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毛其智:“脚印城市”有利于宜居环境建设
时间:2015-04-24 13:50:18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顾晴 武凤珠 

b9fb9c7b0a04e4520f1165aef1395799.jpg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我第一次来到美丽的海湾城市湛江,了解情况不多。但短短几个小时的接触,沿椹川大道、人民大道和海滨大道的景观浏览,从霞山区到赤坎区来回走了一下,走马观花地感觉到,如果给中国650多个城市排排队,湛江这个既古老又焕发勃勃生机的城市,应该排在中上水平。虽然相比广东其它地区,湛江和粤西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里的宜居和休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值得赞许。在追求较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缔造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应成为我们更高的目标。

  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的城市创造了很多顶“帽子”,如“绿色”、“低碳”、“可持续”,以及“卫生”、“园林”、“公交”等,“脚印城市”是湛江的王市长首次提出的,让人眼前一亮。从学术角度看,“脚印”(footprint)可追溯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威廉·瑞斯教授在1992年提出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现在湛江市提出建设以“以人为本”、公交优先、行人优先、活力街区等为重点的“脚印城市”,从广义的人居科学角度理解,这个概念对市民来说是“宜居”,对老年人来说是“宜养”,对交通来说是“宜行”。“脚印城市”有利于湛江市美好人居环境的建设。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进步是充分发挥地区效益、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点之一。历史上,城市的交通和运行速度是由慢到快逐渐发展起来的,但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不能总是那么无止境地快下去了。在城市中,人的移动速度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区间,应该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追求便捷和舒适。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城市,GDP不一定排在最前面,但是它们宜居休闲,环境美好。应该怎样建设湛江,使它既是年轻人的战场,又是一个宜居、宜业、宜行、宜养的人居环境?我希望,湛江新一轮的工业发展不会影响城市原本的“青山绿水”,希望“脚印城市”能够在湛江的绿水青山中越建越美。

  刚才规划局领导关于“活力社区”的介绍很好,这可能是新一轮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好在哪里?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创业大爆发、创新大繁荣、新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个时代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如果抓不到机遇的话,就会错失机会,而创新大爆发、创新大繁荣和经济大发展的根基所在就是“活力社区”。“活力社区”的要求是“速度平衡、产出一体,全民参与,宜居宜业”。

  另外,我们现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矛盾是,各个部门都在编制自己的规划。这些规划怎样协调互补,形成合力,而不是互相掣肘,是对我们智慧的考验,也是对“脚印城市”建设的考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