由此,他们想到了把植物观赏苑改为高尔夫球场。于是,原本以植物观赏苑立项和备案的项目,就这样被企业擅自改建成了高尔夫球场。白新建告诉记者,高尔夫,因为现在项目基本上还没有完全建成,现在初步地定的会员价,个人的会员价三四十万。每次打的话应该是一千多块钱。
企业随意地建设高尔夫球场,柞水县的政府主管部门难道不知情吗?记者找到了县发展改革局,符世凯副局长告诉记者,企业当时申请的内容都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但如果真正的内容是高尔夫项目,县里绝不可能通过,发展改革局也根本不可能对这个项目进行备案。柞水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符世凯告诉记者。
如果内容变为高尔夫球场,那就要重新报,如果报的高尔夫项目自己这边肯定不会批。因为他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无论当地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把政策解释得多么清楚,但我们记者现场拍摄到的事实,是一个真正正正的高尔夫球场。同时我们的编辑部也在查阅的资料中发现,从2012年年初开始,就陆续有媒体对这个贫困县里违规建设的高尔夫项目进行过曝光,但这个项目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开始正常的营业。当地多个监管部门,对于眼皮底下的这个违规项目,究竟是怎样监管的呢?我们来看记者进一步的调查。
在柞水县国土局,记者首先找到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副队长刘忠锋,他告诉记者,在去年7月,他们就发现了陕西麓苑公司在植物观赏苑兴建高尔夫球场,当时他们就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查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副队长刘忠锋说:“一个是责令停工并给予经济处罚,一个是责令关停限期整改严格按照植物观赏苑的设计方案,推进三建议企业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行政处分。”
虽然进行了查处,但面对记者的调查,刘忠锋副队长非常肯定地说,植物观赏苑规划的19个园区,基本都是按照规划进行的,并没有被改建为高尔夫球场。
刘忠锋副队长特别强调,国土部门只管理耕地占用的情况,县里这个高尔夫球场占用的耕地,只有30亩,他们是尽忠尽职地对此已经进行了两次查处。对于球场占用的林地,监管部门主要是林业部门,但当记者追问高尔夫占用的30亩耕地的具体整改情况时,这位国土部门的负责人的回答再次卡壳。
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忠锋强调说,县里的国土执法人员大多没有见过高尔夫球场,因此他们在检查的时候,很难分辨出植物观赏苑和高尔夫球场的区别。而当记者来到柞水县林业局,得到的答复,却与国土资源局的说法大相径庭。柞水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国强告诉记者,陕西省林业厅对于植物观赏苑批复的面积是168.9亩,实际更改用途的林地面积是41亩,这部分被用于道路、观景台、停车场,并没有建设高尔夫球场。柞水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国强说,因为林业部门只负责林地这一块它这个项目是个综合项目有些情况不清楚。这边只是根据省上的批件,只是对面积核查。除此之外的其他的在自己的职能这一块应该不承担监管职责。
核查就是在批的范围内进行核查,这个就是168亩两块一块是永久设施一块就是绿化栽草嘛这个面说是没有的肯定是没有的。
一个占地面积硕大的高尔夫球场,眼下都正式营业了,但想要问清楚这个球场的具体面积,柞水县的国土部门推到了林业部门,林业部门推到了省农业厅,究竟谁管,他们也分不清,而且,政府部门的负责人都很谦虚,他们的执法人员没有见识过什么高尔夫球场,因此,究竟是绿化种草,还是高尔夫球场,他们很难界定。那么,如此糊涂的回答中,这个贫困县里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究竟有多大呢?我们再来看记者的调查。
在县发改局提供的备案文件里,记者看到,盘龙生态植物观赏苑项目,总投资96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10378.17平方米。柞水县发改局副局长符世凯说:“当时就批了植物观赏苑总建筑面积就是1万平方米,还有配套楼什么的。这个当时他们报的我们根据他们规划核的就这样。”
1万多平方米相当于大约15亩,也就是说,这个植物观赏苑,总的建筑面积应该只有15亩。但记者在县林业局和国土局了解时,三个部门,却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副队长刘忠锋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出让土地是160多亩,而园区实际规划的面积是500亩。为啥中间有300多亩批的这块主要用于园区道路建设和其他附属设施其它300多亩属于次生林改造项目。”
刘忠锋介绍说,多出来的300多亩次生林改造的面积属于林业部门管辖,当记者咨询林业部门的时候,副局长王国强却告诉记者,他们并不知道还有300亩林业用地的信息。
三个部门,三个答案,一个高尔夫球场究竟有多大,县里国土,发改,林业三个部门都无法清楚地告诉记者,无奈,记者提出,要求柞水县国土部门提供关于植物观赏苑的相关政府国土规划的具体文件,但国土局告诉记者,管档案的人生病请了长假。在高尔夫球场所属的乾佑镇国土所,三位工作人员中两位也都请了假,而仅有的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是今年新任的所长,以前的情况,他毫不知情。
而在建设高尔夫球场的麓苑公司,记者得到的答复与国土、林业部门的说法更是大不相同。一个所谓的植物观赏苑项目,在柞水县发改局备案的面积只有15亩,国土部门介绍,省政府批复的面积是160多亩,还有次生林改造的面积300亩。而实际建设的麓苑公司透露,园区的实际面积有1000亩之多。究竟这个园区有多大呢?
