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杜葵:“众创时代”应先完善商业信用积累体系
时间:2015-04-21 21:56:43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刘建飞 

f577ade2aaef93f41d777258043ab8b5.jpg

人物简介:

  杜葵,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5至1990年赴欧洲留学、工作,1994年获安特卫普大学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学位。现任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学院院长,“商战特训营”高级管理课程系列认证讲师;曾担任CCTV 《绝对挑战》专家评委,《赢在中国》商战特训营总裁判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盛产“时代”的时代,移动互联时代、大数据时代……如今还可以再加上“众创时代”。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创客”点赞;3月11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再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向高潮。对于日渐井喷的“众创”风潮,YBC创业学院院长杜葵在接受《城市化》杂志专访时坦言,创业的关键点在于资金的获取,而资金的背后是信用,“众创时代”国家应先投入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为创业者累积商业信用。

  《城市化》:“大众创业”被提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了最好的政策时机,也预示着国家将更鼓励年轻人创业、创新。您认为目前年轻人创业的难点在哪里?怎样破解?

  杜葵:中国及世界研究普遍发现,青年创业的核心难点有两个。

  第一是资金门槛。在当今时代,创业的门槛总体而言其实更高。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二、三十年前也许随便在街边摆个地摊,都可能逐渐成长为一个大企业,中国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们很多就是从街边小摊做起的,今天却很难这样。青年人自己的积蓄和整个家庭的支持在如今的创业环境下已远远不够,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来自社会的资本投入,与他们共同承担创业风险,共同发展。但青年人的特点是,他们往往还未主导过商业组织、机构,所以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商业信用,即使有也非常有限,因此,在有限的商业信用下,青年人很难从陌生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和投资。虽说这并不绝对,但即使能够获得贷款和投资,其成本也必定很高,可能会高到他在创业初期根本无法承受的地步。例如,在没有商业信用的情况下,他可能借到的是年息20%甚至30%的高利贷,在创业初期,其利润根本达不到这一水平。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难,根本点在于创业者没有商业信用。

  第二是没有经验。创业是具有挑战性、高风险的,虽然现在有政策支持,大家也都积极乐观地看待这一问题,但创业成功率却非常低。国际上多年来对创业的统计和研究表明,在没有任何经验支持及资金帮助的情况下,创业企业三年内能存活的比例不超过5%,绝大部分创业者会中途“牺牲”掉,所以在这一点上要有比较理性的判断。特别是那些刚毕业,连工作经验、社会经验都没有的年轻人,如果想创业,其成功率说是万分之一也不为过。

  对于资金难问题,我认为国家及各个地方政府都给予了创业者很多好的政策,如给予创业者低息、无息的贷款,甚至还有无偿的奖励,这对创业者来说无疑降低了获得资金的门槛。但这也存在一定风险,当这些社会资源给出去的时候,由谁来给、凭什么给、有没有竞争机制、有没有监督机制,如果这些方面跟不上的话,那么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寻租的领域。而据我了解,我国在这方面的监督机制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创业者放贷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非银行机构,由政府的人社部门、科技部门、青年团组织等将资金发放出去。作为政府工作人员,这些人并不是专业的创业评判者,因此无法对处于萌芽状态的创业项目做出专业评估,而创业初期的风险是很高的,这带来很多问题,诸如创业失败无力偿还贷款等。而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当发放一笔低息贷款时,即使国家有相关政策可以将利息给它补到市场价格,但因为创业者没有商业信用,那么即使发放一笔小额贷款,银行也要核算其付出的人力、投入与它的产出是否划算。所以,国家虽推行小额贷款多年,但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兴趣并不太大,因为它不符合金融机构的商业利益。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国家应首先投入建立一个“信用评价”体系,类似于互联网购物中买家与卖家的互评,从而累积创业者的商业信用,甚至可以把个人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等信息都与他的商业信用结合在一起,因为只有信用才是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我认为我们整个国家在建立制度、政策和做各种孵化器时,对“信用”这一点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其次是对年轻人缺乏经验问题的破解。年轻人最需要的是有过商业经验、跌过跟头,甚至企业经历过起死回生的生意人给他们指导,为他们答疑解惑。虽然过去的商业经验不一定都有用,但在人员管理、了解人性和消费者心理、应对社会及获得社会资源等方面,过往的商业经验非常有效。过去这方面也是一个死结,虽然各种组织、社会团体、政府部门都会组织企业家为创业者做导师,却无法形成一种机制,往往都是运动式的,开一个创业大会,拉一批著名企业家上台颁发一个导师证书就结束了,很难对创业者做出具体的指导。年轻人需要的导师不一定是那些著名的企业家,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反而那些比他们早创业三、五年或七、八年的企业家更能起到指点的作用。要让这些人愿意拿出时间做创业指导,我认为靠一两次政府的发动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可以多支持一些社会组织,由这些公益性、社会性的组织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我相信这些企业家都有公益之心,也愿意回馈社会,愿意通过帮助别人获得快乐,但需要有人去组织他们,帮助他们进行日常联络,甚至培训他们怎样去辅导别人。对此,YBC也曾给这些志愿者们做过很多培训,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志愿者觉得在这种组织里可以学习成长,这样他们才愿意经常被组织起来去辅导青年人。但光靠一个YBC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政府应多支持这样的公益性或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甚至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来支持这样的组织运行,然后由这些组织再去组织社会上的企业家做创业指导。

  《城市化》:作为创业的孵化器,您觉得 “众创空间”应具备哪些功能或服务才能真正留住创业者、扶持创业者创业成功?您觉得天使投资、创业者、“众创空间”三者之间应怎样进行良性互动?

