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让城市人口也开始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交通也变得拥挤不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找更适合城市发展的模式,这时田园城市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果说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代表了人类对城市发展模式的美好理想,那么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则把“田园城市”理论变成了现实。
霍华德的夙愿
田园城市的雏形来自欧洲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新协和村”(Village of Harmony)。工业革命后,随即而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浪潮在给欧洲各国经济带来跳跃式发展的同时,很多城市的人口开始急剧膨胀,城市生态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毁坏。
为了整治城市生态环境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898年,英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艾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1830—1928)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他所描绘的田园城市是兼有现代城市和自然乡村的理想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使人们不仅享受到城市中的便利和繁华,又能享受到自然的生活方式。霍华德设计的“田园城市”的模式图是一个由核心、六条放射线和几个圈层组合的放射状同心圆结构,每个圈层由中心向外分别是:绿地、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区、居住区和外围绿化带,然后在一定的距离外配置工业区。整个城区占地面积为2400公顷,被绿带网分割成6个城市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人口容量限制。新增人口再沿着放射线在母城外面新设卫星城。
为了建设自己理想中的田园城市,1899年霍华德组织成立了田园城市协会﹐以便宣传他的城市建设主张。1903年他又组织成立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并开始筹措资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尽管这两座城市与霍华德理想中的田园城市有一定距离,但在当时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1922年,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追随者雷蒙·翁温出版了《卫星城市的建设》一书,正式提出了“卫星城市”的概念,即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它往往是城市聚集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这其实是田园城市的一种“变体”。
1930年,翁温的助手帕克在英国建设了第三个田园城市—威顿肖维,位于曼彻斯特的南面,人口10万人。它具有莱奇华斯和韦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特征即围绕着城市的绿化带、工业和居住区有机组合并精心设计了独户住宅。帕克在威顿肖维实行了他从美国获得的把城市明确划分成相互结合的邻里单位的思想。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欧洲各国,尤其是城市规划设计者的重视。一时间,欧洲各地纷纷效法霍华德的做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称,实质上只是在城郊建立了一些居住区,城市里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尽管如此,各国的城市规划设计者,依然没有放弃对田园城市的追求。这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它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理想真正变成了现实。
设计:全球招标
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南北长约80公里,宽约30公里,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50%以上的面积为国家公园或保留地。东北距悉尼240公里,西南距墨尔本600公里,人口30多万。堪培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降雨量平均,四季都有阳光普照的日子。全城树木苍翠,鲜花四季,每年九月,堪培拉都举办花节,以数十万株花迎接春天的到来,因此又被被誉为“大洋洲的花园城市”。