记者周星乔说:“我们找到了一个离高尔夫球场比较近的位置,通过手机地图的定位功能,看到了这个球场的全貌。”
通过卫星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片区域内已经全部建成了高尔夫球场,记者大致勾勒出这个高尔夫面积,通过计算得出高尔夫球场的大概面积为1054亩。粗粗的一计算,这个数字,就远远大于国土部门、林业部门提供的数字。
从备案到审批再到企业实际建设,一个规划15亩的土地,实际占地竟然变成了1000亩。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更多的问题浮出了水面。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出现了一个与这个贫困县格格不入的高尔夫球场,企业在这里瞒天过海擅自改变了建设项目,而相关部门却语焉不详,一个眼皮底下的高尔夫球场究竟占了多少土地,县里三个监管部门,竟然给出了三个不同的数字。而随着记者的调查,这个贫困县里的高尔夫球场还有着更大的问题,来看记者的报道。
柞水县高尔夫球场除了土地面积不详之外,维护球场究竟要用多少灌溉用水,也是一个问不出来答案的问题,在柞水县水务局,副局长王春生告诉记者,虽然高尔夫球场存在违规建设的问题,但由于毕竟都是向植物灌溉,因此他认为用水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因此水务局目前并没有对麓苑公司进行停水等处罚。
柞水县水务局副局长王春生说:“加入它变为高尔夫了它主要还是给林草灌溉性质还是不变的,不是农业但是他目的就是给林地跟草地灌溉,不管它啥性质它属于灌溉用水,灌溉用水是一个类它不管你是什么行业。项目变了我们不管,它项目变不变我们只管他是给哪一类东西灌溉。它农田灌溉我不管它种植什么作物,你种花也罢种玉米也罢,就是给土地灌溉这个没变。它不是用于别的不是把灌溉别的方面。”
如此给高尔夫球场供水,水务局究竟依据什么文件和条规来实施的呢?王春生副局长没有找出任何相关审批的文件,而到了第二天,记者按照约定再次见到了王春生副局长时,王局长对于高尔夫球场用水的态度,和头一天的说法完全不同。他说:“对于水务局来说,以前它是以植物观赏苑办理的取水手续,现在它私自改变项目的目的。因此它属于违规,用途没变但是它属于特种行业用水,因此它本身是植物观赏苑的,但是他变为高尔夫球场这种做法还是要进行处罚。”
记者发现,植物观赏苑取水定额标准是每年是32000立方米,而麓苑公司申请的取水量竟然达到了35万立方米,相差近10倍,而且还得到了水务局的批准。不仅是用水存在严重的违规,而且,记者在柞水县发改局提供的文件上注意到,发改局曾明确要求:“待《拟新开工项目基本情况报表》及环评等相关文件报送我局审核后,方可开工建设。”但是记者在文件中并没有找到这份报表。柞水县发改局副局长符世凯说:“我们备案以后国土批复文件,环保的批复文件城建局的文件这几个手续要办齐。报给我们,我们认为他行了,以后批准它开工才能开工。”
也就是说,县里根本就没有同意过外来的公司建设这座所谓的植物园,但建设方麓苑公司就已经在县里开工建设了这个项目,随后,记者来到在柞水县环保局,要求查看这个项目的环评手续。记者随同副局长黄鹏来到了环保局监察大队,工作人员拿出了相关档案。戏剧性的一幕开始上演。当记者询问到,按照规定不是应该办理环评手续吗?为什么没有?应该有这样的环评手续,为什么没有呢?行政处罚是2011年。到现在还是没有环评手续是吧?
面对记者的追问,这位黄鹏副局长开始是不回答,记者问得多了,他干脆背对我们的镜头面向窗外。就这样站在了镜头前,保持着沉默,而同样回答记者提问的工作人员,也是以沉默回答着记者。
戏剧性的是,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工作人员也同副局长黄鹏站到了一起,给了记者一个背影,局长和工作人员双双面向窗外。拒绝记者的提问。建设者麓苑公司曾表示,高尔夫球场这个项目已经处于停工阶段,但始终阻止记者进入高尔夫球场拍摄。那么这个球场究竟是什么样子呢?4月24日,通过勘察,记者终于找到了一处能够观察高尔夫球场的位置。
记者周星乔说:“我现在是在盘龙植物观赏苑对面的一座山的山腰上,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尔夫球场的情况,就在此刻,还有不少客人在此打球,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我们就看到了3拨客人。”
而当记者采访结束离开时,记者询问麓苑公司负责人,未来这个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会不会整改,恢复为植物观赏苑,负责人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表示,他们会继续办理高尔夫项目的手续。
记者查了一下,商洛市的柞水县,总人口不到20万人,是一个贫困山区县,打着“植物观赏苑”的招牌,堂而皇之地建成了一个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的高尔夫球场。面对记者的调查,多个监管部门互相推诿,拒绝透露这个球场的任何信息。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在落地之后“变脸”的案例,并不少见。以高尔夫球场为例,国家有关部门2012年查处的全国7个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中,就不乏“农业生态园”、“山水田园生态旅游产业园”等名义建设的违规招商项目。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项目变脸,根本原因在于当地政府急于追求经济发展,对于违规项目采取的监管,不仅不严格,而且有的还帮着企业隐瞒。任何地方发展经济,首要前提是程序正当、合乎国家政策和法律。如果招商引资是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为代价的行为,这样的招商引资,我们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坚决地停止。维护国家经济活动的秩序和法律法规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