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上半年以来,北京等全国十大重点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为2549.8亿元,比2014年同期的4852.99亿元同比下降47.5%。这是否示意着土地一级市场暴利时代的告终?
由于户籍和土地制度的制约,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与其相随的则是各地政府津津乐道的“土地财政”。近年来土地这么值钱,各种关于土地价值的说法当然会流行。其实,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并不是先天存在的,现行财税体制、公共服务支出、土地快速增值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土地财政”的形成。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地方财政比中央财政“宽裕”,税改以后,地方财政很紧张,于是乎地方政府只能卖地创收,扩大“土地财政”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土地财政”的银子花起来特别顺手,因为土地出让金是不包含在财政收入里面的。原有的财政收入对应着各项财政支出,已经有了用途,花起来很不顺手。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土地财政”也为地方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及系列民生工程的改善做出了“卓越”贡献。
据统计:200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1296亿元,以后逐年上升,2014年达到了4.26万亿元。有人将地方土地出让金的规模与地方财政收入进行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许多地方土地出让金的规模已经达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2010年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这笔钱地方拿大头,占七成,所以说“土地财政”是名符其实!
1996年,我国城镇面积是1.3万平方公里,到2011年扩大到5.3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1倍;而同期的城镇人口,仅从3亿增加到6.9亿。一些地方政府把农村耕地征用为城镇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的农田来发展各种各样的产业,导致很多城市土地城镇化的速度非常快。但由于城镇人口没有同步增长,因此出现了没有人气的新城、新区,乃至所谓的空城、“鬼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约有三亿农业人口进城打拼,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面临一个问题:老家的地怎么办?在“土地财政”的引导下,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地不能丢了”。可见,“土地财政”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并影响着亿万农村人口的所思所为。
众多在城市里打拼的人们,依然眷恋着老家的土地,挣了钱还是想回家盖房子。那块宝贝宅基地,是万万不能丢的,因为现在拆迁补偿很高,很多人都因此发了财。家里的承包地,当然也要留着,万一征地,也是很大一笔钱。而且,很多人心里还多少存着一丝念想,万一城里混不下去,还可以回家种地。多少有点“人在城里,心在村里”的意思。
举个通俗的例子:买房子的人都知道,看房子最重要的是位置。“位置”值钱,是因为那个位置能够提供很多以人为本的“便利”,比如附近的学校、医院、菜市场、娱乐中心等等。而这些“便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提供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配套服务。这些服务主要由人来提供,土地的贡献并不大。可以说,将这些人和设施搬到哪里,哪里的房价就会涨起来,搬走地方的房价就会跌下去。可见,打造能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的“位置”才是王道,依赖“土地财政”疯狂扩张的土地城市化模式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