相比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堪培拉是个非常年轻的城市。早在100多年前,这里还是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麓的一片不毛之地,1820年被人发现,此后陆续有移民来建牧场,到1840年发展成一个小镇。当时只有一个邮局,一个铁匠铺,一个教堂及其所属的学校,这便是堪培拉最早的雏形。它后来之所以能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可以说完全是“鹬蚌相争”的结果。
1788年澳大利亚建国以后,墨尔本曾作为国家的首都,而悉尼则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商业中心,建都于墨尔本还是悉尼,成为长期争议的焦点。1901年,澳大利亚殖民者决定成立联邦政府,当时的这两个主要州府城市悉尼和墨尔本的议员为了在联邦中的地位争执不下,后经国会讨论,于1903年提出一个折衷方案:在悉尼和墨尔本两个城市之间的蓝山脚下新建国都。1913年3月12日,城市被正式命名为“堪培拉”。其名字来源于当地土著语,意思是“汇合之地”,民众又叫做“聚会的地方”。
定都之后,如何尽快在这片不毛之地建立起一座美丽的城市,就成为了当地政府急需解决的一件大事。与那些由早期的殖民地或偶然地由于风景优美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不同,堪培拉从一开始就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而建设的,宽敞的街道,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优势都相当明显。
为了建好新首都,当时的澳大利亚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堪培拉的设计方案。1912年,澳洲政府在137个竞标方案中,最终相中了由年仅36岁的美国美国建筑师沃尔特·贝理·格里芬(Walter·Burley Griffin,1876-1937)的“花园城市”方案。
格里芬之所以能击败众多对手,与曾提携他的美国著名园林设计大师西蒙德斯有莫大关系。格里芬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建筑设计系毕业后,与当时美国著名的建筑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 短暂地共事过一段时间。由于赖特轻视格里芬,很快格里芬与之关系破裂。后来他接受著名风景师西蒙德斯(O.C.Simonds)的建议,开始注意在设计中更加突出园林景观,这正是后来他的方案能被澳洲政府选中的重要原因。
在格里芬的设计方案中,他大胆地提出了建造了一座和自然融洽的城市构思:整个堪培拉市以国会山为中心,建造放射型的城市街道,每一街道指向组成澳大利亚的所有州区,高耸的国会大厦象征权力中心,又代表全国的心脏。这一设计赢得了澳大利亚举国一致的赞许,并获得了联合国城市设计金奖。然而整个首都建设工程历时长久,1927年才举行开工典礼,而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延缓了建设速度,国会大厦前的中心湖到1963年才建好,而新国会大厦直到1988年才建成。
规划:万变不离其宗
一个好的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让自然具有历史的结构、经济的结构、文化的结构。毫无疑问,格里芬的设计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近乎完美。
当年,有记者问格里芬,为何要把新首都的规划方案选择在澳大利亚东南部跨莫朗格洛河两岸的丘陵和平地上。他说,这里北面有较平缓的山丘;东、南、西三面有森林茂密的高耸山脊。这犹如一个天然的不规则的露天剧场,高山好比是剧场的顶层楼座,向水边倾斜的山坡好比是宽广的观众席,下面的水面如同中心竞技场。
格里芬以巨大的尺度规划了城市中心地区;提出在莫朗格洛河上筑水坝,形成广阔的湖面,水光山色相互掩映。政府建筑物的庄严轮廓鲜明地突起在群山的层层密林之前。这个规划方案密切地结合地形,构成城市轴线,由多角的几何形和放射线路网把城市的园林和建筑物组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使堪培拉既有首都所需要的庄严气概,又有花园城市的优美风貌。
虽然格里芬的设计方案近乎完美,但在堪培拉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其设计方案也经过几次微调,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设计方案的主线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1957年,英国城市规划专家W.G.霍尔福德把格里芬的规划总图作了一些重要修改:将道路网按现代的交通要求重新设计;将城市的重要建筑物适当地分散布置,使城市中心与周围住宅区的关系密切起来;改进了城市轴线的设计,以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1958年,澳大利亚成立首都发展委员会,开始拟定大堪培拉计划,并采纳了控制中心区的扩大和在周围建立新城区的意见;拟建的七座新城沿三条干道呈丫形向外扩展,由主要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四条超高速干道相连。规划中在各座新城之间保留了大片空地,总的规划人口规模为50万人,并留有扩大到100万人的余地。