  杜葵:在中国,提到“创业空间”、“孵化器”、“创业园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房地产、盖楼,因此,往往当国家提出一个新理念时,都会被房地产商拿来当做新的噱头圈地盖房子,建出诸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而说得绝对些,我认为创业最不需要的就是空间。以硅谷为例,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很多人都是在家中或车库里完成初始创业的,并没有在一个多高级或服务设施多完备的空间。对于一些高科技或纯粹只要动脑筋就能完成创业的行业来说,更无须办公空间,在家、在咖啡馆甚至在马路边都能完成创业过程。相反,如果创业的类型需要跟社会、消费者互动,创业者的客户很多都在城市里,大多创业园区却在城市边上,那么即使为他减免房租,提供水电优惠,又有何意义?因此,我认为在做“众创空间”时,首先应明确“空间”并不是房子,如果只是盖房子的话,那么这些房子也无法留给创业者,最后可能变成又一个地产项目,变成商住楼。

  如果有“众创空间”的话,应该是创业者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创业者最需要的是资金,资金背后的核心是信用,因此,创业者、天使投资、“众创空间”三者之间首先应有信用的互动。“众创空间”可以是虚拟的,如果创业者加入“众创空间”,那么就可以通过其上传的经营数据计量他的信用;对投资人亦是如此,可以将他的投资历史、个人背景等信息录入已搭建好的平台。未来,他人或第三方机构都能够通过这些数据去考察、检测、审计投资人和被投资人的信用。这种平台可以是一对一的模式,也可以是众筹的模式,通过让创业者展示、介绍项目而找到资金,“众创空间”更多应为这些行为提供法律等方面的软件支持与服务。软件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恰恰是我们最缺乏的。

  《城市化》:和国外先进的创业孵化环境相比,我国的创业孵化环境普遍存在哪些不足?

  杜葵:在很多西方国家,例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创业相对容易。创业者甚至通过周末举行的小型Party或筹资介绍会,就能拿到几万或十几万美金。而所谓的“天使投资”人中,很多并不是专业的投资客,他们可能是高级白领,也可能是年龄稍长而有些积蓄的人,他们投资的钱数也并不多,有人也许只投资一千美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环境和机制,很多人难以想象将自己的钱投给陌生人,但我认为这种模式一旦在我国兴起,那么我们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是不需要政府在创业初始资金上多花一分钱的。在创业文化发达的英国伦敦、美国加州、硅谷,政府的钱大多花在软件服务支持和信用体系的建立上。对我国而言,如果说要给予创业者更多的服务支持,那么“放手”其实就是支持。政府可以对特种行业或有可能给社会带来重大危害的行业进行监控,除此之外,完全可以在工商领域给创业者的企业备个案,等这个企业真正活下来时再去收税、管理。

  《城市化》:作为YBC创业学院院长,您已从事多年创业教育工作,对于普通创业者,您有哪些建议?

  杜葵:首先,创业者可以有更多的信心。这个信心源于两方面,第一是当前整个社会、政府对创业抱有极大的热情,所谓“风起之时借扬帆”,创业者应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业。第二个信心来源于技术的成熟,今天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创业者能更容易找到客户、更容易整合到资源,创业者不用所有事情都从头做起。过去也许造纸的企业要从伐木甚至种树开始做起;制造机器的企业要从买铁矿石开始做起;做培训的企业要从编教材开始做起。但今天,每个领域的商业模式都已相对成熟,创业者更容易找到供应商帮你完成所有你不擅长的部分,让你可以集中精力去做好你擅长的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说,创业似乎更容易了。现在的创业更重要的是创新,是把不同的资源、技术整合在一起,开发出一种新的应用,或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市场。其次,当创业者已经开始创业时,要有理性的心理准备,因为创业失败的比例非常高。创业者很可能在任何一个环节死掉,也许是大客户欠款使你的资金链断裂,让你的信用受损;也许是重要的合伙人离开,带走了关键性技术或客户,让你的生意垮掉;也许是产品方向不对,市场根本不买帐;也许是市场某个关键要素条件不成熟,致使你根本没有准备好;或是你有非常独特的构想,却整合不到核心资源等,这都有可能让创业者失败。

  然而,无论如何,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都要主动、开放地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只要你去找,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创业者提供帮助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