20世纪70年代,堪培拉(中心区)已按规划基本建成,几条主要的轴线干道系统、人工湖和跨湖桥都已建成。居住区保持了低密度的澳大利亚传统花园小区的特色,城市绿地面积每人平均70平方米(1973)。在联合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堪培拉被誉为很少污染的城市的典范,获得“把适宜于国家首都的尊严和花园城市生活的魅力调和在一起”的赞誉。
市容市貌:田园城市的典范
在堪培拉的地图上,随处可以看见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元素:核心、放射线、同心圆、扇区等。整个城市以首都山上山峰为圆心,15公里为半径,从北向东往南顺时针方向的环城路为一个半圆弧线,再以南北两条宽阔的国道联邦大街(Commonwealth Avenue)与国王大街(Kings Avenue)为边,构成一个扇形。扇形内宽而直的市道把扇形区分成若干块几何图案,每块图案便是整齐的街区。街区内又有许多的道路纵横交错,最窄的小巷也为双车道,车辆可以开到每家门口。
为纪念格里芬而建造的湖(Griffin Lake)位于堪培拉的市中心,像一条天蓝色的丝巾围在堪培拉的颈项上,把堪培拉分成南北两半,而横跨南北的联邦桥和国王桥又把这两半紧扣一起。以湖为界,南边是政府的机关区,北边为商贸市场区,东边系科教文卫区,西边乃居民住宅区。这种布局既协调合理,又方便舒适,做到了形式美与功能全的有机统一。
湖中心是一柱人造喷泉,在阳光下射向天空,高度达137米,超过了日内瓦湖上的喷泉(130米),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国家机关和公共建筑,如国会大厦、政府大厦、国立图书馆、国立大学、国立美术馆、联邦科学院等,都建在人工湖畔,壮美多姿,倒映在碧波万顷的湖水中。
整个堪培拉市从国会山出发,建造放射型的城市街道。国会大厦位于格里芬湖畔,看上去是一座奶黄色的三层建筑,顶部是铁塔式旗杆,上面飘扬着澳大利亚国旗。屋顶是绿茵茵的草坪,从屋顶草坪下来又有铺满芳草的斜坡相接,一直通向国会门前的大道上。澳大利亚的众议院和参议院就在国会大厦办公,涉及国计民生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在这里酝酿后向全国发布。
高耸的国会大厦象征权力中心,又代表全国的心脏。整个首都与蓝天、鲜花、白云、绿树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充满着活力和时代气息。站在国会大楼门前,放眼远望,位于格里芬湖畔另一边的战争纪念馆尽收眼底。战争纪念馆位于安斯利山脚。这座雄伟的圆形建筑是为缅怀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澳大利亚将士而建造的。纪念馆门前宽阔的马路两旁建有一些纪念碑,以纪念曾为这个国家的自由、正义和信念而献身的人们。纪念馆中有大量的实物、照片和绘画,告诉参观者一个个悲壮英勇的战争故事。
国会大厦除了圣诞节以外,几乎常年对公众开放,成为广大旅游者必到的观光场所。参议院、众议院底层的车库、一层的宴会厅、二层的走廊里价值连城的壁画等都可以随便参观,甚至涉及国家高层机密的两院所有会议也可以入席旁听。
作为世界上园林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堪培拉城市绿地占城区总面积的58%,人均绿地面积达70.5平方千米,仅次于华沙而居第二位。站在安斯利山俯视全城,满眼皆绿,建筑掩映在森林与湖泊之中,丝毫没有人们习惯中首都的形象,更像一座森林公园。宽大的街路两旁是三排并列的观赏林木,地毯般的草坪严密地遮盖着每一块空地。仅在6万人口的城市中心区就有10多个公园,市民出门不远,最多是800米,就有一处公园或运动场。在住宅区,每4000人组成一个小区,每个小区有一个小小的园林体系,其中包括一个15亩以上的园林式儿童游乐场。居民区内只设绿荫蔽天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不许机动车辆进入,被称为“健身小道”。郊区是大片的森林,是市民假日野餐、露营的佳境。
堪培拉还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首都。不设围墙的法令,早在1927年迁都时就开始实行,任何机关、个人以及外国使馆都不得违反。代替围墙的是以花草树木结成的绿篱。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高大树种,是政府机关的屏障,兰桂等奇花异木围绕在富豪人家的庭院,梨树、蔷薇等多植于平民百姓家房前屋后。各国使馆则从世界各地带来了本国的花木结篱为障,来到使馆区,就像走进了列国植物园。
堪培拉的城市建筑群落布局严整,除了城市中部格里芬湖湖滨有一些摩天大楼外,别处都是低层建筑,90%以上是单门独户的二层楼住宅。为了鼓励市民美化环境,堪培拉有一条不成文的惯例,凡是建一处新住宅,房主均可以从政府得到一份绿色礼品:40丛灌木和10株树木。在政府的帮助和个人努力下,各家各户都有绿篱或精巧的小花园,屋后则建有家庭游泳池,住宅周围的空地是绿茸茸的草坪。庭院绿化成了整个城市绿化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当春天来临,澳大利亚的迎春花——金合欢在阳光下盛开,像一条条金色的彩带,绚丽夺目,一树树怒放的梨花,银白似雪,芳香飘逸,令人如醉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